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唱響我們的青春之歌

唱響我們的青春之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2 20:49:03

唱響我們的青春之歌?位于韶關市乳源縣南嶺大山深處的廣東省天井山林場,是廣東省林業系統中職工人數最多、場部駐地海拔最高、管護面積第二大的林場,擔負着守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資源寶庫和韶關水源地的重任近年來,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讓天井山林場青春煥發,2021年全省林業産業總值8607億元,連續13年居全國第一近日,記者深入到南嶺山區的天井山林場,探尋改革大潮下林業工人的轉型提升、生态守護、産業發展之路,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唱響我們的青春之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唱響我們的青春之歌(來自南嶺深處的青春之歌)1

唱響我們的青春之歌

位于韶關市乳源縣南嶺大山深處的廣東省天井山林場,是廣東省林業系統中職工人數最多、場部駐地海拔最高、管護面積第二大的林場,擔負着守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資源寶庫和韶關水源地的重任。近年來,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讓天井山林場青春煥發,2021年全省林業産業總值8607億元,連續13年居全國第一。近日,記者深入到南嶺山區的天井山林場,探尋改革大潮下林業工人的轉型提升、生态守護、産業發展之路。

場長變教授 森林成課堂

從廣州驅車近3小時才到韶關市乳源縣,出高速後沿着彎彎曲曲雙向兩車道的國道行駛50分鐘,才到隐藏在南嶺大山深處的天井山林場總部,這是廣東省離高速公路出口最遠的省屬國有林場。

記者一下車見到林場職工,突然眼前一亮,以為來到了某軍事基地:他們身着統一的國際綠服裝、耐磨運動鞋,特别是服裝左上方鑲嵌着軍綠色的姓名牌号,個個精神抖擻。

吃了簡單的工作餐後,記者在林場副場長、工會主席歐永忠的帶領下,與幾位林場職工往南嶺深山進發。這裡山高林密,海拔都在千米以上,每個人走得大汗淋漓。

“山是林業人的根,樹是林業人的魂,産業改革讓我們煥發了青春。”談起林業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歐永忠特别興奮,邊走邊指着溪流旁的小水電站:“你看,這就是我們以前開發的小水電站,為了綠色發展,我們把它關停了,現在林場成了粵港澳大灣區生态資源寶庫,我們都成為南嶺生态衛士,這是産業改革最顯著的成果。”

歐永忠是标準的“林二代”,他的父母從部隊轉業來到林場,他在林場出生、長大,1987年12月進入樂昌林場工作,從營林工和技術員做起,一幹就是30多年,後來輪崗來到天井山林場。歐永忠四兄妹都在林場工作,而且他們的後代大部分也堅守在林場,對林業充滿深情。

在天然林中艱難行走2個多小時後,記者見到正在大樹下講課的天井山林場黨委書記、場長彭華貴。“這是韶關市政府機關工作創新的舉措,把黨課設在森林裡,彭書記也是彭教授,實踐經曆豐富,講課很生動,大家都願意聽。”歐永忠笑道:“林業産業改革,為林場方方面面帶來了全新的變化。”

了解到記者的來意後,彭華貴指着林場遠處的尖峰嶺說:“我們天井山林場是全省職工最多,場部駐地海拔最高,管轄面積第二大的省屬林場。1958年,第一批省公安廳下放幹部來到這裡,挂起了廣東省國營天井山林場的牌子。以珠三角地區農民為主體的2000多名林業大軍,經過徒步跋涉,開進天井山林場,砍伐這裡無邊的原始森林,支援祖國建設。後來,第一代林業工人面臨轉型發展,他們的子女,承擔起新的林業發展使命,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專學校畢業生組成了林場第二代建設者,經過探索和實踐,闖出一條‘以林蓄水、以水發電、以電養林、林電并舉’的可持續發展路子。随着産業改革,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的推進,又為林業工人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彭華貴來自江西省,上世紀90年代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後就來此工作,一幹就是近30年,把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天井山林場,他妻子也是“林二代”,兒子正攻讀林業碩士學位,一家人對林業充滿感恩之情。

“當時大學畢業還包分配,有人勸我不要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但我當時說,這裡以後會變成人人向往的地方。果然,15年後,天井山林場成了國家森林公園。”随着綠色發展、生态文明建設推進,林場職工由伐木工人轉變為南嶺生态衛士。如今,天井山林場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成為韶關的水源地、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屏障。彭華貴也從一名林業技術員成長為林場黨委書記、場長,同時還在大學兼職客座教授,向青年一代普及生态文明建設理念。在他的示範效應下,林場很多管理者也不斷提升自己,成了森林大課堂的業餘教師。

“雲錦姑娘”培育杜鵑結碩果

經過4個小時艱苦攀登,大家終于爬上山頂。此時,記者早已是全身濕透、氣喘籲籲,而走在前面的林場女職工李芳華卻依然腳底生風、輕松自如。“你看,這就是生長在廣東海拔最高的雲錦杜鵑,那片是野生的,這片是我培育的。”李芳華停下腳步,指着幾米高的雲錦杜鵑,一臉自豪地告訴記者。

“春天的時候,這些杜鵑花就成為山地5萬多畝原始矮林中一道靓麗的風景線。林場職工都叫李芳華為‘雲錦姑娘’。”一同登頂的林場辦公室主任曾慶團幽默地補充着。

李芳華來到一棵她親手栽培的雲錦杜鵑前,翻開隐藏在葉片裡的杜鵑種子,突然葉片後竄出一條原矛頭蝮蛇,她的手差點被咬到。記者吓了一跳,但李芳華卻習以為常。“在森林裡工作,遭遇螞蟥親吻、雜灌割傷、腳被扭傷……都不是稀奇的事。”李芳華說,“我們林業人工作的時候,痛覺會失調。”

為什麼要培育雲錦杜鵑?李芳華說這與她參與實施的“廣東杜鵑花植物資源收集和開發利用研究”項目有關。雲錦杜鵑是她所培育杜鵑花屬植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不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一定的藥用價值,而且也是南嶺天井山區域的山頂矮林組成樹種之一。天井山保存着廣東省面積最大、結構較完整的雲錦杜鵑自然種群。但是,該種群存因自然更新能力不足,數量急劇減少。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杜鵑種質資源,為高海拔退化山地的群落快速恢複提供支持,還為了培育當地特色景觀資源,促進森林旅遊事業發展,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李芳華自告奮勇地挑起了這個重擔。

李芳華是廣西梧州人,2008年,她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來到遠離廣州都市的天井山林場,在森林公園辦公室工作5年,主要内容就是景區講解、團隊科普和科研機構人員接待,像個導遊。改革前,林場是自收自支型事業單位,林場的經濟收入來源是水力發電收入,林業科研地位不突出。産業改革後,科研提上議事日程,她就每晚加班做設計、搞材料,開始雲錦杜鵑的培育研究。

“我本來是學管理專業的,要從事野生杜鵑培育研究,要考慮如何建苗圃、采種、制種、播種、育苗、管護等,這對我來說都是個不小的挑戰。”

李芳華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和向母校老師請教等方式,不斷修改和完善試驗方案,從無到有,帶領工人利用有限的經費,把不到3畝的露天苗圃建了起來。她凡事親力親為,及時掌握苗木生長狀況的第一手資料,摸索出了天井山區域雲錦杜鵑等野生杜鵑培育關鍵技術。從2013年至2016年,她培育了雲錦杜鵑等野生杜鵑合格苗2萬株,并首次在南嶺天井山區域營建雲錦杜鵑等9種觀賞性野生杜鵑示範林200畝。現在,林場漫山遍野都有她的“傑作”。

“我與林業有緣,與林場有緣。”看着煥發生機的林場,李芳華擦了擦汗水,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生态衛士沒有及格隻有滿分

林場管護員就如生态衛士、綠色守護神,時刻準備消除一切危害森林資源的因素,制止一切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2020年3月23日設立的天蓬山管護站,是天井山林場管轄面積較大的管護站。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1555.7公頃、緩沖區934.3公頃、實驗區153公頃,還有省級生态公益林654公頃都在該管護站的管轄範圍内。

為了體驗住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天蓬山管護員的工作狀況,記者淩晨4點鐘就起床,穿上林場厚厚的工作服,坐上林場工作用車,穿過僅一車能通過的彎曲山路,迎着冰涼的晨風,向森林深處進發。經過1個小時的颠簸,記者終于到達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當朝霞映紅了東方天際,天蓬管護站的員工已經背着各種管護專用設備,守護在生态核心區域。天蓬山管護站黨支部書記賀海東與隊員拿出打包上來的早餐與記者分享。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頂矮林區,常常刮到七到八級的大風,大霧彌漫,氣溫很低,但他們每人臉上都充滿笑容。

“今天我強調一下,因為高溫天氣很久了,易發山火,同時,根據省防汛辦通知,明後天有台風來襲,今天除了按本管護區域環境制定的日常巡護路線加強巡護外,要特别注意兩點,一是山火,二是洪水。”早餐後,賀海東對管護工作進行了特别強調。

管護員基本都是50歲以上的林業工人。他們個個身體強壯,防護包背在背上,滅火風機扛在肩上,開路砍刀拿在手上。巡護終端、無人觀察機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巡護主要有車輛巡護和徒步巡護兩種方式。剛開始,記者跟随巡護車在林中小道上穿行,1個小時後來到保護區核心區一處密集的原始森林前,管護員下車巡查,副站長梁柏勝拿出望遠鏡朝遠處看去,發現有一處大樹倒伏。“請無人機管護隊員仔細查看。”賀海東下令。一位50多歲的管護員馬上從包中取出無人機,熟練操作讓其升空。無人機飛到數百米遠的倒伏區,傳輸回來的控制屏畫面顯示,确有一片大樹倒伏。

大家都下了車,每人手中都拿着配備的北鬥巡護終端,帶着原始刀具按照無人機給出的定位,在站長的帶領下,沿着林中雜草叢生、亂石林立的小道,向叢林深處走去。經過半小時的前行,終于來到了倒伏區。原來去年冬天零下8-9攝氏度的冰雪災害,将很多熱帶原始植物凍死,夏季連續的高溫又将它們烘幹,如不及時清理,将會成為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的安全隐患。大家不顧炎熱,一擁而上,齊心協力,利用各種設備,經過近1小時的戰鬥,終于消除了隐患。

天蓬山管護站轄區内有電站14個,村莊、常駐單位各1個,管護員必須根據時節、氣候變化,對林區墓地分布區、架空高壓輸電線經過區、電站前池樹渣處理區等森林防火風險點加大巡查密度,對狩獵、電魚、毒魚等違法行為進行打擊,對林業有害生物進行防治,對動物、植物、昆蟲、空氣、水源進行監測等。記者跟随天蓬管護人員在崇山峻嶺中體驗了8個多小時,感受到他們為了守護好綠色森林,不斷學習現代科技,吃苦耐勞、勇挑重擔的精神。

曾慶團告訴記者:“森林管護看起來很輕松,似乎每天都能沐浴在美麗的大自然中,看到藍天、白雲,聽到涓涓流水和小鳥歌唱,聞到遍野花香,呼吸到新鮮空氣,但實際上管護員工作很繁瑣,森林防火工作沒有及格隻有滿分,生态保護隻有更好,沒有最好。”

産改讓林業工人煥發青春,工作在森林裡,生活在公園裡,成了南嶺生态衛士——天井山林場産業工人責任、擔當、敬業和美好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

記者手記

以産改推動綠色發展

60多年前,為了支持國家建設,2000多名林業工人來到粵北山區這片崇山峻嶺之中,竹片做牆,杉皮當瓦,架橋開路,伐木育林,艱苦創業;改革開放後,開拓創新,走出了一條“以林蓄水、以水發電、以電養林、林電并舉”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以“林業為基礎、小水電為龍頭、第三産業為補充、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經營格局;林業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後,林場職能發生根本改變,保護和培育森林、開展研學和自然教育、科學研究和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成為他們為之奮鬥的使命。通過政治建設、賦能成長、維權服務、支撐保障、聚力共建系列工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産改貼近中心、融入大局,唱響廣大職工為綠色發展,生态文明建設的時代最強音。

人是最活躍的因素,職工是企業發展的主力軍。廣東林業大力發展油茶、林果、花卉、森林康養、森林旅遊等産業,培育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18個、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8家、省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146個、省級林業龍頭企業349家。2021年全省林業産業總值8607億元,連續13年居全國第一,廣大林業建設者功不可沒。他們的成功實踐,也為廣東省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

随着我國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等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的推進和深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 1 9”工作部署,在戰略性支柱産業、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發展等方面重要規劃布局和建設的實施,為廣東省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進一步推動林業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向深入,創新林業産業工人隊伍發展機制、完善林業産業工人勞動經濟權益保障制度,鞏固和提升林業産業工人隊伍改革建設的成果,推進生态建設,發展綠色富民産業,繁榮區域經濟,讓林業産業工人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将更加大有作為。

(據南方工報消息 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郭子健 通訊員吳中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