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貨車幫和運滿滿這對“歡喜冤家”高調宣布牽手成功,新集團即将成立,總裁已确定為滴滴創始投資人王剛。
貨車幫與運滿滿“合體”,從绯聞到實錘牽動着貨運人的心
兩大貨運平台巨頭牽手,在行業層面來講可以算是年度大事,而在宏觀層面的争議、喝彩聲之後,作為貨運平台主要用戶群體之一的基層司機,他們又在關注些什麼?對于貨運平台他們又有哪些期待呢?
▊關注:平台會不會收費?
“别的我不擔心,我就擔心平台會不會開始向我們收費了?”一位貨車司機在聽到消息後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不僅是這位司機,小編發現有這樣擔憂的司機不在少數,畢竟在貨車幫推廣之初曾許下“終身不收費”的承諾。
油價、氣價、物價全都在漲,唯獨運價在降
②明确定價準入機制。運價在無規範背景下才有了如今近乎混亂的局面,目前相關部門并未就該問題做出明确規劃。那麼作為對貨運行業影響深遠的一部分,貨運平台是否可以率先樹立标準呢?
有觀點認為,貨運平台可制定價格準入标準,具體到為各個車型、各類貨物、各段裡程都制定最低标準,未達标準的貨源信息不予發布。
對此,也有業内人士提出了較為合理的定價建議,如以車型為标準:4.2米不低于4塊/噸公裡,6.8米不低于5塊/噸公裡,9.6米不低于7塊/噸公裡,13米不低于9塊/噸公裡,17.5米不低于10塊/噸公裡。
此外,還需明确貨主在發布信息時做到明碼标價,防止“補差價”情況發生。
▊期待:權益能不能被保障?
說到“補差價”,有司機向小編反映,在貨運平台訂貨後,信息部會提出“補差價”的要求,進而向司機收取額外的費用,且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于是乎,這就牽出了司機對貨運平台的另一個期待:保障權益。
這裡的保障不止針對司機,也要針對貨主,當然也不隻限于明碼标價。
①線上交易安全性難保障。“真的應該提高門檻,不讓騙子有可乘之機!我們把貨運到了目的地,還要天天自己打電話催貨款!”一位曾經被拖欠運費的司機這樣說道。
小編發現,司機和貨主通過平台成功交流車輛與貨物信息,随後的一系列裝卸、運輸、支付運費其實都和傳統的線下交易别無二緻。
所不同的是,線上所獲得的信息來自全國各地,交易雙方不再有面對面的機會,至于确認對方真實身份、地址 ,或是跋山涉水上門讨要基本不可能。
平台在這一過程中隻充當了信息橋梁的作用,至于交易雙方的權益其實是難以得到保障的。
這種交易模式需要雙方都具有較高的誠信度,但在實際中我們發現,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恰好鑽了這些便捷條件的空子,惡意拖欠運費。
面對“老賴”,即使運單在手司機憑一己之力讨要運費也很艱難
②有必要真正地線上交易。要避免這些問題,提高司機與貨主雙方的準入資質就十分必要,例如:
嚴格的實名制注冊,通過繳納一定數額保證金用以規範雙方行為,即使在交易過程中,貨主與司機依然不會正面交流,但平台在此之前已做好了充分保障;
建全投訴評價機制,一旦出現惡意拖欠運費、貨物無端丢失等現象,貨主與司機可以通過雙向打分,對交易進行評價,通過申訴等過程維護自身權益;
運費實現線上交易,司機與貨主交易意向一旦達成,貨主便先期将款項打入平台,待交易達成後,若雙方均無異議,再将貨款支付給司機。
司機表示,如果平台能夠做到規範運營并充分保障用戶權益,即使收取一定費用他們也可以接受。但倘若平台持續目前的發展狀态,且提出收費要求,司機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
不可否認,貨運平台的誕生颠覆了傳統物流運輸,他們為司機、貨主帶來了絕對的便利,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再來看,如果貨運平台隻是單純将物流信息從線下搬移到線上,其自身發展以及對貨運市場的影響都會不可避免地陷入瓶頸。
當貨源信息真假難辨,定價機制難以規範,用戶權益難以保障,司機與貨主對平台的信任被無限消費,貨運平台的颠覆性使命便難以為繼。因此,無論是從自身發展還是從惠及用戶角度,盡快完善平台功能幫助貨運行業實現良性發展,是所有平台的當務之急。
現代物流報記者吳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