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唐代有一位大文學家名叫韓愈,他寫了很多出色的文章,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思想家,宣揚儒學,反對佛教,曾經因勸谏皇帝不要盲目崇佛,從京城被貶到當時很遠的廣東潮州做官。他在思想史上最大的影響是建立了 “道統說”,并宣稱自己是孟子的傳人。我們知道,孟子是生活在韓愈之前差不多一千年的人,韓愈憑什麼稱自己是孟子的傳人呢?這要從“道統說”說起。
所謂“道統說”,是指儒家的“道”在曆史上有一個傳承脈絡,即道統。在曆史上,佛教、道教都有師徒之間的明确傳承,韓愈就提出儒家也有一個“道”在聖人之間傳承的過程。他說:堯把“道”傳給了舜,舜傳給了禹,禹傳給商湯,商湯傳給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公,周公傳給孔子,孔子傳給孟子。等到孟子去世之後,無論荀子還是漢代儒學家的學問都不純粹,不能傳承儒家的“道”,後人就更不用提,繼承道統的重任,隻有韓愈自己才能承擔起來。
我們看到,韓愈所叙述的道統,并不是父傳子、師傳徒的路數。夏禹和商湯、商湯和周文王、周公和孔子、孔子和孟子,他們之間相隔短則百年,長則五六百年,他們之間的道統傳承,隻不過是說後者能夠繼承前者的思想和志願,把“道”發揚光大而已。韓愈自居孟子的道統傳人,也是這個意思。
韓愈提出道統說,為儒學創造了一個未必真實但很有吸引力的傳承體系,儒者自此可以自居為古代聖賢的嫡系傳人。宋代理學家朱熹繼承了韓愈的道統思想,但把韓愈從道統中排除掉,以理學先賢周敦頤、程颢、程頤接續孟子,而将自己當作周、程的繼承人。由于朱熹的學問出色,他的學派影響也很大,理學從此成為儒家正統,對我國南宋以後數百年的曆史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