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垃圾分類行動示範

垃圾分類行動示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13:06

垃圾分類行動示範?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場革命性的綠色轉型,必須舉全市之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今年,惠州将按照“強基礎、補短闆、上台階”的工作思路,推進惠城、大亞灣示範區建設提質增效,惠陽、仲恺兩區完成示範區創建,惠東等縣區各建成2個示範街道,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垃圾分類行動示範?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垃圾分類行動示範(示範帶動引領垃圾分類時尚)1

垃圾分類行動示範

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場革命性的綠色轉型,必須舉全市之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今年,惠州将按照“強基礎、補短闆、上台階”的工作思路,推進惠城、大亞灣示範區建設提質增效,惠陽、仲恺兩區完成示範區創建,惠東等縣區各建成2個示範街道。

當前,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下,惠州各縣區各部門以示範片區創建工作為着力點,多措并舉、由表及裡、系統施治,通過多形式、多途徑、多角度地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讓垃圾分類真正成為老百姓生活的新時尚。

撰文:盧慧 鄧薩

“科技 ”

提升垃圾分類智能化水平

日前,惠州首個智慧垃圾分類管理平台落地仲恺高新區,這是仲恺高新區将垃圾分類基礎設施與數據、管理與服務進行融合,構建起全時段、全方位、全覆蓋的垃圾分類管理覆蓋網絡,也是惠州以數字化賦能垃圾分類管理,試點打造惠州垃圾分類智能管理的生動縮影。

該智慧垃圾分類管理平台目标範圍覆蓋仲恺高新區保潔人員1846名,道路保潔面積1282.71萬平方米,機械作業車輛160輛,基礎設施30餘座。平台通過對垃圾分類作業監管實現“智能化”。通過建設責任明晰的六大分類體系(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和其他垃圾),整合智能設備、攝像頭、地磅、GPS等不同源頭數據,對全區分類終端處置設施、收運車輛和作業人員等進行實時監督,通過智慧分類平台直觀展示人員、車輛作業時間、作業軌迹和實時定位數量等信息,實時動态監控所轄區各類垃圾産生量、處置效果和收運動态等信息,從而實現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前端分類、中端收運和末端處置全過程實時高效能監管,實現數“治”分類。

“科技 ”在對垃圾分類作業監管實現“智能化”的同時,也在分類源頭提升管理效率。

“居民朋友們,認清垃圾分類四色桶……”在惠城區下角湖畔新城小區單元入口的垃圾分類投放點,當居民進入3米感應範圍時,垃圾分類提示器就會自動播放垃圾分類宣傳語,引導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物業工作人員介紹,此前,小區主要靠監督員和志願者引導和監督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無法全時段、全區域值守。現如今垃圾分類提示器代替了人工值守,時刻提醒着居民要注意垃圾分類,有效提升了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效率。

目前,惠城區投放了3000個智能垃圾分類語音系統,這種提示方式受到市民的歡迎。接下來,惠城區将創新運用人工智能,不斷完善垃圾分類語音提示器的功能,實現傳輸垃圾分類投放點圖像到後台進行處理,并播報垃圾分類準确率,推動居民垃圾分類水平不斷提升。

“宣傳 ”

持續營造垃圾分類濃厚氛圍

“魚骨放廚餘垃圾裡,那榴蓮殼是放哪裡呢?”“生蚝的殼應該放其他垃圾吧。”繼垃圾分類亭建成、垃圾分類桶投放、垃圾分類督導員上崗之後,日前,惠陽區淡水街道在松嶺社區中區華府創建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又有新舉措——每天下午5時至晚上9時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們通過“敲門行動”入戶宣傳和“舊物積分置換”活動,推動轄區居民踐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垃圾分類、人人參與”文明實踐蔚然成風。

據悉,為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分類參與率和準确率,大力融合街道、社區文化特色,營造轄區分類濃厚氛圍,惠陽區策劃了“藍色星期六”“紅色星期天”“綠色每一天”垃圾分類三大主題日,通過全面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主題宣傳活動,以宣傳拉動形成垃圾分類工作合力,有效提升了惠陽區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大衆對垃圾分類工作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與意義上形成深刻理解。

日前,在大亞灣澳頭街道海濱社區,一場别開生面的居民區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和培訓活動舉行。活動組織海濱社區所在地的黨員幹部、社工、志願者、保潔員等代表,以及亞迪二村、美都依山海灣、宏海藍灣、合生濱海城、秋谷海生活等小區代表參與培訓。大亞灣通過不斷下沉科普講座,将垃圾分類知識帶進社區,提高居民分類意識。

作為惠州首個垃圾分類示範區,惠城區已常态化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極大提高了市民群衆的分類意識、參與率和分類正确率。日前,河南岸街道開展“垃圾也有家、分類靠大家”主題宣傳活動,有趣的競答遊戲受到廣大群衆的歡迎與贊許;江南街道愛衛辦聯合上湖塘社區開展以“垃圾分類齊參與,和諧江南共受益”為主題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工作人員上門派發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垃圾分類環保袋等。“長見識了。很感謝你們專程上門來宣傳,我也會努力為垃圾分類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居民張先生說。

“體驗 ”

推動垃圾分類走深走實

近來,位于仲恺陳江的鑫月廣場新建設了一座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藍色箱體寫着“源頭減量”等垃圾分類标語。走進館内,共有三大主題空間,包括垃圾分類磁力貼互動、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和垃圾分類變廢為寶交互遊戲三個模塊,集知識性與趣味性、展示性與參與性于一體。

“玻璃瓶應該放進藍色的可回收物桶,剩菜剩飯應該倒進綠色的廚餘垃圾桶,被污染的紙張屬于其他垃圾。”在遊戲區,一群學生玩得不亦樂乎,不同種類的虛拟垃圾随機從畫面上方掉落,孩子們輕輕揮動手臂,就能隔空将垃圾投入對應的桶中。“這個體驗館太有意思了,又能學到知識,又有趣。”學生小陳說。

仲恺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希望直觀的體驗互動,提升群衆垃圾分類的意識,引導大家從垃圾分類的踐行者變為宣傳者,不斷壯大垃圾分類基層隊伍,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

在惠東縣,“體驗 ”也成為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的重要抓手。

今年上半年,惠東縣堅持規劃先行、以規劃主導建設,重點完善環衛基礎設施,将松嶺路打造成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示範一條街。通過建設智能化垃圾分類投放示範點、升級公廁、設置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宣傳欄,引導市民愛護環境衛生、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與此同時,惠東縣還将西枝江公園打造成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公園,在公園内設置雕塑、展闆以及垃圾分類轉盤,向市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在公園内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對我們老百姓很有用,能幫助我們了解相關知識,提升垃圾分類意識。”市民張女士說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