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1 02:58:29

傳播學理論

翻開一份傳播學考卷,傳播理論可以說是從名詞解釋一路考到論述,從300字一路考到2000字。說它們占了幾十分真是毫不誇張~

這些理論不光要理解、背熟,還要學會用它們分析事件,解答熱點。所以今天播播就給愛寶們提前敲個黑闆!

下面提到的這些傳播學理論都是備考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好好理解學習哦~

1

沉默的螺旋理論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1

相關真題

“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見于諾依曼 1974 年在《傳播學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1980 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一書,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全面的概括。

“沉默的螺旋”假說由3個命題構成:

(1)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總是力圖從周圍環境中尋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狀态,這是人的“社會天性”。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會懲罰,個人在表明自己的觀點之際,會首先對周圍的意見環境進行考察,當發現自己屬于“多數”或“優勢意見”時,他們更傾向于積極大膽地表明自己的觀點,當發覺自己屬于“少數”或“劣勢意見”時,人們一般會屈于環境壓力而轉向“沉默”或附和。

(2)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也就是說一方的“沉默”會造成另一方的增勢,使“優勢”意見顯得更加強大,這種強大反過來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見者轉向“沉默”。如此循環,便形成了“一個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

(3)大衆傳播通過營造“意見環境”來影響和制約輿論。諾依曼認為,輿論的形成不是社會公衆的“理性讨論”的結果,而是“意見環境”作用于人們害怕孤立的心理,強制人們對“優勢意見”采取趨同行動這一非合理過程的産物。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2

“沉默的螺旋”示意圖

2

框架理論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3

相關真題

根據學者瑞茲(Reese)觀點,有關框架理論的定義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定義側重于新聞框架的效果,如恩特曼(Entman,1993)的定義。他認為:“框架涉及選擇和凸顯,框架一件事,就是選擇所感知的現實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傳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這樣的方式促成一個獨特問題的界定、因果解釋、道德評價以及如何處理的忠告。”媒介從業人員對事物的選擇和凸顯會影響受衆對事物的理解,側重框架的傳播效果,這也涉及到了受衆的接受框架。

第二類定義不局限于選擇,而是把框架看成是積極的意義生産過程。美國學者蓋姆森(Gamson,1989)曾指出:“框架是有組織的中心觀點或線索故事,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義。”蓋姆森對框架的定義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界限”,類似于照相機的鏡頭之意,可引申為對社會事件的規範,一是指人們用于诠釋社會現象的“架構”。

第三類定義認為框架不僅是意義的生産,也是一種有規律的篩選手段。這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框架定義。戈夫曼将框架定義為人們用來認識和解釋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認知結構,它“能夠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無窮多的具體事實”。

綜上,“框架”是一種認知、呈現事物的架構,經過對事物的選擇和加工,凸顯特定内涵,表達某種思想,而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價值。

3

知識鴻溝理論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4

相關真題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政府提出通過大衆傳播手段改變貧困兒童受教育的條件,《芝麻街》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後來發現,這個節目盡管對貧富兒童都産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産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兒童。它并沒有縮小差距,反而擴大了差異。 1970 年,美國學者蒂奇諾等人在《大衆傳播流動和知識差距增長》中提出了知識溝假說。

“知溝”假說的基本觀點包括:

①經濟社會條件好的人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信息,因此兩人之間的知識溝擴大了, 而不是縮小了。

②一段時間内媒介大量宣傳某話題,文化程度高的人比低的人更快吸收該話題的知識。

③在人人感興趣的領域,知識溝特别容易出現;而在基于興趣的特定領域,知識溝出現的可能比較小。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5

“知溝”示意圖

影響知溝的因素包括:接觸媒介和學習知識的經濟條件,傳播技能上的差異,已有知識儲存量的差異,社交範圍的差異,信息的選擇性接觸、理解和記憶的因素,大衆傳播媒介的性質。

4

第三人效果理論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6

相關真題

1983 年,戴維森在《傳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人們在判斷大衆傳播的影響力之際存在着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即傾向于認為大衆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說服性信息或宣傳以及負面信息)對“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響,然而會對“他”人産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由于這種感知定勢的作用,大衆傳播的影響和效果,通常不是在傳媒指向的表面受衆中直接發生的,而是通過與他們相關的“第三人”的反應行為實現的。

這裡的第三人有兩種定義方式:

①第三人稱的“他們”;②站在信息出發者的角度,即作為信息傳遞過程的旁觀者的第三人(如廣電總局和我們)。

這一概念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它是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即在評價大衆傳播之際,通常會認為最大的效果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是發生在“他人”身上。

第二,“第三人效果”也是一種說服或宣傳技巧,定位的緻效人群并不是作為内容對象的“表面受衆”,而是與他們相關的“第三人”。以影響“表面受衆”的形式,來實現操控“第三人”行為的意圖。

第三,“第三人效果”指的也是大衆傳播的現實影響的一種發生機制。在許多時候,對大衆傳播内容産生實質性反應的,往往不是“表面受衆”而是他們的相關者。

5

議程設置理論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7

相關真題

議程設置假說起源于 1922 年李普曼在《輿論學》一書中提出的猜想,即“新聞媒介影響着我們‘頭腦中的圖像’”,後美國傳播學家麥庫姆斯和肖首先将這一思想投入實證考察,于 1972 年發表《大衆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提出“議程設置功能”理論假說。

麥庫姆斯和肖認為,大衆傳播具有一種為公衆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達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着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

除了以上這一基本理論,在議程設置的基礎上還發展出了屬性議程設置和網絡議程設置。

屬性議程設置:大衆傳媒對報道事物的某些特定屬性進行凸顯和淡化處理,使對象事物的“主導屬性傳達給受衆,也會影響到受衆對事物性質的認識、判斷和态度”。麥庫姆斯認為關于屬性議程設置的研究有一個核心命題:即随着時間推移媒介議程報道對象的顯著性會轉移到公衆議程上。媒介不僅告訴我們想什麼,還告訴我們怎麼想。

網絡議程設置:在互聯網語境下,媒體與受衆之間權力關系的轉變對經典傳播理論的信度和效度都産生了一定的沖擊,人類在獲取信息和形成認知的過程中其認知結構并非是議程設置理論所假設的線性,而是接近于網絡結構。

面對上述挑戰,郭蕾和麥庫姆斯等學者借鑒了網絡分析的理論框架,提出了議程設置的第三層次:網絡議程設置理論 ( NAS 理論)。其核心觀點是:影響公衆的不是單個議題或者屬性,而是一系列議題所組成的認知網絡;新聞媒體不僅告訴我們“想什麼”或者“怎麼想”,同時還決定了我們如何将不同的信息碎片聯系起來,從而構建出對社會現實的認知和判斷。

6

使用與滿足理論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8

相關真題

1974 年卡茲在《個人對大衆傳播的使用》首先提出該理論,将受衆的媒介接觸行為概括為一個“社會因素 心理因素産生需求→媒介期待→媒介接觸→需求滿足”的因果連鎖過程,提出了“使用與滿足”的基本模式。

日本學者竹内郁郎對這個模式做了若幹補充。使用與滿足理論标志着傳播學研究從傳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重大轉變。

(1)人們接觸使用媒介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需求跟社會因素、個人心理因素有關。

(2)接觸和使用媒介有兩個條件:①接觸媒介的可能性;②媒介印象。

(3)根據媒介印象,選擇媒介開始接觸行為

(4)接觸後有兩種結果:滿足或沒有滿足。受衆可能從三個層面獲得滿足:使用媒介内容、使用媒介本身、通過媒介接觸時的情境。

(5)無論滿足與否,都将影響以後的媒介選擇使用行為,根據結果來修正既有媒介印象,改變媒介期待。

7

培養理論

傳播學裡有哪些理論(真的背下這些傳播學理論)9

相關真題

“培養”理論,也稱為“培養分析”或“涵化分析”,由美國學者格伯納在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提出。着眼點有兩個:一是分析電視畫面上的兇殺和暴力内容與社會犯罪之間的關系,二是考察這些内容對人們的認識社會現實的影響。

在現代社會,大衆傳媒提示的“象征性現實”對人們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發揮着巨大的影響,由于大衆傳媒的某些傾向性,人們在心目中描繪的“主觀現實”與實際存在的客觀現實之間正在出現很大的偏離。同時,這種影響不是短期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的過程,它在不知不覺當中制約着人們的現實觀。

培養理論的主要觀點包括:

(1)社會要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存在和發展下去,就需要社會成員對該社會有一種“共識”。提供 “共識”是社會傳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傳統社會,這一功能是由教育和宗教來承擔的,而在現代媒介社會則成了大衆傳播的一項主要任務。尤其強調電視在形成“共 識”方面的作用。

(2)大衆傳播為統治階級和意識形态服務。“培養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大衆傳播為統治階級和意識形态服務的本質,其觀點包含着對資本主義大衆傳播現狀鮮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稱作美國土生土長的批判學派。

1

數字反哺

數字反哺是指代際之間圍繞着新媒體采納與使用展開的互動,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在新媒體技能、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流行文化和價值觀的反哺,數字反哺為數字代溝的消融創造了機遇。

數字反哺現象在疫情期間得到了較為明顯地突出。疫情暴露出了父母及老人在新媒體使用中與年輕一輩的數字鴻溝,又由于疫情封閉式管理,年輕人與父母呆在一起的時間較之以往更長。因此,給了數字反哺的發展契機。

在分析媒體适老化、新冠疫情期間的媒介困境相關的問題時可以引用這個理論作為措施分析的切入點。

2

受衆商品論

1974年,斯邁思在《傳播: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盲點》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受衆即商品”學說。斯邁思認為,受衆觀看電視的行為就是一種替傳媒産業貢獻收視率、付諸觀看勞動的過程,觀衆在此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是一種娛樂和消遣的快樂,而不是一種勞動的煎熬,快樂與勞動開始融合在一起。與此同時,受衆被傳媒産業當作一種商品,出賣給廣告商。

“受衆商品”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價值和價格取決于家庭結構、族、年齡、性别等等“人口統計數據”。從這個角度而言,媒體進行内容生産的目的就在于通過傳播内容的不斷變換吸引受衆、争奪受衆、售賣受衆,從而完成傳媒産業的資本累積過程。

這個理論是非常具有批判色彩的,當分析到一些關于互聯網平台、UCG内容時,可以用這個理論來進行一些批判性思考。

3

表演理論

表演理論包含多個分支,與傳播學相關的是社會學表演理論,代表人物之一便是歐文·戈夫曼。在戈夫曼看來,“表演”一詞指日常生活情境中,通過人際互動,達到自我“印象管理”的一種手段——個體以戲劇性的方式在與他人或他們自身的互動中建構自身,獲得身份認同,其中,個體與他人的參與(即手段的“施展”)形成了一個符号互動過程。就此,戈夫曼對這種符号行為以及互動過程進行了剖析,認為它涉及以下幾個層面:表演、劇班、區域和區域行為、差異角色、角色外的交往、印象管理的藝術。

這一理論與戈夫曼的“拟劇”理論息息相關,常用于關于打造人設的分析,比如社交平台經營、美顔相機的使用、“炫”行為等等!

4

場域理論

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将場域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的一個網絡或一個構型。”他認為整個社會是一個大場域,分化的社會世界是具有相對自主性的“社會小世界”,即“子場域”,這些子場域都擁有自身法則、自身邏輯和必然的客觀關系空間,受到内部和外部兩種力量的影響。

在新聞傳播學科中,研究較多是媒介場域理論。美國學者羅德尼·本森(RodneyBenson)發表《比較語境中的場域理論:媒介研究的新範式》一文,明确将場域理論定義為媒介研究的一種新範式,标志着媒介研究場域範式的正式形成。

場域理論可以用于外部因素與傳媒行業的關聯。影響等,如“論述社交媒體與當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的關系”,此外還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點來寫作,用到小标題裡,也是顯逼格的一個好選擇。

5

行動者網絡理論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theory , ANT)是以拉圖爾為代表的巴黎學派于20世紀70~80年代提出的最有影響的關于科學技術的社會學理論。它的基本出發點在于任何既定的社會“現實”都是一系列複雜關系(ANT稱之為“網絡”)互動的産物。在這些複雜關系網絡中,既存在着傳統社會學意義上的人類行動者,也存在一切非人類行動者(例如技術、人造物)。

行動者網絡認為,當一個網絡中的諸行動者結成“聯合”以後,一個既定的社會場域才得以構型。ANT尤其關注于作為物的“技術”是如何進入所謂的社會場域(“網絡”),又是如何“穩定化”社會聯結。

在強調技術、價值、思想等非人行動者對新聞傳播業的作用時,就可以使用行動者網絡進行分析,如:元宇宙對新聞傳播業的影響。

今天的這期整理包括了書本上一直以來的“重頭戲”理論,但想要順利答題,光記住這些基礎理論最初的内容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它們在新媒體時期的嬗變。後續播播也會為大家整理好傳統理論在當前環境中的變化,愛寶們可以關注一下後續推文哦~

愛寶們可以将這期的内容整理到自己的筆記中,不斷加深理解,這樣才能在考場上如魚得水!

如果愛寶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考卷“常客”理論,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