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圖片由四川省水利廳提供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文化是悠久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積極推進水文化建設,将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更上一層樓。
11月26日下午,院士、學者、專家在著名世界灌溉工程遺産都江堰所在地都江堰市共聚一堂,研究讨論《建設“國際知名、國内一流”灌區榜樣三年行動方案》,封面新聞記者發現,方案中多次提到挖掘豐厚文化底蘊,擦亮“雙遺”品牌等關于蜀水文化建設的内容。
為什麼說都江堰适合打造蜀水文化?從哪些角度挖掘水文化?依托水文化,産業将如何發展?11月26日,封面新聞記者分别采訪了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都發中心)相關負責人和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李可可,試圖從他們的口中得到答案。
古堰開水
世界沒有第二個都江堰
蜀水文化和都江堰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
“世界上沒有第二個都江堰,因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直接和整個成都平原乃至川蜀地區的曆史發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川蜀地區如果沒有都江堰,它不可能有這樣的一個曆史進程,所以川蜀地區的文化一定是基于水而形成的文化。”為什麼都江堰适合打造蜀水文化,李可可教授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在她看來,文化包括的内容非常寬泛,其中的制度、技術等,屬于知識性的内容,人們學習起來會有不同水平的障礙,一代代的傳承發展中,積澱形成的文化,讓人類社會發展成果得以在各種險惡的環境中留存生存下來,所以要說文化,一定是和曆史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竹籠
回顧曆史,蜀地的經濟、文化的發展,離不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設,公元前256年,時任秦蜀郡郡守的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以後,從根本上改變了蜀地的面貌,将原來水旱災害嚴重的地區,變成“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農業經濟發展迅速,源源不斷的糧食物資極大支持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偉業。
自都江堰修建以來,基本實現了水分"四六",既保證了灌區用水需要,又防止災害發生,展示了古代水利規劃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被稱為生态水利工程典範,被國外環境和水利專家譽為"親自然和水利工程"。
1952年4月1日 都江堰開水典禮攝
除了灌溉、防洪、水運通道的功能外,都江堰還衍生了多種文化現象,是中國乃至世界"活的水利博物館"。在長期運行和維護管理中,總結出的"三字經"、"六字訣"、"八字格言"和"安流順軌"等治水經驗,世代相傳,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為水利科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新世紀的到來,随着紫坪鋪水利樞紐建設,人民渠、東風渠兩大“高速水道”基本形成,北、中、南三大擴灌區陸續建成,高标準的骨幹工程水網的建設。2000餘年後的今天,都江堰灌區已成為橫跨岷、沱、涪三江流域,灌溉面積達到1130萬畝,造福成都、德陽、綿陽、遂甯、資陽、樂山、眉山7市40縣(市、區)的特大型灌區。
傳統文化 現代水利
在豐富的曆史中挖掘具有蜀水文化潛力的内容
都江堰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工程,它能夠持續兩千年至今仍然發揮作用的背後是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這,就是每年的“歲修”。據了解,歲修是李冰時期确立的制度,在每年的維修中形成“深淘灘,低作堰”的六字格言,即飛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清淤的位置标準則是古人在河底深處預埋的“卧鐵”。
歲修自然需要斷絕水源,滔滔江水如何斷流?智慧的古人想到了用杩槎的手法來斷流。杩槎由6根長9米、直徑40多厘米的圓木綁紮而成,制作中沒有用一顆鐵釘,綁紮工具僅是工匠編織的竹繩。杩槎的技藝也叫“古法截流”,是都江堰獨具特色的四大傳統水工技術之一。
杩槎
在斷流過程中,工人用竹筐作為工具運送泥石築攔水壩。攔水壩的主幹由多座杩槎構成,輔以黃泥和填充了卵石的竹籠。截流時,杩槎與木梁、竹席相連成排置于水中,上面用裝滿卵石的竹筐壓重固定。
“杩槎這種古老的截流方式可就地取材,使用靈活,功效頗高,而費用僅為現代化抛石圍堰截流的三分之一,并且相當環保。”都發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打造蜀水文化的一個方面,四大傳統河工技術,包括竹籠、杩槎、羊圈、幹砌卵石正在重新被重視起來。
歲修魚嘴
不隻是四大傳統河工技術,都江堰還擁有豐富的古蜀水利遺迹、具有廣泛共識的李冰精神、豐富的治水文化和豐富多樣的風土民俗,這些蜀水文化資源正是都江堰2000多年來曆史的延伸所得出來的産物。
“其實要說蜀水文化,不僅僅是那些物化的内容,更不是說我們要去做一些文化表演或者景點,我們更應該通過曆史去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李可可教授向記者介紹道,數千年積累下來的水的管理制度文化同樣值得現在去學習,“現在不論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隻要是大型的灌區,運營起來就非常難,基本上都是要靠國家來補貼。但在中國古代,所有的灌區都是自主運營的,而且運營成本都不高,而且老百姓會很積極主動的去維護工程,這就是屬于管理制度的文化的傳承,如果我們能多去挖掘一些傳統的好的做法,結合現代水利發展,我相信,我們的水利發展、水文化發展會越來越好。”
2018年8月,都江堰被第69屆國際灌排執行委員會列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2000年12月2日,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蜀水文化 特色旅遊
擦亮雙遺招牌 打造水旅融合國際名片
在11月26日下午,院士、學者、專家共聚一堂,研究讨論《建設“國際知名、國内一流”灌區榜樣三年行動方案》,記者發現,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蜀水文化的建設目标,其中包括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都江堰遺産資源,擦亮“雙遺”金字招牌;精選灌區内文化底蘊深厚的水工程和水建築,深挖都江堰文化内涵,開展展示一流形象、體現重大影響、彰顯厚重底蘊的論壇、研讨、節慶、傳統水文化傳承等系列文化活動;促進水工程、水生态、水文化與旅遊高度融合,打造新時代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樣闆。
“首先我們要擦亮“雙遺”金字招牌。”都發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三年,都發中心将以打造生态工程典範為目标,應用四大傳統河工技術(竹籠、杩槎、羊圈、幹砌卵石)保護三大工程,實現永續利用。同時,與灌區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加強古水利工程遺址、碑刻等工程和非物質文化世界“雙遺”挖掘和保護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國古代重大工程和文明标志。
除此以外,都發中心将繼續打造蜀水文化高地,多方位、多形式宣傳展示李冰精神,發揮世界“雙遺”、水情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都江堰特有的品牌效應,開展文化工程建設,舉辦系列文化活動。
伏龍觀
依托蜀水文化,都發中心對産業也有了自身的規劃,要因地制宜與地方政府共建水旅融合品牌項目,争當繁榮興盛巴蜀文化的“頭雁”。同時,都發中心将規劃都江堰國家文化遺産公園。以都江堰渠首為核心,深入挖掘展示都江堰實地、實物、實景的千年“活文物”資源,規劃世界級的都江堰國家文化遺産公園,作為中國文化的“金色名片”。
“看到這個三年行動方案關于水文化的内容,先是感覺到比較吃驚的,我認為這些工作是真的值得肯定的,沿着這條思路往下走,一點一點的突破,然後打造出一個具有四川特色、都江堰特色的蜀水文化群。”李可可教授表示,目前在中國傳統水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她個人感覺亟需進一步加強,都發中心提出的打造水旅融合的國際名片讓她覺得看到了一絲新的亮色,通過水文化旅遊的打造,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水文化、傳統文化,但同時她也建議,要打造特色水旅融合産業,需要找到屬于四川、屬于都江堰的特色内容,打造獨一的文旅景點,引領四川蜀水文化建設提檔升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