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高手(業餘的甚至專業的)下棋,前面下的像模像樣,但是可能走到殘局的時候連一些基本殺棋都殺不到,象馬擒單士、車殺馬雙士、等等,胡司令的象棋講座了也提到,很多高手,甚至有大師水平的棋手,一樣不會殺炮高兵士象全對士象全。
OK,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呢?為什麼會存在大量的開局很強,但是殘局卻不過關的棋手呢?到底哪個才是他們的真實水平呢?
象棋按照習慣一般分為開局、中局、殘局,其實這隻是為了研究方便而人為劃分出來的,實際上,在對局中,從第一手開始,到最後一手終止,棋局進展的每一步都是連貫的,指引棋局發展的思路應該是一緻的。每一手棋的正确應對都應該建立在對當前局面的正确認識的基礎上,這一原則适用于棋局的任何階段。
師傅們都說,學棋要從殘局開始,因為殘局子少,而且殘局的走法目的性更強——殺王和保護王不被殺,這樣就可以在攻防之中學會每一個子力的特點,學習子力之間的配合方法,由簡單到複雜,逐漸增強對棋局的認識深度,提高自身的實力。
先學殘局,再學開局,這是一般的次序。象棋發展到現在,各種開局體系已經發展到非常龐大複雜的水平。即使是專業的大師和特大,也不可能對所有開局的變化都了如指掌,最多也隻是熟練掌握一些拿手開局或熱門開局而已。
所以,我認為,學棋要先從殘局開始學起,要認認真真地從最基本的開始,從單兵擒王開始直到練成能殺的棋一定跑不掉的程度,然後才可以談練開局。誠如棋諺所說,‘開局是基礎’,很多業餘愛好者在基本殘局不過關的情況下,通過學習開局套路,在同級别愛好者中很容易短期取得好成績,但是這對真正的提到棋力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就算隐熟悉開局套路取得了優勢,但是在中殘局輕易就會喪失這種優勢,那麼這種優勢的獲得并不是真正棋力高的體現。本人認為,隻有做到了優勢局面下不會失去這種優勢,然後才可以考慮如何在開局階段獲取優勢,否則,一切都是花架子而已。
俗語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學棋也是如此,學棋而不精殘局,最後注定也是一場空,因為開局套路會不斷進化,隻有建立于殘局功力上的象棋技能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
殘局精熟的棋手,如果此功力可以由殘局進而貫穿至中局開局,由特殊局面、局部局面的把握進化至對一般局面、全盤局面的自由駕馭,就會達到宗師的高度。老一代棋手中的楊老、胡司令,新一代中的許銀川,都是殘局細膩深湛,中局力量強大,開局靈活多變的真正高手,而殘局不夠功力的,開局再熟練也難達到這樣的高度,這就是為什麼象棋界有一些高手對開局頗有造詣,但是成績卻不甚理想的原因。
而對于功力由殘局貫穿到中局開局的真正高手,因為功力深厚,開局再怎麼演變,對他們而言,都是一眼就知道其中的要點,随便看看就能記住,沒有什麼他們學不會的。這也是胡司令即使經曆不濟了仍然可以和小年輕同台競技的原因。而殘局中局不過關的,即使去學開局也不會再實戰中靈活應用,各種開局常常是今天記住了明天就忘了,這就是基本功不到的典型症狀。
業餘棋手(包括很多專業棋手)的通病就是開局熟練,但是中殘局卻不過關,優勢局面下很難入局,劣勢局面下很難頑抗。和真正的高手相比,我認為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是僞高手,這樣的棋手和真正的高手相比,因功力上的欠缺,下出來的棋顯得很‘呆’,明顯的不夠靈活,這一點是我對業餘高手棋譜的明顯感覺。這個感覺在60~70年代的棋譜上也很容易就能感覺得到。
現在的專業高手的棋比之70~80年代要嚴謹多了,甚至業餘高手也強了很多,這得益于象棋開局體系的進步以及信息渠道的暢通,但是,這種開局知識的豐富隻是表面上縮小了功力上的差别,這樣的僞高手在和真正的功力深的高手對弈的時候,是很容易現出原形的。
最後總結一下:真正的高手一定是殘局強,進而中局開局都強;而隻是開局強的,可能隻是花架子,中殘局可能常常掉鍊子。而想提到棋力的話,一定要把殘局的基本功練到爐火純青,殘局不過關,練開局是沒有用的,因為即使你開局有了優勢,後面一樣會丢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業餘高手到了一定程度就上不去的原因,基本功有欠缺,怎麼都不會有提高的。
最後再說一下,好像很多象棋培訓班為了短時出成績,都是側重講開局的,對殘局的能力反而不夠重視,這對長遠的提高是極其有害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