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曆史研究所。
秦嶺
關中平原,由渭河沖積形成,也叫渭河平原,我國第四大平原,自古以來的“天府之國”、“天下糧倉”,是位于陝西中部的一大塊土地,從地形來看,也是一個“盆地”。關中平原還有一個霸氣的名字“八百裡秦川”,說的是關中平原的東西長度為八百裡,這也是所有關中人最熟悉,且引以為豪的說法。那麼,關中平原的實際長度是不是“800裡”呢?作為地道關中人的老張,親自進行了“測量”,來看看結果如何。
寶雞峽水利樞紐
渭河寶雞段
老張測量的方式是騎行,摩托車騎行,從寶雞峽出發,終點到潼關,就是渭河彙入黃河的地方,寶雞峽是渭河在陝西境内的最大一座水庫,這裡也是關中平原的“0起點”,貫穿整個關中的引渭渠就是從這裡出發,将渭河水引向八百裡秦川,澆灌良田。潼關,是關中平原的東大門,也是渭河的終點,黃河大拐彎的地方。
關中平原0起點
我早上七點從寶雞峽出發,下午六點到潼關,出發時摩托車裡程表的表數是6575.9公裡,到潼關的公裡數為6961.9公裡,路線是沿着渭河岸邊的濱河路騎行,行駛裡程386公裡,途中過渭河橋幾次,濱河路在鹹陽城區不完整,需要南北方向繞路,加上吃飯、加油等,額外裡程總計三十公裡左右,也就是東西方向的行程大約350公裡,這和官方數據中關中平原的長度基本相符。
關中平原第一座渭河大橋
沿渭河健身步道
350公裡,也就是700裡,這是從寶雞峽到潼關的距離,和八百裡秦川的“800裡”有些出入,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古人說的“八百裡”是有誇張的說法,“八百”說起來也順口;其次,古代和現代的“裡”長度不同,古代一裡大約是415米,我們今天一裡是500米;第三,曆史上關中平原的位置也多次變化,某一時期的關中東邊是一直延伸到函谷關的,如果加上潼關至函谷關的距離,正好是800裡。
渭河濱河路
不過,以上結論也不是精确的,因為“關中平原”、“八百裡秦川”古今有廣義和狹義之說,古代的關中是一個大的地理概念,廣義的關中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南、山西境内,地域遼闊;狹義的關中,即我們現代所說的關中平原,主要是指陝西境内的關中,即從寶雞峽至潼關這一部分,古人眼中的“四塞之地”,由四座雄關鎮守:東潼關、西散關、北蕭關、南武關,東大門則經曆了函谷關和潼關的轉換。
秦川,泛指秦嶺以北,渭河沖積形成的川地,也就是從古秦人由起源之地一路向東,到秦國壯大、崛起,定都鹹陽,占據關中全境,秦人活動過的地方統稱秦地,因此廣義的八百裡秦川遠不止八百裡,函谷關曾是鼎盛時期秦國的東大門。秦末,項羽占領關中後,把關中平原分給了三位秦國降将:章邯、董翳、司馬欣,“三秦”之說由此而來,這就是關中人常說的“三秦大地”,也指的是“八百裡秦川”。
渭南市
渭南境内遠眺秦嶺
自古“得關中者得天下”,而項羽,卻把到手的關中分給了别人,無視這塊風水寶地,去守自己的家鄉,中原以東的地域。最後,楚漢戰争的結果就是項羽敗給了劉邦,而劉邦正是以關中為戰略基地、大後方,奪取了中原,一路凱歌,定鼎天下。
秦都鹹陽
鹹陽渭河古橋遺址
縱觀中國古代興亡史,最鼎盛的幾個王朝都是以關中為中心,周、秦、漢、隋、唐,我加了一個“隋”,這是一個被人們普遍忽視的王朝,和秦一樣,隋朝雖然短暫,卻是我國大一統王朝的“盛世”,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明君,隻是被他兒子隋炀帝的“惡名”掩蓋了,也讓人們忘記了隋朝對中國曆史的貢獻,統一華夏,創立科舉,興農業等等。
渭河與黃河交彙處的夕陽
渭河平原
《資治通鑒·漢紀三》中是這樣記述關中的:“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裡,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裡,天府之國也。”
八百裡秦川
司馬遷在《史記》中描寫了一段秦昭襄王時期的丞相,範雎與秦王的對話:“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泾渭,右隴蜀,左關阪,奮撃百萬,戰車千乘,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
這些都是古人對關中平原最精準的定論,軍事要塞,帝王之州,沃野千裡,天府之國。
西鹹新區
渭河上高鐵和高速大橋相交
曆史風雲數千年,關中平原依然延續着華夏民族的文明脈絡,以富饒的農業為根基,古關中成為今天的“關中天水經濟區”,傳承着八百裡秦川的輝煌,這裡既是一條經濟帶,也是一條無比燦爛的景觀帶,伏羲故裡天水,周秦文化發祥地寶雞,秦都鹹陽,古都西安,渭河兩岸的每一片土地都承載着中華文明的烙印。
泾渭之彙
泾渭分明,渭河最大支流泾河彙入渭河的地方,一清一濁,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谷風》中,曆史上無數文人墨客來到這裡一看究竟,直到今天,人們仍然跟随着古人的腳步來欣賞這一自然奇觀。
潼關渡口
渭河夕陽
潼關渡口,古代的雄關,如今的旅遊景點,渭河與黃河交彙處,陝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處。無論正史、野史,或者小說、演義,講到中國曆史,潼關永遠是出現幾率最高的那道關隘。
渭河特大橋,長度4710米,大橋南端是華陰市,北端為渭南市大荔縣,再往北,沿着黃河進入陝北、山西。關中平原的渭河大橋有很多座,這是最長的一座,也是沿黃河觀光公路的起點。沿黃觀光公路全長八百多公裡,串起了華山、洽川濕地、司馬遷祠、黨家村、黃河乾坤灣、壺口瀑布等衆多景點和名勝古迹,被譽為中國的“1号公路”。
更多精彩内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摩旅愛好者,當代徐霞客,用腳步丈量地球,随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