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時代托缽化緣,随順衆生,别人給什麼就吃什麼,并沒有刻意不吃肉,因為修行跟你是否吃肉,并無直接關系。佛祖在一些經典中提倡不食肉,主要是考慮到,食肉容易斷修行人的慈悲種子。
他并沒有絕對禁止食肉,因為每個人的根性、習性不一樣。中國佛教徒全面吃素,源自南北朝的梁武帝。佛教講求慈悲戒殺,善待所有衆生,而戒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食素,所以他積極努力,大力推行素食,影響巨大,後來素食就成為中國佛教的特色。
其實最初的規定是僧人不得吃蔥、姜、蒜一類,氣味辛竄。佛家尚有可食“三淨肉”之說。必須吃素是始于南北朝時代南朝的梁武帝的提倡才在漢傳佛教内普及的,是漢傳佛教的特色之一;藏傳佛教因其地理環境條件限制等等原因,其僧人除了某些發誓終生不吃肉的的高僧外也都有吃肉的習慣。而在國外的日、韓、東南亞等地,都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他們主張可以吃三淨肉。
但佛教也倡導食素主要出于以下幾個原因:
1、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心。衆生分為有情類和無情類,一般我們講植物歸為無情類,動物因為具有貪生怕死、有痛苦而屬于有情。說植物也有感情,是我們悲心體現,如果過于悲凄,反而落入自心悲魔中,無法解脫。我們不能超越人的層次來演繹法義,在天界中,以意為食;在禅定中,津液遍滿;有的鬼神以精氣為食。
佛法為了啟迪衆生同體大悲之心,殺生戒律、鼓勵素食也是不得已的方便教法,隻因我等心慧未開,不明因果,若明因果,自然收斂,何用勸化。
2、吃肉及油膩過多會使得消化不良,氣行不暢,頭腦暈迷,不利參悟修為,而蔬菜一類則不至于此。故而提倡食素使人神清氣爽,頭腦清醒。
實際上,吃不吃素和信不信佛沒有很直接的關系,漢傳佛教堅持吃素是漢傳佛教的傳統習慣。内心擁有佛教裡真正的戒律和因果,有着一顆真正向善的心,才是更為重要的。“目中有人福報多!口中有德助緣多!心中有佛歡喜多!”
最後從健康的角度而言,動物在被殘殺時,非常的恐懼、驚慌、害怕、嗔恨,使得體内聚集了很多的毒素,吃進去對人體非常不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