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北京召開疫情防控第179場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趙國榮通報:自9月18日京深海鮮市場複市以來,嚴格落實《市場複商複市工作方案》,堅持批零分離、幹濕分離、物流分時,确保防疫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産安全。目前,市場環境全面升級,全鍊條信息化管控全面上線,市場運營平穩有序,對北京鮮活水産品市場供應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主要采取以下六項措施:
▌優化業務結構 實現批零分離
按照批發市場批發和零售分離的要求,疏解零售商戶,優化優質商戶。實行批離分離後,市場人員、車輛控制在合理水平。
▌調整經營布局 實現幹濕分離
将市場原有區域調整為幹貨區、鮮貨區、電子商務辦公區,原凍品區取消線下交易,全部轉型為線上交易,向電商轉型升級。通過經營業态不同、經營區域不同、通風相互獨立、人員無法跨區、空間物理隔絕等方式,徹底實現幹濕分離。
▌加強車輛管理 實現物流分時
嚴格交通管理,減少出入通道,将原七個出入口改為隻開放西大門和北大門。調整市場内貨車流向,規範管理,保證市場車輛有序通行。車輛預約進場,嚴格進場車輛登記制度,限制非配送機動車進入市場,禁止非預約車輛進場,減少人車聚集。分區分時預約,将原24小時營業調整為分時段分區域預約進場。
▌嚴格精細化管理 規範經營秩序 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
全面推進智能信息化建設和線上平台搭建,對“京深e家”智能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行賣家注冊制和買家會員制,市場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對于符合市場定位、誠信經營的專業批發商,提交申請經市場審核批準後,注冊成為市場賣家商戶;對于依法注冊的法人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憑有效證照向市場客服中心提交申請,經審核通過後成為京深市場買家會員。目前,市場已經全部實行賣家注冊制和買家會員制,同時實現車輛預約登記、人員健康報備等相關信息錄入。
▌落實常态化防控措施
嚴格堅持掃碼、測溫登記入場,落實“四早”要求,做好市場内人員的每日健康情況監測報告并做好記錄。安排專人加強巡視檢查,督促場内人員全程佩戴口罩、手套。落實進貨查驗制度,強化食品溯源,實現交易鍊條可追溯,市場監管前端化,做到來源可溯、流向可查。做好市場各區域常态化做好衛生清潔和消殺工作,責任到人、責任到區。
▌加快市場升級改造
對市場電路防水、上下水、消防、外立面等進行應急搶修改造,包括市場安全生産升級改造項目、防水工程、幹貨區封閉經營改造項目、牆體美化項目、拆除工作等,為市場商戶與消費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總台央視記者 何暢 鄧煜洲)
(編輯 豐樹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