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陳夢宇
王國信表示:“自主品牌到海外建廠,意味着要在當地建立生産銷售體系。而發達國家的汽車文化更為濃厚,消費者對汽車品質要求也更為苛刻,這對中國車企的文化輸出、環保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雖然挑戰種種,但中國車企依然選擇了出海。在楊小林看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三個優勢:一是勞動力成本仍有競争力;二是電池産業鍊完備;三是智能化水平目前領跑全球。與此同時,自主品牌近年來在質量安全和可靠性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非常接近韓系和日系。
更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走出去’,對中國汽車産業而言意義重大”,裴達軍表示:“汽車産業是國民支柱産業,海外市場對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影響不容小觑。”而在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時,“深度的市場調查不可少,要尊重當地的文化風俗,從而進行産品的優化調整。當然,産品質量和售後服務也要有保證,才能形成口碑效應”,範文清表示。
7月,比亞迪乘用車正式進入日本市場;8月,其又宣布參加10月舉辦的巴黎車展,并将為歐洲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産品;9月,旗下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落地泰國……
比亞迪緊湊的“出海”節奏,正是當下自主品牌争相開拓海外市場的一個縮影。不論是上汽、長安、比亞迪、長城等傳統車企,還是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全都開啟了全球化布局。根據中汽協數據,去年我國汽車出口201.5萬輛,同比實現翻倍,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已達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
不僅如此,随着出海步伐的加快,自主品牌的出口方式也從簡單的整車出口向在當地工廠轉變,出口地區也從發展中國家擴展到歐美等成熟的汽車市場。顯然,中國汽車産業的全球化進程已悄然開啟新的篇章。
明鏡pro&飛靈汽車總編輯 王國信
新的階段也意味着新的挑戰。在明鏡pro&飛靈汽車總編輯王國信看來:“自主品牌到海外建廠,意味着要在當地建立生産銷售體系。而發達國家的汽車文化更為濃厚,消費者對汽車品質要求也更為苛刻,這對中國車企的文化輸出、環保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楊小林
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楊小林對此表示贊同,“自主品牌‘走出去’要格外重視産品和品牌的打造,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面對國際品牌的充分競争,如何長期可持續地把産品和品牌運營好是非常大的挑戰。”
雖然挑戰種種,但中國車企依然選擇了出海。這并非是頭腦發熱,而是綜合考慮後的結果。《每日經濟新聞》汽車頻道主編範文清分析認為:“當前,自主品牌在智能電動車領域不僅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競争力,而且還有性價比優勢。”
《每日經濟新聞》汽車頻道主編 範文清
在楊小林看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三個優勢:一是勞動力成本仍有競争力;二是電池産業鍊完備;三是智能化水平目前領跑全球。與此同時,自主品牌近年來在質量安全和可靠性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非常接近韓系和日系。
《車市裴聊&兵車行》總編輯 裴達軍
更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走出去’,對中國汽車産業而言意義重大”,《車市裴聊&兵車行》總編輯裴達軍表示:“汽車産業是國民支柱産業,海外市場對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影響不容小觑。”
實際上,歐美日韓等國的汽車品牌均經曆了全球化過程。王國信直言:“任何一個企業要真正做強都必須成為全球性的企業。”
而在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時,“自主品牌應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楊小林建議:“不僅要打造好的産品,還要有好的文化輸出和價值觀輸出,發揮中國文化魅力,找到品牌立足點。”
這與多位主編分享的觀點幾乎不謀而合。裴達軍認為:“自主品牌要研究當地市場的本土化需求,像大衆、豐田研究中國市場一樣透徹研究當地市場。”範文清也表示:“深度的市場調查不可少,要尊重當地的文化風俗,從而進行産品的優化調整。當然,産品質量和售後服務也要有保證,才能形成口碑效應。”王國信強調:“回到本質,自主品牌的立身之道還是技術和品質。”(中國經濟網 記者陳夢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