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正确的資治通鑒圖解

正确的資治通鑒圖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7 23:16:39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論求知》

現如今,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倡導下,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對曆史文化的研習。

讀史不僅僅是在追憶過去,更是在塵封的時間裡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對人生不同境遇,我們既可以從曆史中找到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也可以從曆史中找到突破困境的解決方案。

毫不誇張地說,大到治國安邦,小到鈎心鬥角,曆史經驗越多,勝算也就越大。

在曆史上的衆多智慧先賢中,司馬光顯然是一個早早就意識到了曆史學價值的人。他的著作《資治通鑒》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于《資治通鑒》這樣一部影響深遠的史學經典,我們都知曉其中的瀚海學識和無盡的曆史寶藏,從古至今也有很多人對其進行不斷的解讀,并借鑒書中的智慧協助自身成長。

如何才能真正地讀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将書中大智慧融合自身?

《資治通鑒熊逸版》給出了答案。

在這本書中,作者熊逸為讀者逐字逐句解讀《資治通鑒》,不但包含書中記載的曆史本身,更是從當時的社會、文化、觀念、處境等多維度進行了細緻剖析,從中解讀出符合現代人思維的曆史觀。

01、細緻入微的解讀讓史書更豐富

從古至今,解讀《資治通鑒》的書籍很多,大多是對大環境下時局和人物的剖析,翻譯出的白話文通俗易懂,但已經超出了書中原文本有文化蘊涵。

《資治通鑒熊逸版》這本書中作者“逐字逐句”的方式對原文的解讀真正做到了原滋原味,讓人不禁感歎司馬遷在《資治通鑒》一本書的小視野中體現出的大智慧。

例如,《資治通鑒》的開篇首句,原文:“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默困敦,凡三十五年。”

總共11個字,除了“起”和“盡”認識,跟在後面的“著雍攝提格”是什麼?“玄默困敦”又是什麼?

簡直高深莫測。

讀不懂的生僻字,晦澀難懂的組詞,讓很多想要了解《資治通鑒的》人望而卻步,開始打退堂鼓。

《資治通鑒熊逸版》中,作者借用天文學知識對此作了詳細的解讀。

正确的資治通鑒圖解(讀史資治通鑒熊逸版)1

至少早在商朝,古人就發現了木星運行的規律:

木星繞行天空一周,大約要花12年,那麼,把木星劃過的天區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就對應着一年。

人們隻要觀察木星落在哪個天區的哪個位置,就能基本準确地讀出當下的時間,這就是古代中國的木星紀年法。

古人就把木星每年走過的區域稱為一“次”,或者一個“星次”。

星次的名稱非常古雅,分别是:星紀、玄枵(xiāo)、娵訾(juzi)、降(xiang)婁、大梁、實沈(chen)、鹑首、鹑火、鹑尾、壽星、大火、析木。

除了星次之外,古人還把天穹一分為四,稱為四象,分别是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每一象再分為七個區域,四七二十八,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二十八星宿。

太歲的十二星次和十二地支一一對應,但名稱很古怪,分别是: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阏(chanyan)、執徐、大荒落、敦牂(zang)、協洽、涒(tun)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太歲的十二星次對應十二地支,稱為歲陰,那麼,還應該有一套對應的天幹,稱為歲陽。于是十個歲陽就這樣被編排出來了,歲陽也有一套奇怪的名字:阏逢(pang)、旃蒙、柔兆、強圉(yǔ)、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默、昭陽。

正确的資治通鑒圖解(讀史資治通鑒熊逸版)2

知曉了以上古人的天文曆法,不難理解,“著雍攝提格”和“玄默困敦”都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方式——太歲紀年—裡的年份名稱。

所以,《資治通鑒》開篇那句話,原句的意思是:記錄周代曆史的第一卷,開始于著雍攝提格這一年,結束于玄默困敦這一年。

由此可見,司馬光為《資治通鑒》選擇了一種最具客觀色彩的編年方式,力求讓這部書永久流傳。

通過作者熊逸的解讀,我們不但知曉了原文的本意,也對古人的天文學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但不會對司馬遷的記錄難以理解,甚至對書中記錄的曆史更加有興趣。

02、追本溯源的解讀模式讓史書更有趣

《資治通鑒》幾乎家喻戶曉,不論從哪種渠道來源,對書中的内容或多或少都有些許了解,當我們想要深入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内心大概都有自己的疑慮和想要尋求的答案。

《資治通鑒熊逸版》這本書中,作者深谙讀者求知的内心,采用了“追本溯源”的解讀方式,不但讓讀者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問的問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還讓史書的解讀更加有趣。

在書中,作者對《資治通鑒》的解讀,每一個章節都是從提問開篇。

例如,全書開頭為什麼像打啞謎?

得寸進尺為什麼是一種策略?

晉陽城人心向背的真相是什麼?

司馬光為什麼不語怪力亂神?

豫讓真的是個忠臣嗎?

治國靠大道理還是小道理?

周威烈王的真實處境怎麼樣?

周天子為什麼會下令伐齊?

誠信是立國之本還是權謀手段?

正統儒家怎麼看樂羊?

司馬光為什麼簡化聶政行刺?

秦國是如何繼續攻城略地的?

張儀和商鞅有什麼不同?

,,,,,,,,

由提問開篇,追本溯源在對曆史的講解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不但可以讓讀者快速找到自己的問題,還可以按需所求,找到自己想要閱讀的片段,閱讀自己喜歡的内容,解決自己想要處理的難題。

如果你不想全篇閱讀《資治通鑒》,如果你暫時沒有時間細細探索古代曆史,如果你想借用某一段曆史故事解答心中疑惑,《資治通鑒熊逸版》就是一個最全面最核心的選擇。

正确的資治通鑒圖解(讀史資治通鑒熊逸版)3

03、引經據典的利弊分析讓史書更實用

《資治通鑒》的史學價值衆所周知,書中的大智慧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知識寶藏,值得我們現代人不斷研習和借鑒。

《資治通鑒熊逸版》對史書的解讀,包含辨真僞的史料分析、有啟發的管理經驗、有深度的專題研究、有對比的世界格局、引經據典的利弊分析,讓我們能夠更加有效地汲取書中的智慧,更好的學以緻用。

例如,在《資治通鑒》追叙“三家分晉”的前因中,作者從智氏家族的族長智宣子選立智瑤為“後”的故事,為我們詳細解讀了“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

我們都知道一句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在原始含義上,“無後”不是說沒有兒子,比如智宣子當時不但有兒子,而且還不止一個。但哪個兒子才有資格成為“後”,成為家族繼承人—下一任的族長,這才是問題所在。

“無後”之所以是最大的不孝,有虛和實兩重含義。

在務虛的層面上,“無後”意味着不再有人主持祭祀,已故的曆代祖先在另一個世界要挨餓了;在務實的層面上,“無後”意味着一個宗族沒有了合法領袖,各種權益不再能得到保障。

智宣子中意的繼承人人選是自已的兒子智瑤,但是家族長老智果卻不同意。

不是因為智瑤缺乏才幹,恰恰相反,智瑤認為智瑤很能幹,在五個重要品質上都比别人強:

第一,智瑤顔值高,“美髯長大”,也就是胡子漂亮,個子高,可見當時對男性的審美是以健美為标準的。第二,智瑤力氣大,駕駛戰車的技術高,射箭也很厲害。第三,多才多藝。第四,文采和口才都好。從這幾點的排序上看,當時體育課的成績比文化課的成績重要,所以就連孔子的教學都是文體并重的。最後是第五點,做事果斷,絕不拖泥帶水。

智瑤雖然有這麼多優點,但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仁”,對别人缺乏愛心。正因為這一個缺點,前面說的五項優點反而變成了劣勢。

智瑤是一個有才無德的狠辣角色,這種人才幹越高,為害也就越甚,最後隻會四面樹敵。

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知名度相比,“唇亡齒寒”這個詞在現代人的生活同樣頻繁。

正确的資治通鑒圖解(讀史資治通鑒熊逸版)4

在《資治通鑒熊逸版》這本書中,作者同樣為我們解讀了“唇亡齒寒”的曆史典故和實用價值。

張孟談在遊說時,第一句話就是:“臣聞唇亡則齒寒。”

一旦趙家被滅了,韓、魏兩家的末日也就不遠了。

張孟談的說辭,着重體現出了一個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同情相成,同利相死。”

情感上有共鳴的人才容易彼此幫扶,利益一緻的人彼此才甘願為對方效死力。

對韓、趙、魏三家而言,“同情”就是對智瑤有共同的恨意,“同利”就是隻有滅掉智瑤才能保全各自的家族。

但是,要想說服别人,隻有“同情”和“同利”做基礎還不太夠,還需要第三個要素:共同的緊迫感。

張孟談并不需要苦口婆心,因為韓康子和魏桓子比誰都清楚安危利鈍和輕重緩急,也都很想和趙無恤結盟,一起滅掉智瑤。

所以,他的遊說成功了,最終出現了“三家分晉”的局面。

正确的資治通鑒圖解(讀史資治通鑒熊逸版)5

對于智瑤的失敗,司馬光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原因,隻有三個字:“才勝德”。

也就是說,智瑤才幹很高,品德很差,品德不足以駕馭才幹,所以注定失敗。

這也是我們現在常常說的一句話:“德不配位”。

根據才和德的不同配比,司馬光把人分為四類:德才兼備的是聖人,無德無才的是愚人,德超過才的是君子,才超過德的是小人。

在用人原則上,如果找不到聖人和君子,那麼與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

為什麼呢?

因為愚人雖然做不出多大的好事,但也做不出多大的壞事,小人卻不一樣了,才幹越高,為害越大。

這個道理貌似人人都懂,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才勝德”的人會被重用呢?

在《資治通鑒熊逸版》這本書中,作者熊逸的觀點是:

司馬光認為,這是因為有德的人會讓人敬畏,有才的人會讓人喜愛,敬畏就會疏遠,喜愛就會親近。

所以,作為管理者,必須明辨才與德的關系,明白孰重孰輕,才能在曆史故事中知曉失敗的教訓,汲取成功的經驗,做到知人善用。

寫在最後

《資治通鑒》是一部史學經典,是我們“讀史明理”的典範,更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寶藏。

通過《資治通鑒熊逸版》這本書的學習,我們不但可以通讀《資治通鑒》中的曆史經典,還可以跟随作者以旁觀者的視角,更加深刻地理解司馬光所處的時局,以及其在《資治通鑒》中的曆史故事展現出的超凡智慧。

願我們都能通過一本書裡的小視野,學習到人生的大智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