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畫家心中有一千種鬼神。
時值中元節,讓我們一起欣賞下古代的那些“鬼畫”們,看看古人心中的鬼都長什麼樣。
這幅畫是元代畫家龔開所繪,現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描繪的是鐘馗帶着小妹乘車出遊,衆鬼相随的畫面,
鬼卒們形狀詭異,神情生動,非常有趣。
這幅長卷的構圖也十分精巧。
畫面最前方,坐在肩輿上的鐘馗,回頭看向自己的妹妹。
妹妹與哥哥對望,身後的抱貓侍女卻回頭觀察其他小鬼,三個人把人物都串聯了起來。
龔開有題跋文:
人言墨鬼為戲筆,是大不然……豈有不善真書而能作草者?
意思是說,人家都說畫鬼是畫着玩的,其實不是。不擅長楷書的人,能寫好草書嗎?不會畫人的人,就會畫鬼嗎?
他把鬼當成人一樣畫,所以筆下的鬼才那麼真實生動。
這幅畫現在保存在故宮博物館,是南宋畫家李嵩創作的絹本設色團扇畫。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傀儡藝人演出的畫面,雖然骷髅是主題,但是并不恐怖。
畫面中心是一個頭戴幞頭、穿透明紗袍的大骷髅,他屈腿席地而坐,姿态悠閑,右手提着一個小骷髅。
小骷髅左腳擡,右腳落,雙臂擡起,似乎在跟對面地上趴着的小童對話。
小童一手太高,似乎在向小骷髅爬去,後面站着的婦人伸着雙手,似乎像抱回孩子。
骷髅背後坐着一對母子,半坦胸口,正在給小兒喂乳,表情漠然。
此畫流傳八百年,依然衆說紛纭,
“傀儡戲”在宋朝非常火,
但将表演者換成骷髅,其中的含義令人費解。
人說,骷髅操縱骷髅,表現了精神空洞、娛樂至死的渾噩;
也有人說,這幅畫體現的是生死轉換與因果輪回。有
對幅有元代知名畫家黃公望所作《醉中天》曲:
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苦和愁。
傀儡兒還将絲線抽,尋一個小樣子把冤家逗。
識破個羞那不羞?呆兀自五裡已單堠。
曲末題署:
至正甲午春三月十日大癡道人作,弟子休休王玄真書,右寄醉中天。
這首曲前四句都在描寫骷髅戲,最後一句點出了作者的解讀:
當這群渾渾噩噩的生靈還在醉生夢死地尋歡作樂之時,
敵人的鐵騎已經逼到五裡之外的地方了。
黃公望諷刺的是南宋朝廷的昏庸與自我麻痹,但李嵩是不是這個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這可能是顔值最高的“鬼”了。
羅聘是清代畫家,是“揚州八怪”中最年輕的一位,
傳說他眼眸泛藍,自稱白天能看到鬼,是唯一能靠畫鬼成名的畫家。
他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鬼,人多的地方鬼就多:
凡有人處皆有鬼,鬼所聚集,常在人煙密簇處,僻地曠野,所見殊稀。
羅聘筆下的鬼和人非常相似,富有的鬼飛揚跋扈,貧窮的鬼低眉順眼。
他的《鬼趣圖》在2007年拍賣了224萬元,是一套八幅畫作,
前六幅畫貪鬼、酒鬼、色鬼、兇殘鬼、欺詐鬼和鬼奴才,
第七幅則繪荒丘蕭林,兩具白骨私語,末幅則畫衆鬼在黃泉路上,
表現了一個奇異怪谲的鬼怪世界。
而這幅《山鬼圖》,藏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山鬼”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居住在山林裡的精怪或者未被冊封的山神。
屈原的《九歌·山鬼》裡,山鬼身披薜荔、腰束女蘿,騎着褐色皮毛的豹子,腳邊跟随着身帶花紋的狐狸。: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而在羅聘的筆下,山鬼宛如大家閨秀,儀态萬千、姿容秀麗,肩上和腰間裝飾着香草,
如果不是身邊跟着一隻猛虎,誰能想到她是山鬼呢?
白柏桦作品
4、戴進《鐘馗出巡圖》此畫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浙派”創始人、明代畫家戴進的作品。
《鐘馗出巡圖》運用“釘頭鼠尾”描法,描繪了鐘馗在衆小鬼的擁擡下雨夜巡遊的情景。
寒山嵯峨,荒草萋萋,山石披雪,草木蕭瑟,無不透出陣陣寒意。
四個小鬼擡着椅子,鐘馗坐在椅上,他戴幞頭,着官服,登朝靴,頭戴小白花,有着濃密的虬髯和懾人的目光,身體微微前傾,似在催促小鬼們走得再快一些。
旁邊一隻小鬼打着破傘,撐在鐘馗頭頂。
另一隻小鬼挑着琴劍,半個身子都在岩石後面,仿佛在努力追趕。
小鬼們面目醜陋,但都不并不陰森恐怖,反而誠惶誠恐的表情,讓他們顯得十分有“人氣兒”。
這幅圖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上面有宋徽宗行書禦題:
鐘馗氏出獵圖乙卷,迺南唐顧闳中筆也。作鐘馗氏及諸鬼,皆猙獰雄傑,所荷器械鷹犬猛獸之類,具極精妙,設色勁淨,目中希覩也,因命裝潢以充秘玩雲。宣和二年正月谷旦,睿思殿書。
顧闳中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人物肖像畫家,據傳說隻留下一幅《韓熙載夜宴圖》。
當時民間有鐘馗驅傩的風俗,畫家都很喜歡用鐘馗的主題進行創作,但顧闳中是否有創作這幅畫,曆史上卻沒有留下信息。
這幅長卷中,鐘馗按劍騎驢,15名鬼卒前後随行,宛如一字長蛇陣。
鬼卒有持弓矢戈盾的,有兩鬼架鷹的,有用力拉猛虎的,形容各異。
此畫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以白描法,繪出鐘馗嫁妹的場景。
畫面中,鐘馗簪花騎驢,走在隊伍的最後面,注目前方的妹妹。
妹妹騎牛,頭戴梅花,一鬼牽牛,一鬼推牛,兩鬼提燈。
前面有十幾個鬼卒,有鬼捧花,有鬼吹拉彈唱,有鬼拿着嫁妝,浩浩蕩蕩地護送小妹出嫁。
傳說鐘馗含冤自盡後,一起赴京趕考的同鄉杜平,為他上書伸冤,這才使皇帝冊封鐘馗。
後來,杜平又護送鐘馗的靈柩回老家安葬。
為報答杜平的恩義,鐘馗現形還家,把妹妹嫁給了杜平。
從五代起,很多畫家都畫過鐘馗嫁妹的題材。
溥儒《鐘馗嫁妹》↓
7、顔庚《鐘馗嫁妹圖》
同樣題材、相似構圖的鐘馗嫁妹圖,顔庚的作品現藏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隊伍最後面的鐘馗也是騎驢,但已經喝得醉醺醺了,被三個小鬼攙扶着。
妹妹騎牛,有小鬼簇擁,回頭看向哥哥,目光隐含擔憂。
前方各色鬼怪,骨骼清瘦,面目醜陋,赤腳坦胸,但都各司其職,
有開路引道的,有吹笛敲鼓的,還有舞戲雜耍的等等。
卷後有明代名臣吳寬題詩:
老馗既醉髯奮戟,阿姊新粧臉如漆。牛輿先後将何之,往往徒腳皆骨立。
開元天子人事廢,清宮欲藉鬼雄力。顔庚毋乃好幽怪,醜狀奇形尚遺迹。
作為業務熟練、專司打鬼驅邪的捉鬼神,鐘馗的海報在古代可是非常暢銷的,可以說是全民偶像了。
最後來一波鐘馗像,辟邪除災,你值得擁有。
陳洪绶《鐘馗像》↓
高其佩《指畫怒容鐘馗圖》↓
金廷标 《鐘馗探梅》局部↓
羅聘醉鐘馗圖軸 局部↓
齊白石《鐘馗搔背圖》1↓
齊白石《鐘馗搔背圖》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