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滅絕的動物 斑鼈

滅絕的動物 斑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5 05:12:42

滅絕的動物 斑鼈?原文作者丨趙序茅摘編丨何安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滅絕的動物 斑鼈?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滅絕的動物 斑鼈(穿山甲斑鼈大鲵)1

滅絕的動物 斑鼈

原文作者丨趙序茅

摘編丨何安安

過度獵捕利用是穿山甲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葫蘆娃》,記得裡面有這樣一個鏡頭:穿山甲為了營救葫蘆兄弟,慘死于蛇精之手。那個時候我們對穿山甲的壯舉充滿了無盡的崇拜,同時更加憎恨那隻無恥的蛇精。遺憾的是,現實中的場景比動畫中還要悲劇!我在野外從來沒有見過一隻活的穿山甲,在藥店卻可以經常見到它們的屍體。

穿山甲是一個古老類群,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4000萬年。目前全球共有8種穿山甲,其足迹遍布東南亞、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穿山甲善于打洞,前肢挖土,後肢推泥,遇到吵擾,它就會迅速遁土而去,故稱“穿山甲”。我國出産的主要是中國穿山甲,分布于南方各省的熱帶性地區。此外,穿山甲的分布地向南延至印支半島、緬甸、尼泊爾等地。穿山甲栖居于丘陵山地的樹林、灌叢、草叢等各種環境,但極少在石山秃嶺地帶出現。其洞穴多築在山體的一面,居住地随季節和食物而變化。

本文出處:《動物眼中的人類: 一位動物翻譯官的自然保護區考察筆記》,趙序茅著,中信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穿山甲平常無固定住所,随覓食時所挖洞穴而居,栖息一兩晚,如果覓得地下的大蟻巢,停留時間就會長一些,吃完巢蟻才走。穿山甲白天多蜷縮于洞内酣睡,無洞不能度日;入夜外出覓食,一個夜晚常于數個山體中活動,達5~6千米之遙。中國人早在2000年前就對穿山甲有了認知,屈原在《天問》中寫道:“延年不死,壽何所止?鲮魚何所?鬿堆焉處?”這裡的鲮魚,也被稱作鲮鯉,其實就是穿山甲。古人認為穿山甲身上布滿鱗片,如鯉魚一般,因此稱之為“鲮魚”。現實中,穿山甲是唯一身披鱗片的哺乳動物。

穿山甲的主要食物為白蟻,每當洞内巢蟻被吃光時,穿山甲便将拉在洞内的糞便用泥覆蓋,以招引白蟻,日後再來挖食。穿山甲能泅渡大河,遊速超過蛇類,即使馱着幼獸泅水,亦不為急流所阻。它也能攀爬斜樹,往往循蟻迹上樹,以尾繞附樹枝,飽食之後有時就在樹枝上睡覺。但穿山甲不會從樹上往下爬,隻會甩身掉地,随即蜷作一團。穿山甲遇敵或受驚時蜷作一團,頭被嚴實地裹在腹前方,并常伸出一前肢作禦敵狀;若在密叢等隐蔽處遇人,則往往迅速逃走。

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劇照。

之前的研究認為:穿山甲的生态價值主要體現在對森林害蟲白蟻的防治上。過去,人們認為白蟻危害多種林木、水利堤壩和房屋建築,而穿山甲主食白蟻,自然可以保護森林。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自然界不存在害蟲和益獸之分,所有的害與益都是人類根據自身的利益而評判的,符合人類利益的為益獸,不符合人類利益的則為害蟲。但放到整個自然界中來看,人類的評判是不成立的。就拿白蟻來說,它們對人類而言是害蟲,可是對于自然界它們不可或缺。

在森林中,白蟻最大的作用是分解死亡的樹木,加速物質和能量循環。除了分解死去的樹木,白蟻也會攻擊活着的樹木,人類可能據此認定白蟻是害蟲。其實,白蟻所攻擊的樹木多是老弱病殘。健康的樹木會分解足夠的防禦性化合物,令白蟻望而生畏。在以色列的沙漠地帶,每公頃内的白蟻可以把237千克的碳和4.3千克的氮從死亡的植物裡轉移出來。白蟻是名副其實的森林清潔工。但是,如果白蟻過度繁衍,一樣會帶來嚴重的危害。據全國白蟻防治中心2017年工作報告稱,白蟻會危害房屋建築、文物古迹、水利工程、園林植被、農林作物、通信電力、市政設施等多個領域。

大自然的精妙就在于通過複雜的食物網維持動态平衡,不至于使某一個家族過于龐大。在健康的生态環境下,白蟻難以成災,因為存在諸多以白蟻為食物的動物——比如穿山甲,控制和制約它們。然而,正是因為人類破壞了自然的平衡,才使得白蟻成災。

自古以來,人們熟知穿山甲的藥用價值,早在《本草綱目》上就有記載:“鱗可治惡瘡、瘋瘧、通經、利乳。”現代醫學認為其鱗片有通經絡、下乳汁、潰痛瘡、消腫止痛之功。因此穿山甲是名貴的中藥材原料,是我國14種重要的藥用瀕危野生動物之一。在動畫片裡,穿山甲舍己求人,足夠偉大;現實中,穿山甲,防治蟲害,治病救人,功德無量!

雖然穿山甲如此重要,可惜它們的遭遇卻極為慘淡。動畫片中的葫蘆兄弟知道感恩,而我們人類比蛇精還兇狠、貪婪。過去,我國南方許多地方市場常有穿山甲售賣,特别是在夏、秋季節。但近10年來穿山甲年年減少,國家收購部門基本上收購不到。據廣東省有關部門反映,早年僅韶關一個地區每年就可收購穿山甲百擔以上,現在全省總計也隻有幾擔,多數地區已片甲難收了。由此可見穿山甲資源遭受了嚴重破壞。

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劇照。

據廣東省昆蟲研究所的劉振河和徐龍輝調查,捕捉穿山甲的獵人用訓練過的獵犬助獵,或者使用循迹追蹤、尋洞再挖捕等辦法,每年捕獲大量穿山甲,特别是在夏、秋這兩個穿山甲的主要繁殖季節,獵捕更易得手。另一方面,山林大量開發,穿山甲的栖息地不斷減少,又缺乏有效的保護措施,所以目前多數地區的穿山甲資源面臨絕境!過度獵捕利用、生境破壞、外來物種入侵以及自身繁殖力低下,是穿山甲面臨瀕危的主要原因。

過度獵捕利用是穿山甲資源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強大的破壞力遠遠超過了穿山甲維持自身種群結構穩定性的能力,導緻穿山甲種群逐漸衰退。此外,穿山甲主要栖息在亞高山及丘陵地帶的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及灌草叢内,對生境選擇極為嚴格。它是狹食性的動物,隻食蟻類,因而對環境變化的适應能力特别差,一旦栖息地遭受破壞,其種群數量就會在較短的時間内迅速下降。

在我國東南沿海省份(特别是廣東)以及廣西、雲南,每年至少有上千隻穿山甲被查扣後放生到當地的保護區,涉及的種類主要是中國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其中印度穿山甲占1/3。印度穿山甲和當地保護區内的中國穿山甲生态位相似(主要表現在食性、活動習性、生境選擇上的相似),是一對競争物種。一旦印度穿山甲适應當地環境并壯大,就會産生較大的競争排斥力,對處于瀕危狀态、生存競争力較弱的中國穿山甲來說又多了一種緻危因素,從而進一步加重了中國穿山甲資源的瀕危。

紀錄片《尋找最後的穿山甲》劇照。

還有穿山甲自身的一些因素。它們繁殖力低下,一般一胎一崽,每年一胎,因而種群數量增長緩慢。穿山甲是狹食性動物,進化程度低,對新的環境适應能力差,這也是難于人工馴養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被大量捕殺,其種群數量下降後就很難恢複。如果種群密度很低,就可能在某一地區絕迹。加上穿山甲禦敵能力弱,逃跑速度又十分有限,而且大部分時間是在洞中度過的,獵人捕捉它就猶如甕中捉鼈,隻需挖洞或煙熏即可,因此,它很難逃脫獵人或獵物的追捕。

用不了多久,整個斑鼈家族都會從地球上消失

和穿山甲命運相同的還有斑鼈——《西遊記》中那位曾經馱着唐三藏師徒過河的老鼈就是斑鼈。如今,它們也瀕臨滅絕。我第一次見到斑鼈是在蘇州動物園,在水池中有一隻雌性的斑鼈,當時沒有看到雄性斑鼈,不曾想這竟然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它。2019年4月14日那天,中國僅存的一隻雌性斑鼈去世了,現在世界上僅存三隻斑鼈。剩下的斑鼈現在也是風燭殘年,時日無多,用不了多久,整個斑鼈家族都會從地球上消失。

斑鼈也稱斯氏鼈或黃斑巨鼈,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鼈,背甲可長達1.5米,體重可達115千克。早在人類出現之前,斑鼈就在地球上存在了,曾幾何時,斑鼈的家族非常龐大,廣泛分布在中國的長江流域(錢塘江、太湖)和紅河流域。在曆史悠久的中華文化中,處處可以看到斑鼈家族的身影。

早在3000多年前,商朝出土的青銅銘文中記載:“丙申,王于洹,獲。王一射,射三,率亡(無)廢矢。王令(命)寝(馗)兄(贶)于作冊般,曰:‘奏于庸,作女(汝)寶。’”說的是:商王在洹河射殺了一隻斑鼈,随後下令以斑鼈為原型鑄造了青銅鼋。那個時期,斑鼈的名字還不叫斑鼈,叫鼋。雖然現在龜類家族中也有一位成員叫“鼋”,但此鼋非彼鼋。商朝青銅鼋的外形,有兩處最明顯的特征——碩大的頭部和突出的鼻吻,顯然是斑鼈。如今叫作鼋的動物,頭部略小,鼻吻部不突出,和斑鼈不是一個種。

商朝之後,西周時期,周穆王在行軍途中,遇到九江阻隔,無法渡江。情急之下,周穆王下令捕抓斑鼈和揚子鳄,用來填河造橋。這就是後世成語“鼋鼍為梁”的來源。這個典故足以證明早在西周時期,斑鼈擁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否則不足以填河造橋。在後世的演繹中,斑鼈還有一個名字叫癞頭鼋,尤其在江浙一帶流傳。人類在風景園林中,經常看到一隻大烏龜馱着一塊石碑,那就是以斑鼈為原型的。在神話故事中,斑鼈被喚作赑屃(bìxì),又名霸下,相傳是龍的兒子。它天生神力,可以背負三山五嶽,後來被大禹招安,成就一段治水神話。

斑鼈家族的輝煌還在繼續,四大名著中有兩部都提到斑鼈。《西遊記》中,在通天河馱着唐僧師徒渡江的正是斑鼈。隻是後來唐三藏不守信用,答應斑鼈的事沒有做到,斑鼈一怒之下将其掀翻在水中。另外,《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中,賈寶玉說:“明兒我掉在池子裡,教個癞頭鼋吞了去,變個大忘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這裡的癞頭鼋正是斑鼈的别稱。

随着人類不斷擴張,人心不古,斑鼈的家族逐漸沒落。尤其是進入20世紀之後,斑鼈的家族遭到毀滅性的打擊。20世紀60年代,随着污染加劇、環境惡化以及人類過度捕撈,斑鼈在長江的家族遭遇滅頂之災,不久之後全軍覆沒。斑鼈家族的另外一支生活在紅河流域,也沒有好到哪裡去。19世紀五六十年代,雲南的斑鼈還比較豐富,19世紀70年代也尚有一定數量。可是,20世紀50~70年代,紅河流域的斑鼈遭到人類大規模捕撈,流落到國内各個動物園。

2020年10月23日,越南動物保護工作者在東莫湖(Dong Mo Lake)捕獲了一隻斑鼈,經科普作家花蝕多方詢問,得知這隻斑鼈在檢查之後就被送回了湖中。

由于長期被過度捕撈,2006年之後斑鼈在紅河流域徹底銷聲匿迹。直到20世紀90年代,斑鼈才受到人類的重視。那個時期,斑鼈隻有蘇州的三隻和上海的一隻。不久之後,蘇州的兩隻斑鼈和上海的一隻斑鼈相繼去世。蘇州隻剩下一隻斑鼈孤苦伶仃。

不過,人類發現長沙動物園還有一隻雌性斑鼈,于是他們在2008年保媒拉纖,給蘇州斑鼈娶了長沙的老婆。從2008年開始,斑鼈夫妻相濡以沫。一直以來,斑鼈需要一個寶寶,為整個家族延續香火。可是,斑鼈夫妻由于身體原因,一直沒能懷孕。此時的人類比斑鼈還着急,他們前後5次幫助斑鼈夫妻進行人工授精,可是最終都沒有成功。就在第5次人工授精之後,雌斑鼈與世長辭,獨留雄斑鼈一個孤苦伶仃。過不了多久,雄斑鼈也會離開這個世界。

放生人工養殖的大鲵可能導緻野外大鲵走向滅絕

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最新研究:世界上最大的兩栖動物——大鲵,可以分成至少5個種,而且都處于極度瀕危狀态。形勢更加嚴峻的是,目前的保護措施可能會導緻這些不同的物種相互雜交,進而融合為一個物種,導緻其他野外種走向滅絕。

大鲵俗稱娃娃魚、人魚、孩兒魚,屬于由水生脊椎動物向陸生脊椎動物過渡的類群,産于我國内陸河溪水域,是中國特有的珍稀保護動物。大鲵體長可達2米,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兩栖類。大鲵曾經在中國南方非常常見,原記載分布于河北、河南、陝西、山西、甘肅、青海、四川(包括重慶)、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省份(河北、江蘇存在疑問);另外,雲南也報道稱有大鲵分布。

自20世紀50年代起,由于過度收購、非法捕殺和栖息地喪失等原因,大鲵種群數量下降極為嚴重,湖南、安徽等地的大鲵産量在20世紀50~70年代下降超過80%,分布區也極度萎縮,形成了12塊島嶼狀區域。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大鲵一直被作為一種水産資源來收購。不過現在,絕大多數的大鲵被商業養殖,用于滿足顧客餐桌上的消費。

紀錄片《中國珍稀物種》海報。

為了恢複野外種群的數量,中國政府鼓勵人們将這些人工養殖的大鲵放歸野外。但是在将人工飼養的大鲵放歸野外之前,需要弄清楚它和野外種群的遺傳分化。否則,貿然放歸很有可能好心辦壞事,導緻野外種群滅絕。大鲵作為古老的有尾兩栖類,遷徙能力較差,對水環境的依賴性很大,而且不同水系的大鲵種群間的基因交流非常困難,因此部分地方種群的大鲵适應自己的生境,可能形成獨特的種群遺傳特征。自1871年布蘭查德(Blanchard)描述中國西部的大鲵以來,許多學者對其分類地位進行了研究。

為了分清人工養殖的大鲵和野外大鲵的遺傳分化,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張亞平團隊采集了70個野外大鲵個體和1034個人工飼養的個體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數據——線粒體和微衛星,利用簡化基因組進行分析。研究小組發現這些野外大鲵在500萬~1000萬年前的漫長時間裡,已經慢慢分化出了5個明顯獨立的遺傳聚類(5個獨立種)。相比之下,這些人工養殖的大鲵出現了廣泛的基因混合。這就意味着,一旦人工養殖的大鲵和野外種群進行交配,會增加基因污染(基因混淆)的風險,可能導緻野外大鲵走向滅絕。

如果野生種群滅絕,世界會失去不止一種大鲵,而是全部的5種,而留在世間的大鲵将會是這些養殖場的種類的混合體。

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不尊重自然規律,放生就等同于“放死”!

白鲟沒能等到人類的技術進步可以挽救它的那一天

近日,白鲟滅絕的消息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白鲟屬于軟骨硬鱗魚,其典型特征是長長的吻部。白鲟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在地球上存在了上億年之久。

1991年,中國地質博物館的盧立伍在遼甯淩源發現一件具有長吻部的魚類化石,其特征與古白鲟相似。和它一同被發現的,還有北票鲟、狼鳍魚及一些其他典型熱河動物群化石。此化石具有極長的、由一系列縱向分布吻片構成的吻部,頭部有明顯的前、後長形孔,與鲟科和軟骨硬鱗科區别明顯。經過古生物學家鑒定,此化石屬于白鲟科。這一發現說明白鲟與其他鲟類一樣,在侏羅紀就已經出現了。在早白垩紀或更早的時期,白鲟科魚類就已經和鲟科、北票鲟科從系統進化上分開。

當今世界,白鲟科下僅存2種:白鲟和匙吻鲟。白鲟僅分布在中國長江的幹支流中,如沱江、岷江、嘉陵江、洞庭湖、鄱陽湖及錢塘江。匙吻鲟則分布在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白鲟和匙吻鲟最顯著的區别在于吻的形态和食性:白鲟的吻尖細,以魚為食;匙吻鲟的吻寬扁,濾食浮遊動物。

《尋找超級大魚:白鲟》海報。

白鲟又名中國劍魚,為中國特有種類。中國古代白鲟被稱為“鲔”。因為其吻部長,狀如鴨嘴,也俗稱為鴨嘴鲟。白鲟體長呈梭形,胸鳍前部的身體平扁,後部略側扁。魚體背部呈灰黃色,腹部白色,各鳍灰白色,尾鳍外緣為青灰色。白鲟最顯著的特征是吻長,其吻部可占體長的1/3。白鲟的吻部占身體的比例随着生長發育而發生變化,性成熟前吻部占身體的比例随個體生長而減小,性成熟後基本穩定。

白鲟為中下層魚類,在長江幹流及一些水量較大的支流都有分布。幼魚多在中下遊至河口及附屬水體覓食,性成熟後溯河産卵,其産卵場在金沙江下遊的宜賓江段。每年的2~3月是白鲟的繁殖季,它們會上溯到長江上遊産卵。白鲟的卵有黏性,能沉到水裡,1尾30千克的雌魚可以産下20萬粒卵。長江葛洲壩樞紐興建後,中下遊白鲟被大壩阻隔,不能上溯到上遊繁殖。

大壩剛截流時,大批白鲟和未成熟的個體被攔在壩下,使上遊種群數量下降。但由于産卵場未被破壞,壩上的親魚仍能繁殖生長。随後,科學家發現在長江葛洲壩截流後,壩下又出現了一個白鲟産卵場,每年6~7月間,壩上的四川萬縣、湖北宜昌、湖南嶽陽以及上海崇明等地江段出現大量白鲟幼魚。不過,長江上的大壩不止葛洲壩,如果大壩過多,就會将白鲟的栖息地分割成一座座孤島,這對其生存是極為不利的。

白鲟生長速度很快,尤其是當年孵化出的幼魚更是如此。10月份的幼魚全長達53~61厘米,一齡魚平均體長75厘米。雌雄鲟魚在性成熟前無明顯差異,性成熟後,雌魚的長度及重量均大于同齡的雄魚。在民間,漁民中流傳“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說法,其中臘子指的是中華鲟,象魚就是指白鲟。不過在現實中,還沒有白鲟重達萬斤的記錄。2007年捕獲的一條體長約3.6米的白鲟,是近些年來已知最大的一條。不過,根據動物學家秉志記載,20世紀50年代有漁民曾在南京捕到7米長的白鲟,體重達908千克,這是世界上淡水魚類體長的最高記錄。

白鲟是一種肉食性魚類,以其他魚類為食。1983年,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曾經解剖過一尾長3.54米、體重148千克的白鲟,在它的胃中取出了一尾3.7千克的青魚和一尾4千克的鯉魚。白鲟的食性随季節和環境發生變化,在長江上遊春夏季以鲷魚為主,秋冬季則以蝦虎魚和蝦類為主;在長江下遊江段,白鲟以鲚魚和蝦蟹類為主要食物。白鲟是個大肚皮,它一次進食量可占體重的5%,一次攝食後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内不攝食。

《尋找超級大魚:白鲟》劇照。

早在1983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嚴格保護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通令》中,已經将白鲟列為國家一類特有珍稀動物。可惜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保住白鲟。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何不進行人工繁育然後放生?現實的情況沒有那麼簡單。在20世紀90年代,可以捕捉到白鲟的幼魚,可是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探索出白鲟的繁育技術。具備白鲟繁育技術之後,卻再也捕捉不到魚了。也就是說,白鲟沒能等到人類的技術進步可以挽救它的那一天。

2003年,中國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和放生了一條白鲟,此後白鲟便銷聲匿迹。200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白鲟列入“極危”等級。近日,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和張輝博士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表文章透露,白鲟在2005——2010年間已經滅絕。

那麼,如何定義一個物種是否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滅絕做出了定義:“某一分類單元的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死亡,則認為該分類單元已經滅絕。如果無法确定最後一個個體死亡,在50年内沒有發現該個體,就認為該分類單元的物種滅絕。”實際情況下,要想确定一個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死亡是非常困難的。科學家随即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功能性滅絕。所謂的功能性滅絕是指,即便是該物種還存在,也無法在自然狀态下擁有維持繁殖的能力。從遺傳上看,一個物種想要生存繁衍下去而不至于近親繁殖,需要一個最小有效種群。不同物種的最小有效種群的數量是不一樣的。因此,早在1993年,白鲟就已經被科學家認定為功能性滅絕。

從進化曆史上看,每一個物種都可能滅絕。舊的物種滅絕,為新的物種提供生存的機會,如果地球上的物種都不滅絕,這個地球顯然無法承受。可是,人類的活動打破了自然界的演化機制,一些物種(比如白鲟)本來可以在自然界繼續存活,可是由于人類的幹擾、破壞而滅絕,這就影響了物種的多樣性,進而對生态系統造成負面影響。人類也是生态系統中的一員,生态系統出了問題,人類也無法幸免。這就是保護物種的意義所在。

本文選自《動物眼中的人類: 一位動物翻譯官的自然保護區考察筆記》,較原文有删節修改,小标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作者丨趙序茅

摘編丨何安安

編輯丨安也

校對丨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