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喬木
微信,又悄悄進行了一次更新。
這次更新,新增了不少功能。
比如:支持一次發送99張圖片,個人二維碼能換風格,以及微信狀态可展示文字說明……
但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
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見範圍。
這意味着,你過往發布的所有動态,都可以對可見範圍進行随時調整。
隻是大部分網友對于這個功能的反應,隻有四個字——與我無關。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
微信好友裡有太多人,都習慣把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甚至不發朋友圈了。
事實上,我們這代人,已經漸漸退出朋友圈。
知乎熱榜上有個問題: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了?”
有個高贊回答說: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發的哪條内容會引起别人的反感。”
這段時間,各大高校相繼開學。
表妹是大一新生,到了開學的日子,舅舅一大清早便興高采烈地送她去學校報到。
不僅是舅舅對大學一直很向往,也是覺得表妹第一次出遠門,大包小包的不方便。
當他們坐了一夜火車,風塵仆仆地趕到學校後。
舅舅忍不住發了一條朋友圈,喜滋滋地說道:
“當爸的沒上過大學,幸好閨女替我圓夢了!”
并且還配了兩張照片,一張是他和表妹在學校大門下的合影,還有一張是火車票。
照片裡的兩個人雖然面有疲色,但都笑容滿面,神采奕奕。
沒想到舅舅的這個舉動,卻招來了某些刺耳的聲音:
“我還以為是啥好大學呢。”
“你家閨女都這麼大了,還要人送?”
“心疼孩子,怎麼不坐高鐵,還坐火車?”
舅舅不善言辭,又覺得那些話實在礙眼,最後眼不見心不煩,幹脆關閉了朋友圈。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
出去旅遊,曬幾張美照,會被人說裝;
收到愛人準備的禮物,秀一下恩愛,會被人嫌煩;
第一次做父母,忍不住開啟刷屏曬娃模式,會被人吐槽;
就連心情不好了,在朋友圈感慨兩句,還會被說是在傳遞負能量。
條條框框的限制,無處不在的束縛,讓朋友圈似乎成了一個“分享禁地”。
既然無法篩查人心,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隻能選擇關閉了自己那顆想要分享,想要表達的心。
這也是成年人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有人見不得别人比自己過得好,選擇指手畫腳,肆意評價。
就有人為了自己的美好不被打擾,各自為安,保持距離。
看過一句話:
“成年人之間的友誼,始于初見,知于時間,葬于朋友圈。”
網上看過一個帖子。
一個女孩談起自己曾經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後來因為各奔東西,兩人就漸漸沒了聯系。
直到前段時間,她偶然在朋友圈刷到了對方要結婚的消息。
那一刻,她心裡突然有種說不上來的失落:
“我們曾經約好了要做彼此的伴娘,可她結婚了,我卻是看了朋友圈才知道。”
這句感慨,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是啊,當年去廁所都要手拉手的朋友,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漸行漸遠,最後成了朋友圈的點贊之交。
我們隻能從朋友圈中的偶爾分享,才能看到他們的零星日常。
尤其是在各自成家立室之後,大家都為了生活、工作各自忙碌,對于對方的近況,都是一片空白。
更多的則是,多年不見的好友突然聯系,不是求贊,就是借錢。
每當看到這樣的消息,心裡就像落下了一塊巨石,将那些美好的過往砸得支離破碎。
《巨流河》中有句話說得很好:
“翻一下許久未曾打開的留言,每次都會發現:
曾經說要一輩子的那些人,在我生命中隻出現過一陣子。”
人和人之間,或許注定隻能陪伴着走完一程。
當年的情深意切是真的,如今的日益生疏也是真的。
朋友圈中的迎來送往,便是人生。
有人說,成長就是一個逐漸靜音的過程。
年輕的時候,總喜歡誇誇其談,樂于分享,喜歡展示,朋友圈恨不得一天三發。
但越長大越發現,想說的話越來越少,朋友圈也漸漸沒了更新。
這不一定意味着對生活失去興趣,而是一種閱盡千帆後的蛻變。
因為越長大越明白,日子是自己的,和别人無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心,都在埋頭趕路,咬牙上坡。
正如網上的那句話:
“不發朋友圈的日子,都是在努力生活。”
當你學會屏蔽無效社交後,你會發現你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更值得的人和事上。
音樂人彭磊曾在節目中說過,他的微信好友隻留100個人,平時也沒有多少時間去刷朋友圈。
一方面是為了靜心創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孩子:
“成為爸爸後,不再浪費時間和感情在無聊的事情上。
我知道孩子長大了會不需要你,所以在她需要你的時候多在一起吧。”
是啊,時光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當你把自己困在一塊小小的屏幕中時,不知不覺中,就會錯過身邊很多風景。
其實,最愛的人就在眼前,最需要你的人就在身邊。
别再舍近求遠去朋友圈尋找共鳴,尋找陪伴。
有時間多看看父母,和他們閑話家常;
多陪陪孩子,見證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多抱抱愛人,一起分擔煙火人間中的瑣碎平淡。
與其讓自己被朋友圈束縛,蒙住雙眼。
不如學會自我解綁,看清什麼才是生活的重心。
點個贊,讓我們留一點時間給世界,陪家人,愛自己。
往後餘生,靜守歡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