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賦》熱播一段時間了,簡單看了一下,大緻是講一個女子的成長經曆,上陽是她做郡主的封号。以一個能代表主角的地名或封号,加上一種文體組成小說或者影視劇的名稱,是一種讨巧的方法,既能讓人立刻明白故事的主旨,又顯得比較文藝。
類似的例子還有《大明宮詞》和《延禧攻略》。
賦是一種介于詩與散文之間、講求文采、韻律的文體。比較有名的有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轼的《赤壁賦》等等。都是以句式參差、韻腳靈活、詞藻華麗、鋪排繁複為特點,在叙事寫景中加以抒情。
賦是個形聲字,本意是征收,主要指為軍事用途而征繳财物。所謂“稅以足食,賦以足兵”,就是将稅與賦分開來說,稅字禾旁,是征繳糧食,用于國家日常運作所需;賦字貝旁,是征繳貨币、物品,用于戰争。後來稅賦并稱,區别就沒那麼清楚了。
那麼“賦”字又是如何與散文詩這種文體扯上關系的呢?
周朝以前通行貢賦制,就是按着諸侯領地的不同特點,規定其向天子繳納不同的土貢,同時“因井田而制軍賦”,征收的車、馬、兵卒、武器也不盡相同。諸侯向天子進呈貢賦時,總會附上一份詳細記錄物品的清單,收檢的官員會将所有物品鋪陳排列開來,對照清單一一清點。
《詩經》中的很多詩,用平鋪直叙的語言記叙,将事件或場景一一展現在人眼前,很容易令人想到記錄貢賦的清單和排列供人清點的物品;而且古人用字随意,同音或音近字常互用,賦與敷、鋪互用,本來有鋪開、排列之意;索性将這種詩歌的表現形式命名為“賦”。
也就是《詩經》六義中“風雅頌、賦比興”的“賦”。
賦,是一種鋪陳詳述的寫作手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七月》。這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以詳盡的描述将古代勞動人民一年四季生産生活的各個方面展現在人們眼前。
這種寫作手法對楚辭的影響很大,而楚辭在鋪陳的同時,使用楚地方言特征,又加入華麗的詞藻和瑰麗的想像,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體。
到漢代,賦終于由文法轉變為文體,雖然仍以“賦”為名,其中仍有鋪陳詳述,但它更多承襲楚辭绮麗鋪張的特征,與最初《詩經》中樸素的平鋪直叙已相去甚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