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5-16 14:13:32

記者 李夢楚

教育是頭等大事。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一批标志性、創新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取得明顯成效。但由于教育改革點多、面廣、線長,我市教育發展中還存在着一些短闆和薄弱環節,如高中招生排隊現象存在多年、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教師隊伍活力不足、家庭教育問題頻出等。為解決這些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市全力推進高中招生、精準教學、“縣管校聘”、家庭教育“四大改革”,以改革激活力、增動力,形成更加人性、更加開放、更加均衡、更加專業的教育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我市教育綜合實力,推動教育實現更公平更優質發展。

高中招生改革→家長不用再漏夜排隊報名

“全家總動員,提前兩天去排隊,凡是有機會上的學校,門口都有家人去排隊。有時候‘兩班倒’,累了困了就輪流到車裡休息。為了孩子,再辛苦也值得。”

“就像露營一樣,提前準備好礦泉水、零食、泡面、盒飯等,家長們都帶着小闆凳,甚至有的家長帶着躺椅,晚上以天為被以地為席,風餐露宿。”

“很多家長連水都不敢多喝一口,擔心一旦走開去上廁所,就丢了位置。要忍受30℃的高溫和蚊蟲肆咬,有時還有傾盆大雨。花露水噴了又噴,但身上還是被咬出大包。”……

前些年,每到中考成績放榜前夕,我市成百上千的家長通宵排隊“争名校”的聲音不絕于耳。

“我市高中容量相對飽和,公辦學校民辦學校辦學規模相當,多所學校實行自主招生,結合咨詢号、成績兩項标準錄取考生,這就導緻高中招生徹夜排隊問題存在多年,在帶來極大安全隐患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各個學校的教學秩序。”市教育局副局長陳業根說。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激活永康教育發展一池春水)1

中考考生走出考場

如何解決廣大家長在放榜前夕晝夜排隊、焦急等候的問題?經過精心籌備,從2018年起,市教育局、市招生辦正式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高中招生咨詢取号系統”。家長通過該系統網上統一取号,各學校不再接受現場排隊,這也是我市民辦學校首次試行志願預錄取招生。

陳業根介紹,目前我市高中段共有1所省一級重點高中(永康一中)、5所普通高中(永康二中、永康六中、明珠學校、古麗中學、麗州中學)和3所職業高中(職技校、衛校、蓓蕾學校)。其中永康一中由市招生辦擇優錄取;永康二中、永康六中均不招收擇校生,由市招生辦根據“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向招生學校提供預錄取名單;明珠學校、麗州中學各提供80名招生計劃,由市招生辦根據招生學校需求提供預錄取名單,獲預錄取的學生免收擇校費,其餘名額與古麗中學一樣,在“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可降低15分)”内實行自主招生,具體收費标準由各民辦高中自定;職業高中實行自主招生。

一名考生可通過系統預約多所學校,取号的數量不受限制。在中考成績公布後,在學校預錄取名單内的考生,可在相應時間内,持準考證、身份證(或戶口本)直接到學校報名繳費,考生、招生學校雙向确認并輸入确認密碼後,錄取結果才有效。其他達各學校錄取分數線的考生,憑網上預約咨詢号的先後順序,現場向招生學校咨詢報名确認,招滿即止。

經過兩年的運行,我市“高中招生咨詢取号系統”功能日益完善,考生還可通過該系統查詢中考成績、錄取信息等。下一步,市教育局、市招生辦還将根據考生、家長、招生學校的需求,逐步完善系統,加快中考成績放榜速度,規範高中招生秩序。

精準教學改革→“同步課堂”向省内外延伸

今年3月,市教育局局長謝滔随同市黨政代表團在理縣開展對口幫扶時立下“軍令狀”:我們有決心在短時間内有所突破,幫助理縣扭轉教育頹勢。

5月,市長朱志傑帶領我市精準教學改革精英團隊到訪理縣,千裡迢迢為理縣中學學生送去精準教學設備,組建精準教學改革試點班,幫助完善信息技術支撐,并将我市精準教學改革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了理縣中學,搭建起理縣中學與永康二中的“同步課堂”。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激活永康教育發展一池春水)2

永康二中教師李冰在理縣開講座

6月,從四川省阿壩州理縣傳來好消息,今年該縣高考9人裸分考上本科線,改寫了2008年以來無人裸分(剔除少數民族加分)考上大學本科的曆史。

“精準教學改革不是作秀,而是真心實意地為農村學校、對口幫扶學校解決困難,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事實證明,精準教學改革為每個學校都帶來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理縣高考實現零的突破,意義重大。”謝滔說。

永康市精準教學改革真正走進人們的視野,其實是在2018年暑假。在全省設區市教育局長讀書會上,謝滔專題分享了永康二中信息化精準教學改革的先進做法,引來廣泛關注。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激活永康教育發展一池春水)3

永康二中精準教學課堂

2018年暑假過後,我市立即着手布局推廣永康二中改革經驗。市教育局專門成立教育信息化下的精準教學實施項目領導小組,由謝滔任組長,小組辦公室設市教育技管中心,全市範圍内廣納技術人才30人,組建精準教學骨幹隊伍。同時确定了永康中學、溪岸小學、永康一中、明珠學校等20所學校為試點,率先進行精準教學改革,總結試點經驗逐步向全市推開。

一年多來,我市精準教學改革案例被全國各大媒體争相報道。今年3月,全國80多家單位的200多名專家、教師到我市參加精準教學研讨會,紛紛表示要将寶貴的經驗帶回當地。

4月,我市部署推進“互聯網 義務教育”中小學結對幫扶工作,在省内率先嘗試“互聯網 同步課堂 網絡直播”模式。開課短短半日,在線觀看、參與互動的人數最多時超過10萬人次。

實驗學校、柏岩小學兩所學校跨越空間、時間的界限開設“同步課堂”。學生來到錄播教室,城區教師可同時為城鄉的兩個班授課。實驗學校還利用新技術創設了虛拟班級,将柏岩小學的學生納入統一管理,對學生的課堂行為、作業行為等進行評價,自動記錄生成考核。

“我在新疆溫宿縣第二小學全程觀看了整堂研讨課,當時我就在想,能否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将我市的先進教育理念傳播到新疆?”來自民主小學的援疆老師應鵬沒想到,這個想法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很快,市教育技管中心和實驗學校相關負責人來到溫宿二小,測驗技術設備,為兩地“同步課堂”的順利開展提供技術保障。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激活永康教育發展一池春水)4

實驗學校與新疆溫宿二小開設“同步課堂”

5月中旬,實驗學校副校長、省特級教師倪靜川與新疆溫宿二小老師史雅平通過“同步課堂”為兩地學生共同執教了一堂語文課。這堂相隔萬裡的“同步課堂”進行了實時網絡直播,引起熱烈反響。5月下旬,實驗學校又根據新疆方面的訂單式需求,專門組織開展了針對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跨省城鄉三地同步互動課堂和網絡教研直播,得到社會各界好評。

下一步,我市還将與吉林省四平市等地探讨教育精準幫扶模式,讓我市的精準教學改革成果惠及更多貧困地區。此外,市教育局還着力在全市範圍内構建“同步課堂”大課表,組建“同步課堂”實踐共同體,促進校際間的結對幫扶和協作交流,并出台考核細則,定期對各結對幫扶學校進行專項督導和項目績效評價,着力解決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

“縣管校聘”改革→“四級遴聘”優化教師隊伍

從“校管”走向“縣管”,一字之差,體現了教師管理體制的重大變革。乘着我省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東風,我市盤活教師資源,全面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活力。

“近些年,我市學生數、新建擴建學校不斷增加,教師編制緊缺;學校班子成員年齡偏大,幹部後備力量不足;學校師資配備不夠合理,部分學科結構性缺編;部分學校中層和教輔人員比重過大,勝任一線教學人員短缺;部分教師缺乏競争意識,自我效能感較低。”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問題都是我市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一隻隻“攔路虎”,而“縣管校聘”改革正是破解之策。

在汲取試點縣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結合我市實際大膽決策,市教育局、編辦、人力社保局、财政局等部門通力合作,在全省創新性實施“縣管校聘”改革“四級遴聘”制度。一級遴聘即教育局黨委聘任校長;二級遴聘即校長推薦副校長人選,由教育局黨委聘任;三級遴聘即學校中層競聘上崗;四級遴聘即學校普通教職工競聘上崗。

在廣泛宣傳發動的基礎上,我市廣大教師形成了擁護改革的良好共識。2018年起,我市陸續打響“縣管校聘”改革攻堅戰。2018年4月,首先确定了7所試點學校開展改革;2018年底,所有高中段學校穩步推進;2019年7月,義務段學校全面推進;2019年底,力争全面完成改革。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激活永康教育發展一池春水)5

永康二中“縣管校聘”班主任選聘會議

“改革前很多老師害怕承擔班主任等辛苦崗位,校領導常常軟硬兼施地分配工作。”永康二中校長郎嶽來說,這個讓他深感焦慮的現象如今明顯得到了改善。在“縣管校聘”改革中,該校結合工作補貼、績效考核、提拔任用、推優評優等制定了全新的《班主任選聘管理辦法》,全校有109名教師自願報名參加班主任競聘,61名教師被選聘為“班主任人選庫”成員,48名教師被選聘為正式班主任。

随着“縣管校聘”改革的深入實施,各校的教育生态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教師資格證與崗位不匹配的現象得到了改善;班主任工作安排得非常順利;部分50多歲的老教師重燃工作激情,積極進取;部分交流到外校的教師以全新姿态面對新崗位,赢得所在學校校長的高評價。

“我市‘縣管校聘’改革堅持三個原則,即中層不減課務,高級教師要在一線工作,年輕幹部要有舞台。”謝滔說,“程序公開透明,操作客觀公正,這樣大家都心服口服。”

據統計,目前我市已有21所學校完成“縣管校聘”改革,原有中層302名減少為208名,退出中層隊伍的教師回歸教學一線;35名教師參與跨校競聘。

市教育部門欣喜地發現,改革後,教師在城鄉間合理流動,激發了教師的潛能。教師們有了職業壓力,為了備戰績效考核、職稱評審、下一輪競聘等,争課上,搶活幹,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而學生成為改革的受益者,享受到了更有質量的教育。

家庭教育改革→政府為家庭教育“正本清源”

去年12月,從永康中學到古山中學交流的語文老師黃莺瑩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參加了由市教育局組織的我市首期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與她一起參加培訓的,還有127名經層層篩選的在職教師。全國知名的教育專家擔綱授課,從多個層面對他們進行指導。

今年6月,市教科所組織對這128名家庭指導師培養對象進行再次考核,合格者頒發證書。拿到證書後,黃莺瑩說:“家長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育焦慮,就連老師也面臨着諸多家庭教育困境。甚至有的家長病急亂投醫,找到無證無資質的非法培訓機構,試圖從中尋找答案。但這些非法培訓機構三五天就培訓出來一個指導師,其能力可想而知。參加正規培訓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現在我遇到家庭教育問題不再一味地着急、焦慮,而是學會觀察孩子,積極解決問題。自己的親子關系更融洽了,這使得我希望把這種幸福感帶給更多家庭。”

家庭教育問題頻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正規和專業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市教育部門主動承擔起管理責任,規範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去年9月,我市正式成立“永康市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導項目領導小組”,開始探索具有永康特色的家庭教育模式。

為幫助家長樹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觀念,解決家校共育中存在的共性問題,2018年10月,市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導項目領導小組開始籌備“家庭教育講師團”巡講系列活動。11月-12月,“家庭教育講師團”先後開展了7場巡講及1場幼兒園專場。講座結束後,講師團專家還結合前期摸底情況與家長近距離互動,給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和解決方案。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激活永康教育發展一池春水)6

古山小學家庭教育情景再現式沙龍

在培養首批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基礎上,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市教育部門在全市多所學校推廣了全新的家校共育模式——情景再現式沙龍。沙龍中的情景劇沒有劇本,故事完全源自于日常生活。家長通過角色互換(扮演孩子),“截取”生活中的家庭教育情景進行演繹。在這過程中,家長以平常心、旁觀角度去思考問題,了解孩子的真情實感,感受孩子的痛苦和壓力,從而自我反思,改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指導師擔當沙龍主持,适時給予專業指導。

此前,市教育局還對家庭教育初級指導師們進行二次輪訓,加強實操訓練,同時為個别迷戀網絡、情緒管控異常等問題孩子開展一對一個案咨詢。

永康市第一資源教育發展(激活永康教育發展一池春水)7

高鎮小學“家長講壇”

目前,我市已初步确定了20個家庭教育實驗基地,各個學段、公辦民辦、城區農村全覆蓋。按照規定,每所學校每周都必須設有家長咨詢日。此外,市教育局拟開設家庭教育“微熱線”,讓指導師們為有需要的家長解決困惑,努力開創“面上普及、片上開花、點上突破”的家校共育新局面。

謝滔說:“市教育局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鬥者,始終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不懈追求,堅持把教育公益性放在首位,積極回應、有效解決群衆關切問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着力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城鄉教育公平、優質、均衡發展,逐步實現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讓人民群衆獲得更多教育幸福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