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高三學長的勉勵作文

對高三學長的勉勵作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0:16:23

一、材料閱讀的3個階段性任務

1. 知其然。“申論虐我千百遍”,歸根結底是沒有摸清申論的規則,申論是什麼,出卷人、閱卷人希望選拔出什麼樣的考生。

2. 知其所以然。如何能夠脫穎而出,要掌握做題方法。

3. 踐行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用真題驗證學過的做題方法。

二、申論材料閱讀的流程

1. 理解字面意思;

2. 分層分結構,劃成同類群落;

3. 再向着題幹設問所要的方向去轉化為答案。

注意帶着題目的要求去閱讀材料。有的信息不一定會按照設問的要求被直接給出,那麼就要反複問自己:我要找的是什麼内容,是問題還是意義,我現在讀的這句湖是不是題幹讓我去找的東西?再看材料裡的信息可以不可以被轉換。

對高三學長的勉勵作文(學長的材料閱讀筆記)1

三、申論材料怎麼讀?

1. 預判答案主旨和結構。

要知道具體找什麼,是找問題,還是全面地找,這就是提前要做的預判,帶着腦子做題,審題時要猜一下題目的答案是什麼樣子,這樣寫出來的答案才能對得上題目,所以要把自己帶入題目,避免出現讀材料過程中忘記找什麼 。

雖然我們想的不一定對,但是過程很重要,經過思考後材料就是為我所用,不是我們被材料牽着走,而是牽着材料走,即使不對也沒關系,回到材料驗證即可,有一個思路引導自己。

重點是思考的過程,想的對不對不重要,要猜想答案寫出來可能是什麼樣子。如果考場上想, 時間一定不夠用,想要考場上時間夠用,就要讓這一思考變為慣性思維,不管平常做題還是考試,拿到題目都有思考的習慣,考場就無需花費更多的時間,此時無招勝有招,内化在血液中,就是掃地僧的水準。

2. 材料中雖然可能會直接出現像是有用信息的表達,但是此時不可一股腦兒地抄下來,也沒有必要糾結怎麼去選擇,帶上腦子去讀材料,分清講的是同一件事還是不同的事,要不要分層,要不要取舍,這才是合并同類項的真正含義。

3. 标點要重視。

(1)分号和頓号:表并列,前後可能都有答案,你憑什麼隻寫其中一個呢?不能漏要點啊。頓号是關鍵詞群,要麼本身是答案, 要麼其後的總結詞是答案,比如......、......、......等管理,管理就是關鍵詞,如果沒有總結詞,可能關鍵詞群就是關鍵詞,直接抄。

(2)引号:

A.不是每個引号都有用,但是通常情況下引号會引出比較關鍵的專有名詞,比如“文化 例外”“配額限制”,可以直接抄,沒有更好的詞去總結,就是專有名詞,引号要占格,最少占兩格,如果字數緊張,可以部分引号和字占一格。

B.小細節:有時候題幹也會出現帶引号的詞,比如談一談對“網絡新一代”的看法,材料中有對“網絡新一代”的解釋,此時先說“網絡新一代”指什麼,然後再談看法。在題幹中出現了帶引号的專有名詞,恰好材料有解釋,則簡要帶一下,可能占 1-2 分。

C.總結:帶引号的詞重點關注,第一種是出現在材料中,表述專有名詞,與題幹直接相關,可以直接作為答案,第二種是帶引号的專有名詞出現在題幹中,恰好材料有對其的解釋, 答案也要先解釋,占 1-2 分。一般先解釋,再繼續往下說。

4. 有人說話的地方就有答案,網友等百姓群衆、媒體的觀點一定不可忽視。凡是引用某人說的話,那麼就一定要精讀,引用的話裡面90%都有得分點。關于引号裡面的内容,如果不是一個人的觀點和态度,那麼就看這個引号裡面的内容是不是表意明确、是不是直接能被我們摘用,如果不能的話就要去文中找對它的描述或解釋,而不是選擇跳過。

5. 材料轉換為答案是重要的環節。轉換的内容是不變的,變的是内容的呈現形式,變的依據是題目的要求。

(1)表達技術上的轉換

經典的例子:問的是存在哪些問題,材料裡給出的信息是“産業園同時也需要加強對産品質量安全的監控、保證商業質量”,也即給出信息屬于對策的範疇,那麼就可以轉換為“産品質量監控體系有待完善”。我覺得這就是表達技術的魅力吧,同樣的内容使用不同的語序或者語法來呈現,就會是嶄新的側重點。

對高三學長的勉勵作文(學長的材料閱讀筆記)2

(2)反面聯想的轉換

經典的例子:問的産業園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材料說的是“培訓的内容缺乏針對性,缺少xx、xx等知識”,明明白白說了這是“内容”上的問題,那麼有了“内容”就要有意識的去聯想“形式”,在答案呈現時就可以先說一個“培訓流于形式”,再概括内容上的不足。

(3)多角度思考轉換

有一絲可能性都不能放過,除了“答案”,重要的還是從答案表面看出題目的本質,以及推出這些答案的依據是什麼,依據除了原文材料信息,還指邏輯思維。正着思考,思考答題結構和方向;反着推理表達。

(4)必要性的轉換

對時代背景的介紹不可忽視,時代的要求可以轉換為必要性的表述,如這個必要性可以成為綜合分析題裡面的原有部分。

(5)特色和優勢轉換

題目問的是做了哪些探索,顯然是問做法,但是又花了一定的篇幅在講主體本身具有的特點和優勢,這一點不能忽視,可以轉換為“以…的優勢發展…”,

6. 對“主要經驗”的理解。“經驗”是指可以複制的、普遍性的舉措方法,這是一種概括,也是一種抽離;還要注意,“經驗”一定是人的做法,不要與效果和特點混淆。“主要”是指有概括、抓重點、主流。細枝末節也僅僅隻是錦上添花而已。

所以很具體的做法,比如xx計劃、利用xx資源等等就可以不寫了,因為它們不是普遍的、可以直接拿來用的經驗。可以延伸到“教訓”題目。語法上使用了過去式的時候多表示是效果、結果等等,所以不用寫,與經驗做法無關可以不寫。延伸一下,注意材料語言的時态,是過去時還是将來時。

7. 逐字逐句、選擇性的提取信息。

題目裡要的是“特點小鎮建設的意義”,而材料裡“新型城鎮化是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大平台,關系現代化全局大戰略”,這一句話咋一看似乎就是題幹裡面要的意義,但是注意這講的是新型城鎮化的意義,不是題幹裡要的“特點小鎮建設”的意義。

8. 有變化的話要體現出變化的前後。

18年國考真題也有這個考點。再如“從‘要素驅動’轉化為‘創新驅動’”,就不要隻寫“創新驅動”,而是要寫明從什麼轉為什麼。

9. 任何一個段落,無非就是總分、分總、分分、并列等結構,理清材料自身的結構有助于我們抓要點。先把邏輯理清,再在這個基礎上抓核心關鍵詞。

10. 層次區分上要細心,分清是淺層的效果還是本質的得分點,“追根溯源”。

讀材料要區分什麼層次要點,什麼是無關緊要的效果表述:一看形式,“為了”“以”等詞;二是時刻想到材料的主題。

典型例子如:題幹問的是“應對新常态的主要經驗”,材料給的是“為了實現企業高效的執行力,D公司在其内部進一步xx(具體措施)”,這裡應該也寫上“打造高效執行力”,雖然這一點咋一看上去像是後面種種具體措施的目的、所要達到的效果,但是它也屬于應對新常态的一個層次,所以要寫上去,不可以忽略。

對高三學長的勉勵作文(學長的材料閱讀筆記)3

11. 哪怕是信息較為分散,同樣的内容在不同的段落裡都多多少少有涉及,那麼也是可以把它們放在一個層次裡面裡,在材料裡分布距離的遠近和篇幅的多少不影響我們對要點的整合,重在内容。不要以為隔得太遠、分布在不同的段落,就把它們都有自列成要點,隻要是内容上相關、可以歸為同一個層次,那麼就可以歸成一個點,毫無問題。

這一點做不好的話,要點的區分度就比較低,而這個問題出現的本質原因還是對于材料結構的邏輯分析不夠清楚。

12. “發展過程”問的是過程、進程、流程,所以要按照先後順序進行提煉和呈現。問的是不同時間點某個事物的本質,且關于本質的關鍵詞也最好是原詞呈現。

13. 重要的數字也可能成為要點,且出現比例的話一般需要反映在答案裡。

14. 材料裡面正負面信息交叉着出現的話,答案的呈現要作出區分,泾渭要分明,問題就是問題,意義就是意義,優勢就是優勢,價值就是價值,千萬不能按照材料的順序交叉寫。

15. 若是提到了兩個及以上的案例,則需要一一的提煉信息,避免漏要點,因為換案例或者換場景的話,一般都說明信息點不一樣了。

16. 材料信息點全面很重要,但是思考清楚信息點之間的邏輯層次也很重要,把材料體現的邏輯層次和題目意圖相結合,再反映在答案裡面。

17. 信息點要除重,答題範圍不可能有大範圍的重複。即使兩道題是針對同一個材料也不用擔心,就當是第一道題不存在,主要還是需要立足題目意圖做題。初重的關鍵在于,一要眼睛裡看清楚題目要的是什麼,二要腦子裡想清楚要的是什麼,然後再對比是不是應該寫在答案裡。

18. 例子怎麼處理:

A.事例型材料:看到一個例子先不要着急,申論舉例子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先說總結、再說例子或者先說例子、再總結。案例雖然一般都不用規範的語言(什麼叫規範呢,規範就是指你可以直接寫入答案的詞,你能直接寫張奶奶誇公園建設好麼?不行啊,你最多可以把它轉換為“人民滿意度高”),但案例的前後可能會有總結,這時總結句就是重點。

比如,滿師傅去逛牛街,逛了很久之後,最後出現街道居委會主席總結到“牛街就是民生一條街,融入了民族文化”,則得到的啟示是牛街注重民生和民族文化,例子前後若有結論性句子,重點看結論句。

另一種是如果沒有總結句、用不上首尾句原則、用不上“有人說話的地 方有答案”的時候,記住例子是由“人 事”構成的,即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揭示了什麼道理(思路),比如孝明帝派專家王景投入資金。

B. 數據型材料:如果數據前後有結論,那麼這個結論是重點;如果沒有結論性句子,看到數據代表“多少、大小、高低、快慢、增減、比重”,是一種結構、一種趨勢,不要太過執着的關注具體的數字。

C. 如果某個段落裡講到了對策和意義,還有一個典型例子,那麼和主題相關、篇幅較大的例子就叫做典型例子,而典型例子一般都要提一嘴,是采分點。

D. 如果某個段落裡有2個及以上數量的例子,且篇幅都比較短,那麼它們是用于驗證前面内容的,并不典型,此時重點看之前的總結句就可以了;沒有總結句的話就要概括提煉。

19. 不是所有修飾性的“XX的”都應該删掉,要把握重點所在,比如以下兩句注意體會:

對XX的AA進行…→AA是重點,示例:對部分已經被破壞的城市河流濕地進行回歸自然的修複。→以回歸自然修複被破壞的河流濕地。

以XX的AA去…→XX是重點,示例:以更具時代感、互聯氣質的品牌印象去赢取更多年輕用戶的心。→以時代感、互聯氣質赢得用戶。

20. 答案要點的詳略、宏微由材料的性質來定。如王景治河一題中最好立足材料自身的關鍵詞來組織要點,比如說清楚是什麼工程,顯得内容很豐富充實,而且這本來就是個例,不像制造業創新發展的問題那道題涉及比較宏觀,因此據此說是什麼工程也是可以的,并且也可指出工程關鍵詞,這樣才能體現方向正确而且内容完整。

21. 關于審題時對作答範圍的鎖定:

(1)“根據”、“依據”、“結合”、“閱讀給定資料 X”>>都說明範圍就是材料X了。

(2)“材料X中提到了”>>說明範圍重點在材料X,但要兼顧全部的材料

A.對于(2)情況裡這類範圍不定這類題目,隻有北京和四川常出。這類題可以放在最後做,先做範圍比較明确的題,比如第一題根據資料 3-5,第三題根據資料 6-7,最後隻有資料1-2,可能資料1-2 重點看,其他材料如果有關則看,如果無關則可以不看,因為做其他題目時已經做過了,知道材料講的是什麼。如果想先做這類題也可以,根據主題進行篩選,該題說主題Q,故講Q的段落才是重點查看的段落。

B.總結:第一種方法,先做範圍明确的題目,剩下的材料是重點看的,即使有交叉 也不怕,因為其他材料已經看過了,有關系則看,沒有關系則不看;

第二種方法,先做該題, 根據主題詞篩選,可以看材料是否有關于Q的問題,有關的材料則看,無關的材料則不看。如果忘記了材料,可以直接看答案。

22. 申論的材料一般能夠起到暗示作用,材料是自帶邏輯的,比如第一個自然段再說一個 方面、第二個自然段在說另一個方面等,按照自然段的順序理順就可以看出邏輯。

所以複習時做完題要有意識的去順理材料的邏輯,就像我在資料分析那帖子裡說的那樣。

解題過程比答案更重要,做好了過程的話結果就是自然而然,不要隻是注重答案~答案本身不重要,關注解題思路。考場上是去遷移,而不是默寫。

23. 遇到陌生的題型,不明确該寫什麼的時候,就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思路進行作答,本質上是綜合題,不需要太擔心。

24. 作答思路和答案關鍵詞的關系:

有思路,但是找不到關鍵詞,這是僞命題。之所以能夠成為關鍵詞,必須符合自己的思路。例如我想讓你做一件事,我會告訴你做這件事的思路,有了思路就是按圖索骥,“圖” 更重要,思路是思維導向,有了思路沒有關鍵詞,可以反思是不是思路出錯。可能不是找不準關鍵詞,而是寫不準關鍵詞,表達不精準,說明概括不準确,需要多練習。

申論不能隻是停留在想的層面,一定要用筆和紙寫出來。在合理範圍内允許大家的答案和參考答案不一樣, 在閱卷規則中每一個詞會給出 2-3 個類似表述,參考答案隻是其中之一,個别詞和答案不完 全一樣很正常。

25. 關于申論市面上的答案都各不一樣的問題:

(1)這個問題很尖銳,但不能回避。出題人給出的閱卷規則通常是詞,并不完整,所以各個機構要将這些詞整理成答案,在整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表述不完全一緻的情況, 但核心詞彙是一緻的。

(2)答案本身不重要,不要隻關注答案,解題過程比答案更重要。現在的答案是結果, 這個結果已經産生,明年不可能考同樣的答案,每一年的答案都不一樣,即使把答案背下來也沒有用。

重要的是明确答案如何得來,做好過程,結果自然會來,關于答案的問題不需要過度糾結。随着閱卷規則越來越多、越來越完善以及教研的深入,會不斷對答案進行調整, 但答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題的思路。

26. 關于分類:

(1)從題目要求來說,不是每個題目都要有層級,如有的題目隻要求“有條理”,此時隻需要标清序号。但是從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來講,以真題的申論材料而言,無論是否要求分類,材料本身邏輯性很強,如果在不要求分類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将材料理順,對于 自身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幫助。不要僅僅停留在寫出答案,而是要将題目“吃透”。

(2)如果出現“分類、分别、種種、歸納、層次分明”等要求,則答案需要分類,将總結詞前置,寫出層次感。材料本身就有邏輯,因此同做題時不能僅僅停留在答案本身,還應梳理出材料的邏輯來,最好是做完了題後再細細的整理出邏輯思維導圖來。

(3)如果題幹沒有要求分類,但自己分了類,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隻是會多花費一些時間。

(4)是否所有答案都需要寫出總分結構:要求分類,就可以寫總分結構;不要求分類,的話,分條羅列即可。

(5)找到要點後不知道如何分類:

通常來說,一般從自然段的順序可以看出分類依據,一個自然段講一個方面(材料較長的可能 2-3 個自然段講一個方面),出卷人出的材料有邏輯順序在其中。

(6)材料不要求分類的話,就不用刻意合并(因為我們可能會在合并的過程中遺漏要點),簡單粗暴按照 順序依次羅列即可。

27. 何時才需要推導?

需要看題幹,如果要求答問題,且材料中給出問題,則無需推導,直接摘抄關鍵詞,利用關聯詞來組織答案,或者直接列舉進答案;

但如果題幹隻給出對策表達,沒有問題的時候,此時需要推導。同理,如果題幹要求寫對策,但材料中都是問題,此時需要由問題推導對策。即找不到想要找的要素,需要将已有的要素推導為需要的要 素。但是要注意推導的要素之間一定是有關聯的,不要盲目的亂推。

28. 不要寫假大空的“官話”,現在的材料都很接地氣,所以隻要不是大土話,一旦符合題意要求,那麼就是屬于規範的表達,就可以寫進答案。

公文題的表達也是這個要求,不過隻是套了個公文格式,表達上和其他小題沒有大區别。

29. 找問題:

(1)

A.看直接标志詞;

B.遇到了對策,可以反推對策;

C.數據、案例中出現了不好的内容,也可以概括歸納;

D.問題的原因也屬于問題,也要把符合題意的部分寫出來;

F.問題的表現也是問題,當然是要寫的,比如它說“感到壓力大,表現 為失眠,記憶力衰退,容易緊張、焦慮和抑郁。”,那麼這裡的“表現為”之後的内容也屬于我們要找的“問題”,不能因為認為在舉例說明表現而忽視這些采分點。

(2)

問題是負面、消極、不好的,無論直接摘抄、歸納、反推,寫出的答案都應該是“名詞 負面的形容詞”,如 XX 差/不足/缺乏等,即表述出來應該有“問題”的樣子,也應該是負面的,這是為了追求表達的完善。

30. 一道題的材料範圍跨度很長的話,如三則以上,那麼就意味着材料中的要點可能就表達得比較啰嗦、不好找,需要概括歸納的點比較多。如果材料較長,可能是用“廢話”堆積出來的,暗示材料案例、數據較多,需要适當概括歸納,要做好概括的心理準備。

31. 申論材料沒有哪一句話是多餘的,就更不可能出現多餘的段落,每個字每個句子都是在向我們傳遞一些信息,平時練習時就應該細摳材料的結構和邏輯,否則的話我們就會在考場上糾結要不要寫某個點,就會覺得可寫的東西太多或者可寫的東西幾乎沒有。

對高三學長的勉勵作文(學長的材料閱讀筆記)4

比如15年黑龍江申論的第一道價值20分的小題,題目讓概括M 市政府在推動 PX 項目的過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給定材料第一段的内容是:“PX 的中文名稱叫對二甲苯,一種芳烴類化合物,是石油化工産業鍊中的中間産品,是 紡織服裝、塑料制品等日用消費品生産的原料之一。客觀上講,PX 有一定毒性,但毒性要比苯小很多,與食鹽和酒精相當。”

大緻一看感覺像是在客觀的描述PX項目,與政府行為無關,也會有人因為寫了“政府應該引進無毒原料,從源頭保證項目的可行性”等觀點,但是實際上這一段是背景介紹,說明 PX 雖有一定毒性,但是又甩鍋說這一種毒性很小的化合物,意外之一就是在說明 PX 項目本身沒有問題,那麼如果出現了問題,就應該從政府自身方面找原因。

這就是這段背景材料告訴我們的信息,雖然得不出采分點,但是卻可以給我們定位答案内容提供方向。

32. 答案和題幹的表述要統一

比如14國考的小題,讓概括造成社會心理方面的“缺失”。雖然材料中沒有解釋“缺失”,但這個“缺失”在題幹裡打了引号,說明這個詞彙很重要,那麼就應該要注意答案的表述方式要和題幹對應,答案盡量與題幹表述一緻,比如“XX 缺失”。之所以不表述為“問題”,而是表述“缺失”, 說明出題人希望答案盡量和題幹對應。

總結一下就是:如果題幹給出一個很特别的詞彙,則需要考慮答案表述是否需要與題幹保持一緻。一般題幹沒有廢話,字字珠玑,都是經過出卷人千思百想寫出來的題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