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是一位大文豪,重視文學素養的他曾在小兒子的生日宴會上對兒子循循善誘道:你要精讀《昭明文選》,勤學上進,不要被迷離奢華的生活蒙蔽了雙眼。
杜甫所說的《昭明文選》乃是南朝昭明太子、大文學家蕭統所編纂的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漢族詩文總集,收錄了自周朝起到六朝梁代之間近八百年裡一百三十多位名家的詩文,共計七百餘篇。
《昭明文選》的作者蕭統乃是六朝梁國最完美的太子,他才華橫溢、英俊仁厚、處事達觀、愛民如子,本就是個典型的明君,但可惜,他未及繼位便英年早逝,後世稱其為“昭明太子”。
“昭明太子”蕭統31歲那年便匆匆辭世,他雖未曾婚娶,在世時卻與一位女尼定情,但二人的愛情得不到世人的認可,女尼郁郁而終,若幹年後蕭統也因意外而匆匆謝世,一段美好的愛戀終因懸殊的身份之差而永遠地成為了遺憾。
值得人們築台紀念的梁武帝長子、昭明太子蕭統如果你來到湖北省襄陽市的襄陽古城,你會看見古城中央有一座氣勢恢宏、巍然聳立的樓台,此樓台便是為紀念南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築成的昭明台。
昭明太子蕭統出生于公元501年,他是梁武帝的長子,未及兩歲便被立為太子,30歲那年因一場意外而不幸英年早逝。
蕭統終究沒有登上皇位,也就沒有什麼文治武功,那麼人們為什麼要在襄陽古城中建起一座樓台來紀念他呢?
這一切都是源于昭明太子蕭統具備忠孝仁厚、體恤百姓、文采卓越的優秀品質,他的賢德和佳譽至今仍被世人所傳頌。
蕭統自幼敏而好學,3歲開始學習《論語》、《孝經》,5歲的他不僅讀遍了儒家經典,而且能夠過目不忘、脫口成章。
當時從西域天竺國傳入中國的佛教經典《金剛經》十分晦澀難懂,蕭統奉父皇梁武帝蕭衍之命,将《金剛經》劃分為32個章節,并為每個章節附上了貼切的小标題。如此一來,原本冗長晦澀的佛經就變得清晰易懂起來,讓讀者倍感輕松。
太子蕭統之所以如此博學多才是因為他素愛拜讀經典,并喜歡召集大批有識之士雅聚東宮,即便通宵達旦地讨論詩詞歌賦、文史典籍也甘之如饴。
這樣一個高貴文雅、博學多才的皇太子最愛沉浸于曆史和文學之中,是一位曠古難尋、儒雅單純的青年才俊。
太子蕭統并非一個隻識文史的呆面書生,據史籍所載,蕭統仁厚孝順,他的母後病重之時,身為太子的蕭統曾衣不解帶、食不甘味地侍奉左右。
他的母後病逝之後,蕭統一度悲不自勝、食不下咽,梁武帝見狀,數次勸其進食,蕭統才勉強吃了一點點蔬菜。
等葬禮結束之後,原本健壯高大的皇太子蕭統已然變得羸弱不堪,朝中的官員見太子這般模樣,無不感動落淚、贊其孝心。
與此同時,太子蕭統極其富有同情心,梁武帝時期京中糧價曾因戰亂四起而數度上漲,身為太子的蕭統擔心老百姓缺吃少穿,就命令東宮上下節衣縮食,将節省出來的衣物和糧食拿到宮外去接濟貧民。以至于百姓見了太子蕭統皆以為他是未來的明君。
後來,蕭統決定潛心著書,他親自著述《文集》20卷,五言詩歌總集《英華集》20卷,縱覽曆代詩文編纂成《文選》總集共計30卷。
這樣一位儒雅莊重、仁厚簡素、志趣高尚的太子世所罕見,時人紛紛稱贊其為大梁最完美的太子。
天降奇緣,大梁太子不愛粉黛愛女尼
南梁武帝時期全國上下皆信仰佛教,梁武帝蕭衍雖然信佛,可他貴為皇帝,不适合去皇家寺院香山寺禮佛拜佛,遂派太子蕭統代父出家,去香山寺為國家祈福。
出宮入寺的日子裡,蕭統可以在清幽甯靜的環境中靜心著書、誦經禮佛,偶有閑暇蕭統也會下山散心、私服出遊。
在香山寺的山腳下,蕭統甚至遇見了令自己專情一生的聰慧女子——尼姑慧如。
一日,蕭統在山下的集市中閑逛,口渴之際便尋得一個茶攤,想要坐下喝茶。就在蕭統正前方的桌子旁,端坐着一位帶發修行的素衣女尼,她恬靜淡雅、氣質出塵,令蕭統甚為好奇。
于是,對佛學頗有修為的蕭統便大膽上前,向女尼深施一禮,女尼随即欠身還禮,自稱是山上尼姑庵裡的出家人,法号慧如。
慧如和蕭統返程同向,就相約同行,一路上二人談論佛門典籍,女尼慧如學問深厚、才思敏捷,她雖然早已歸心佛門,其卓爾不凡的智慧和魅力卻将太子蕭統牢牢吸引。一場萍水相逢,素來不念女色的蕭統竟深深地愛上了女尼慧如。
次日,蕭統早早來到了慧如所在的尼姑庵,誠懇地求見慧如,并與她焚香對坐,談經論佛。其後,兩位心性高雅之人竟相見恨晚,将彼此當成了知己好友,一個月之後,蕭統傾心愛上了口才出衆且伶俐善良的慧如,他們彼此心意相通,共同墜入了愛河。
癡戀遭阻,一段終難相守的愛情便化成了凄美的傳說雖說蕭統英俊飄逸、德才兼備,慧如正當妙齡、才情卓著,可他們一個貴為天子,未來将繼承江山大統、理政興邦,而另一個則是佛門清修的女尼,按理早應不聞紅塵俗世。
他們之間所産生的愛戀,既不會被佛法教義所容忍,又會被世俗道義所鞭撻,所以其結果自然不容樂觀。
果不其然,愛兒心切的梁武帝很快就聽說了太子蕭統與女尼慧如之間的戀愛傳聞,梁武帝惱羞成怒,翌日便将太子蕭統召回宮中,算是斬斷了這份本不該發生的“孽緣”。
此外,梁武帝還專程派人“訓斥”了慧如的師傅,希望她此後要對庵中女尼嚴加管教,不得有人外出滋事,以免污了佛門的清譽。
慧如知道了自己與蕭統此一别便幾乎再無相見的可能,她相思入骨至髓,幾日後便思慮成疾。
未至月餘,女尼慧如便病殁在尼姑庵之中。千裡之外,身處深宮的太子蕭統聞訊雖悲從中來卻無計可施,他知道一切都無可挽回,便決意自此再不問情生戀、斂起心緒以平靜度過此生。
公元531年,30歲的皇太子蕭統乘船遊湖,因欲采摘芙蓉而不慎落入水中,還使大腿嚴重受傷,幾日後便因傷病不治而亡,謂為惋惜。
因為蕭統在有生之年未能登臨皇位,故世人按其谥号稱之為“昭明太子”,并将他的英明事迹傳頌至今。
千百年後,昭明太子蕭統和女尼慧如純粹凄美的愛情故事仍被襄陽百姓所傳頌,襄陽人認為南梁太子蕭統德行高尚、情志專一,堪稱楷模,故為其修築昭明台,既是為了紀念和褒贊,也是為了傳承和弘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