讀一年級的小湯圓入校後,對一切事物都是新奇又緊張的,作為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小湯圓爸爸媽媽也是感同身受。家長總是想從點滴做起,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例如,如何高質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大約兩周前,也就是“中秋節”放假的前一天,小湯圓“領旨”老師布置的假期任務——完成一份以“中秋節”為主題的手抄報。要求如下:
吃完晚飯後,媽媽就帶着小湯圓開始做作業了。秉着“先作業、後玩耍”的原則,小湯圓媽媽想:争取今天把手抄報搞定,後面幾天假期就可以放松一些。然而,理想美好、現實骨感——
小湯圓在入小學之前,所經曆過的最複雜的“工程”也就是手工賀卡(少量的圖片和稀疏的文字),因此孩子對“手抄報”根本沒有概念;而小湯圓媽媽雖然對“手抄報”有所了解,但卻一時無法具化到底要畫什麼、寫什麼。想來想去,兩人決定先在網上搜索一下教程看看……然後,就不知不覺的到了睡覺時間,一家人帶着滿肚子的茫然入睡啦。
正式假期第一天,小湯圓媽媽覺得應該把寶貴的親子時光讓給經常出差在外的小湯圓爸爸,于是正式授予小湯圓爸爸“手抄報CEO”頭銜。爸爸帶着孩子在紙上又比又畫,草稿打了一份又一份,看着滿桌子的橡皮擦沫子和一地被判了“死刑”的紙團,小湯圓和爸爸得出了結論:我們的繪畫水平,畫着瞎玩可以,要交給老師,并且想争取上台面展覽的,畫不出來。孩子也是又沮喪又着急,隻能到此為止,調節一下心情和狀态。
“中秋節”原創手抄報 1
第二步,篩選内容。引導小湯圓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考慮自己想要表達哪些内容,自己能夠比較滿意的畫出來哪些圖片。這樣篩選出的内容,就在孩子能夠掌控的範圍之内,從而在整個過程中,為孩子增添樂趣、樹立自信心。
“中秋節”原創手抄報 2
第三步,補充思維導圖。在初步呈現的草圖上,讓小湯圓利用更直觀的視覺感,進一步開放思維,添加一些自己喜歡,但之前又沒有想到的細節。
“中秋節”原創手抄報 3
第四步,再做篩選、修改細節。小湯圓從内容豐富性和美觀性,最後一次做必要的篩選,同時考慮文字的内容和呈現形式,并摸索如何将圖片與文字進行合理排版。因為孩子自身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所以主動詢問媽媽關于“中秋節”的英文表達,并要求将手抄報豐富為雙語版本。
“中秋節”原創手抄報 4
第五步,定稿、上色。小湯圓在爸爸媽媽的協助下,力所能及的用鉛筆勾畫出圖形和文本框,挑選自己喜歡的顔色,并細緻的上色。小湯圓試着自己寫字,但卻碰到有些中文和英文字不會寫,于是就主動要求大人用鉛筆寫,自己親手再描一遍,這樣既做到了美觀,又不算父母代勞。
中秋節假期返校後的第一天,小湯圓放學時得意的對媽媽說:“媽媽,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吧,我的手抄報得到了老師的誇獎,還被貼到了展覽闆上呢,不是每一個同學都有這樣的機會呦,說明我很棒,對吧!”
“中秋節”原創手抄報 5
看似一份簡版的手抄報,不僅花費了小湯圓一家人好幾個小時的時光,更讓每個人都經曆了從迷茫、沮喪、焦躁、燒腦、坦然、樂觀的心路曆程。細細想來,學校布置這個任務的意義遠遠不至于完成作業:比起全家人懶洋洋的刷網劇、看動畫,這才是更有質量的親子時光;比起“人與人之間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看手機”,這才是中秋佳節、團團圓圓的真谛;比起一張精美的,但非基于孩子自身能力完成的“手抄報”,這份簡單又稚嫩的作品更能讓孩子體會到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
我們即将迎來祖國70周歲生日,預計屆時孩子們還會領取到新的手抄報任務,希望此文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各位家長們。
此圖片摘自網絡
4R4P責任動力學分析:
此案例的整個過程涉及多位責任主體、責任客體,在此我們以責任主體家長為分析對象。
作為孩子家庭教育的負責人,家長首先承擔有角色責任。在4R4P理性責任矩陣中,角色責任用R1表示,對應“四做”中的“必須做”,即在制度、規定、政策等顯性約束條件和外驅動力作用下,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不做,會受到懲罰,體現為非值,責任符号R1(-1);如果做了,不會受到懲罰也不會受到表揚,體現為常态,責任符号R1(0)。例如,老師針對“手抄報”的各項要求,是對孩子的規定,也是對家長監督孩子如何完成任務的具體要求,遵守了就是R1(0),常态,不表揚不批評,不遵守就是R1(-1),如同小湯圓爸爸最初想在網上直接下載模闆,若被老師識别,會連孩子家長一起批評。
其次,本案例中,家長還涉及義務責任。義務責任用R3表示,對應“四做”中的“應該做”,即在道德、文化、宣傳等隐形約束條件和外驅動力作用下,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如果不做,不會受到懲罰也不會受到表揚,體現為常态,責任符号R3(0);如果做了,會受到表揚、贊許、鼓勵等,體現為增值,責任符号R3( 1)。例如,小湯圓媽媽從起初“早做完,早輕松”的應付态度R3(0),轉而耐心的引導孩子,陪在孩子身邊,通過抽絲剝繭般的理思路、找方法、求改進的方式為孩子樹榜樣,并幫孩子建立積極的學習态度R3( 1)。
假期三天,小湯圓父母對待“手抄報”态度的逐步轉變,其實源于理性責任中XY思維的轉變。
在理性責任矩陣中,約束力由Y軸表示,驅動力由X軸表示。因此,約束力責任思維又稱為Y思維,驅動力責任思維又稱為X思維。
Y思維,是以約束力為責任思維導向,當遇到問題時,責任思維常常受客觀條件所限制,容易産生消極、悲觀、負面與消沉頹廢的責任思維;X思維,是以驅動力為導向,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弱化客觀約束條件,強調個人主觀意識,常常表現為積極、正面、樂觀向上與進取的責任思維。
正如小湯圓媽媽最初的想法“早做完,早輕松”和小湯圓爸爸“因為繪畫水平不好,所以從網上直接下載模闆”的計劃,都是典型的Y思維的體現,因此被“手抄報”折磨的頭疼欲裂;之後,小湯圓父母帶着孩子一起頭腦風暴,轉變思路,将“手抄報”視為學習技能、體驗生活的載體時,全家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指數都随之提升。故此,以點見面,如果您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又出現逃避,甚至厭學的征兆時,家長們不妨以身作則,從引導孩子轉變責任思維入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