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在路上,地鐵、電梯、公車等随處可見廣告,如影随形,無處不在,雖然廣告的數量未有大幅縮減,但廣告的作用卻在明顯下降。
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人們用在移動端的時間越來越長,雖然必經這些地點,但注意力已經削減大半,而且,即使在KOL盛行的流量時代裡,許多廣告主選擇種草推薦,卻仍避免不了流量造假,百萬廣告費打水漂的風險,所以越來越多的公司意識到,投放的廣告大部分起不到作用,與其浪費,不如用在其它方面,便“不約而同的”舍棄了廣告投放這一塊,然而這樣的行業狀況并未影響一些大品牌的投放熱情,這是為什呢?
我們可以很清晰的感知到,當其它品牌減少廣告投放時,像oppo、vivo、華為這樣的大品牌依舊沒有減少廣告投放,反而加大了廣告投放力度,很明顯,反其道而行的行為自然是對品牌有好處,品牌才舍得花大價錢,他的好處體現在以下幾點:
1、 提醒用戶,增加用戶記憶點。
品牌種類繁多的今天,用戶的選擇逐漸增多,接收到的品牌信息也相對雜亂,就會出現,今日看了這品牌的廣告,有幾天沒看,可能就忘記這個品牌的現象,而大品牌之所以加大投放面積力度,就是為了時時刻刻提醒用戶,增加用戶對品牌的記憶點,加深印象。
例如,對于快銷品牌來說,觸及到用戶的頻次越多,那客戶産生的熟悉感可能就會越強,王老吉、農夫山泉、安慕希等常年保持一定的投放比例,就是為了不斷踢向用戶購買。
試想一下,當其他廣告投放縮減,而你依舊常常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中,但凡有需要喝飲品的需求的時候,你率先想到的一定是平日裡見得多的那幾個,有了記憶度,還怕沒有銷量嗎?
2、 深化品牌的定位
對于品牌來說,它是有其定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清揚、海飛絲、霸王等洗發水都主打去屑,沙宣、潘婷、多芬等主打修護滋養,不同的定位就要有與之相對性的廣告來進行闡釋,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廣告投放。
無論是在地鐵、還是在電梯、公交上,進行了符合品牌自身廣告定位的廣告,用戶在看到後會留下印象,然後涉及到有關品牌定位時,率先想到就是進行過品牌投放的,比如投放有頭屑,率先想到海飛絲,因為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去屑這一點。
當然,這裡也有一個提示,大面積廣告投放确實能加深用戶對于品牌的定位和印象,但是總是更換定位,今天主打去屑、明天主打滋養的品牌投放效果甚微。
3、 培養教育新用戶
教育這個詞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培養,此教育功能非彼教育功能,他更傾向于一個“改觀、認知”的意義,對于品牌來說,時間的推移寓意着他要成長,用戶也是一樣的道理,也跟随着市場環境、時間發展在成長,如果一味的進行老廣告投放,那用戶在長時間觸及的過程中逐漸産生厭煩感。
所以大品牌就需要不斷的推出新廣告,讓新用戶更加認識、了解自己,另外,還能培養更多的年輕新用戶,耐克的成長就是這樣演變而來的,從最初的體育品牌到如今時下年輕人追捧的“aj潮流”,用戶與耐克一同成長。
4、 自我防禦,增加品牌競争力。
毫不誇張的講,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這個品牌知不知名,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廣告打的多不多,因為舍得打廣告的品牌,都被冠上了“有錢任性、大品牌”的名号,更是一個品牌強不強的象征。
所以大面積投放廣告的大品牌實際也是在保護自身品牌,暗示用戶,釋放出自己很強大、競争力很強的信号。你仔細想一下,央視廣告很貴,如果進行央視廣告投放,那是不是自然而然産生一種“央視投放,必屬精品”的感覺,競争力一下就上來了。
此外,公司的大小确實也是影響投放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打個比方,一家公司每年銷售額一千萬,他拿20%用作廣告投放,也就是200萬,而另一家公司銷售額500萬,要想拿出同樣的廣告費,就像打關于總銷售額的40%,這樣想來,一些小型的公司就算想要進行投放,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大品牌則隻需要支出小部分就能秒殺一衆其他公司,滿大街都是他投放的廣告也就不足為奇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