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剪燭倚窗

剪燭倚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22:11:36

剪燭倚窗(舉燭照往事)1

古時候以“油燈”照明最為普遍,一個小碟裝一點油,再放入一根燈芯,就可以燃點。當燈光漸漸變暗,用針把燈芯往上挑,又必再亮起一室微光,所以成語裡有“挑燈夜讀”。而郢書燕說的故事中,楚人寫信給燕國的相國時天色漸暗,正吩咐燃起蠟燭,不小心在信中誤書“舉燭”,燕相看信後以為“舉燭”是任用賢明的意思,後來引申為穿鑿附會。不過當時的蠟燭并不是平民百姓家中能用得起。西晉石崇常與人鬥富,故事耳熟能詳的不少,其中也有一則便與蠟燭有關,一日石崇見王恺家中用飯和糖水洗鍋子,他就命令自家廚房以蠟燭當柴燒來炫富,當時蠟燭很稀貴,燒蠟燭就像燒金子。電影《胭脂扣》中的十二少為博紅顔一笑,以燒銀紙來煲紅豆沙,就是炫富。而王安憶先生的小說《天香》裡,也曾用蠟燭寫了一段,以申明世在中秋宴上燃燭造出“香雲海”,凸顯了申家的極盡奢華。

小時候晚上時常說停電就停電,複電的時間更拿不準,所以家家戶戶蠟燭多少總常備着。當然還有一樣東西比蠟燭更安全,那就是煤油燈。既名為煤油燈,用的燃料當然就是煤油,煤油廣東人叫火水,火與水本是相克的,可這火水卻能生出熊熊烈焰。

那麼晚上外出時就得用到手電筒,我和哥哥從前最常用到的時候是從外婆家回家,因為大部分的路途在漆黑之中,我們借圓圓的一束燈光,指引着平安回家的路。有時爸媽騎腳踏車,我們坐在後座上,手緊緊抱着,在夏天的夜裡,沿途蟲鳴、蛙語、蟬聲伴着微風。如在十五前後的月圓夜裡,擡頭看天上的月亮總覺得很近,大得像可以遮住半個天空,腳踏車的動力車頭燈一下子就失去它的功能。我曾為回憶這兒時歲月,買過一輛舊的腳踏車,還費勁地把車頭燈修好。可惜台北居大不易,最後不得不轉送别人。

農村裡所有人家都是用竈燒柴的,母親說過我四歲便會自己打雞蛋,炖出細滑的“雞蛋糊”。當然燒柴是很危險的,有一回我哥看到我燒着了棉襖,他情急之下便舀了一瓢水往我身上潑,那年哥哥六歲。

其實滅火,有“消火水”。什麼是“消火水”?現在很多人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除了早被滅火器取代,更重要的是因為用玻璃瓶裝,難以保存。“消火水”不是純水,是用玻璃瓶裝着用食鹽、鹽化安母尼亞溶解而成的水,隻要投入火中就能滅火。

我們移居香港後不再停電,不再燒柴,煮飯用電飯煲,炒菜用“火水爐”。時至今日“火水爐”也已被煤氣爐取而代之。一個圓形高桶狀的鐵爐,記得是全身淺綠色,身上有一排孔洞,以便空氣流通而助燃,内裡十幾個棉芯孔構成一個火環,還有一個紅色拉杆,是用來控制火的強弱。不過小時候在香港的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制水”,當指定的時間到來,在街口消火栓前便排着手提大大小小桶子和鍋子等着提水的身影。

我原以為時代進步,這些小時候的往事不會再發生,不想前些日子新北市突然分區停電,這麼無預警,我摸着黑找出了一根紅燭,點燃起的,竟是少時瑣碎的生活往事。(葉國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