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 辛棄疾《鹧鸪天·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幹,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隻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别有人間行路難!
譯:
唱完了《陽關》曲淚卻未幹,視功名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勸加餐。水天相連,好像将兩岸的樹木送向無窮的遠方,烏雲挾帶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來使人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萬般,難道隻有離别使人悲傷,聚會才使人歡顔?江頭風高浪急,還不是十分險惡,而人間行路卻是更艱難。
賞:
送别詞是詞裡一個大家族。晚唐五代至北宋詞,多叙男女離别。從古以來,“黯然銷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賦》 )。纏綿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籠罩全篇。辛棄疾的送别詞,卻多立意不俗,又總是超出常境,這首《鹧鸪天》可作代表。
一接卻正話反說:“功名馀事且加餐”。“功名”,指官爵。張華《答何劭》詩:“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視功名為“馀事”,或者說“志不在功名”,在封建社會真如鳳毛麟角。
前結“浮天”二句,以景映情,烘托點染。先寫江中之水:水天相連,好像将兩岸的樹木送向無窮的遠方;後寫空中之雲:烏雲挾帶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正是“情以景幽,單情則露;景以情妍,獨景則滞”(沈雄《古今詞話·詞品》卷下引宋征壁語)。而“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緻”(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二)。這樣,把行色的凄涼況味,推上一個高層次。“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蘊含了作者離别時的凄涼傷感之情以及壯志難酬的激憤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先寫水天相連,好像将兩岸的樹木送向無窮的遠方;後寫空中之雲,烏雲挾帶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而情感蘊含其中,真是含蓄不露,富有餘韻。
後結仍扣緊送人題意:“江頭未是風波惡,别有人間行路難。”江頭風高浪急,十分險惡,但哪有人間行路難呢?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引《樂府解題》曰:“《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别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今不存。南朝宋鮑照有《拟行路難》十八首(一作十九首),多述個人不為世用,或針砭社會現實。這兩句托意深刻,正應辛棄疾的身世遭遇并包容如今帶湖閑居種種生活的體驗在内。一首五十六個字的《送人》小詞,寫得這樣内蘊豐富,寄情高遠,絕少“黯然銷魂”情緒,“英雄感怆,有在長情之外”(劉辰翁《辛稼軒詞序》),由此詞正可悟出。下阙表達了這樣兩層新意:一是古往今來使人憤恨的事情千件萬般,不止是隻有生離死别,還有國家大事;二是作者以江頭風波險惡突顯人間行路之難,世事之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