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8》裡有句話很讓人感動: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即使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隻是叫一叫 ,也覺得喉間哽咽。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
可是真的隻有做了媽媽的人才能體會:當媽有多難。
在我們身邊,永遠不缺好媽媽,從成為母親的那天起,放棄了從前的任性,生活中多了一份無盡的牽挂和使命。
很多媽媽時常對孩子感到愧疚,後台經常有媽媽留言說:“我不是一個好媽媽。”不管是沖孩子發脾氣,還是孩子任性、生病,媽媽們都會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好。
我們恨不得做100分媽媽,讓孩子事事順利,然而事實上,孩子隻需要一個60分的媽媽。
媽媽越全能 孩子越無能
我認識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弱小和無知,有關孩子的大事小事,親自上陣,衣食住行都是父母包,替孩子做得很多。
一個100分的完美媽媽,常常把孩子的獨立和成長的機會給抹殺掉了,把萬事都做齊備了,孩子就沒有自己成長的餘地了。
這樣的孩子最後會變成給什麼樣?
獨立能力差;
不懂責任、逆反;
膽小、沒有主見;
抗挫折能力低......
有位家長曾留言:“孩子上大學了,獨立能力特别差,宿舍裡就他一個人,不會洗衣服,不會鋪床,什麼事都得問我們,孩子他爸說他幾句,他說:‘我變成這樣,不都是你們慣得嗎!’哎,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孩子往往是被全能的父母養得越來越脆弱的。
你變“壞”些,孩子才能開始長大
身邊一朋友曾經對我說:我不做全能媽媽,我要做個“壞”媽媽:
“我現在在孩子心裡成了壞人了。
上個周, 帶孩子去逛超市,他看上了一個遙控汽車,孩子不依不饒,賴在地上不走,一邊哭,一邊罵:‘壞媽媽!壞媽媽!’家裡的家務活,我也經常喊着他幫忙幹。
連我婆婆都經常說:你怎麼忍心。
可是隻有我自己知道,我有多舍不得孩子流眼淚。但是我也明白,溺愛會換來孩子的任性妄為。孩子大了,該狠心的時候不能心軟。”
朋友的話讓我十分感動。
一個孩子在生命的頭幾年,需要媽媽無條件地去滿足他,給予的愛越多越好。
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長,做媽媽的要逐步放手、“狠心”,愛得要有節制。
60分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一個概念:“足夠好的媽媽”。太多太少的好,對孩子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足夠好的媽媽,能夠傾盡全力在生命的最初滿足孩子的全方位需求,也能坦然地接受孩子逐漸長大、逐漸從自己的生活中退出。”
不要跟前跟後圍着孩子轉,就為了喂一口飯;
不要看見孩子摔了一下,就心慌意亂跑過去;
不要日複一日地輕聲細語哄孩子起床;
不要答應孩子的所有要求.....
哪個孩子學會走路之前不會摔幾跤?哪個孩子餓了不知道吃飯?有原則和邊界的愛才是理性、健康的愛。
當然,所謂的“壞”媽媽,并不意味着不近人情、冷漠,而是在愛孩子的同時,他的壞習慣,不能慣;他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該他面對的挫折,别擋在前面。
孩子未來的路,要他自己去走,可能現在他會郁悶:"為什麼我的媽媽總愛管着我?”
然而,等到他長大,終會知道父母的一片苦心。
編輯:不二
插畫:在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