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識廬山真面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00:27:52

蘇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詞人、詩人,是豪放詞派的代表。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飲湖上初晴後雨》是描寫西湖的古詩中無人能超越的。

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識廬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1

今天複習蘇轼的《題西林壁》,原文如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識廬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2

這首詩的大意是:廬山總體呈南北走向,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幾個不同方位看廬山,廬山會呈現出各不相同的樣子。此時的我,根本無法辨别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這隻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識廬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3

47歲那年5月,蘇轼由黃州(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赴任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同遊廬山。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了他的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這首《題西林壁》是蘇轼寫在廬山西麓西林寺牆壁的題壁詩,也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

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識廬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4

蘇轼這首《題西林壁》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通過描述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借景說理,最後引申出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隻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态。指出觀察問題應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客觀全面地看待問題,如果主觀片面地看待問題,就得不出正确的結論。全詩雖隻有短短的四句,但句句是名句,句句有哲理,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實為寫景喻理之佳作。

整體來看,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轼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轼寫詩,全無雕琢習氣。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内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全詩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特征,同時又準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這首《題西林壁》不單單是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刻的哲理啟人心智。

現實生活中,由于人們文化程度不同,生活閱曆不同,所處地位不同,看事物角度不同,想問題出發點不同,如此等等,面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就會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同樣的一件事,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說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認知差别。因此,通過學習這首詩,我們必須時時牢記:“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一千古警句,我們誰都不是神仙,看事情,想問題,難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難免會有失偏頗,我們必須時刻警醒自己,絕不能固步自封,絕不能管中窺豹,而是必須努力擺脫主觀成見,力求全面客觀地認清事物的事實和本質,力求更理智、更豁達地處理好繁雜的俗世人生。

2021年8月21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