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講解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3:04:45

講講《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主要是強調“知足常樂”這一點;如果要得到很多,人生勢必過得辛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然而人永遠無法達到欲望所展望的那種境界,欲望是無止境的,欲望是一個緊接着一個的;一定程度上,胃口越大,失落也就越多。

我們經常需要停一停,考慮下設立的目标是否合理;有些東西是不是可以放下;始終能夠讓自己輕裝上陣: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講解(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1

1.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shú)病

孰:哪個。

這裡連續通過三個問句,敲敲人生警鐘。

名與身孰親:虛名與生命比起來,哪個更為重要?

伏爾泰:過于出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一旦成名,你的一言一行就被放大了,務必成為大衆榜樣,贊美你的人會多,同樣批評你的人也會成倍增加。如果心理抗壓能力差,那麼人家的語言就會深深刺傷到你;反而成為了一種麻煩事兒。

貨:錢;身與貨孰多:生命與财富比較起來,哪個更為重要?

得與亡孰病:得到與“失去生命”比較起來,哪個更為有害?

當然也有翻譯成“得到”與“失去”比較起來,哪個更為有害?

細細一品,那當然是“得到”重要,誰又想“失去”,所以感覺在這裡僅僅翻譯成“失去”說不通,或者說這個分量不夠;當“失去”乃至于達到“失去生命”的程度,那麼在“得到”的時候,就應當好好考慮一下,是否劃算的問題了。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講解(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2

2.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甚愛必大費:過分愛惜名利,過分愛惜羽毛,過分愛戀一個人,必定大費周折,乃至于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有些年輕人,因為失戀而輕生,實在是将愛情,将對方看得太重了,重到超過了自己的生命,就是“甚愛”了。

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句話,講得就是凡事勿過度,一旦過度,就過猶不及了,就傷害到自己了。

多藏必厚亡:過度積累财富,必定有慘重損失,必定失去更多。

按照李敖大師的話:不愛這麼多,隻愛一點點。

這才是真話,你愛配偶一點點,愛父母一點點,愛孩子一點點,愛朋友一點點,再剩下一點點愛留給自己;這才是現實。誰也不會為了一個人,而放棄一切。

人哪有那麼多能量用來消耗;除了愛情,還要出去賺面包錢,賺奶粉錢;當然,還需要休息,補充體力,慰勞下自己。

不要幹特别猛烈的事兒,過于猛烈的愛情,往往把對方燒為灰燼,然後熄滅自己。

這個太強烈,太瘋狂了,完全是病态的;凡事都應該有度,隻愛一點點。

3.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dài),可以長久

故知足不辱:懂得滿足,知足常樂,就不會受到羞辱;一旦有求于人,就需要勞師動衆,就需要阿谀奉承,就需要惡心自己,拿尊嚴去換取那份利益;比如上門求領導辦事兒,既然是求,肯定需要低聲下氣,而且有極大可能依然被拒絕。

最好辦法就是自給自足,不是核心問題,是不是可以算了。希望坐上那個閃耀的位置,今年不行,明年再找機會,明年不行,再推一年;好好在自己職業領域深耕下去,可能這個結果不期而至。

殆:危險。

知止不殆:知道及時停下來,就不會碰到危險,可以保持長久平安;這也要,那也要,胃口大了,勢必會隐含更大風險;同時開展的任務多了,心也就亂了,生活也就不穩定了。

曾子: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突顯了“知止”這兩個字的重要性,以及“知止”最終能夠收獲的價值。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講解(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3

這一章,老子強調了“知足”的重要性;乃至于到了生命最後一刻,回顧自己的一生,覺得是滿意的,那其實就是賺到了。

目标設立過高,資産要達到多少個億,要到外太空去看看地球,遺願清單長長滿滿的好幾頁;勢必會感到失落,帶着遺憾離開人生,未免凄涼。

所以,目标務必合理,務必符合你的實際情況,人生要懂得知足,才能夠收獲快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