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江之“水” ,取蘇之“木”
得天地之大美
取江之“工” ,寓巧工有才
得曆史之傳承
取蘇之“魚禾”,寓流水人家
得百姓之安居
這裡,是江蘇
山川秀美,水韻靈動
長江為伴,黃海為鄰
滋養出魚米之鄉的豐蘊富腴
運河縱貫,河湖衆多
演繹着奔騰古今的務實開拓
江蘇有湖泊近300個
大小河道2900多條
煙波浩渺的太湖
蜿蜒岸線唱出帆影漁歌
一碧萬頃的洪澤湖
“日出鬥金”滋養一方水土
還有那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分隔南北的淮河
浩浩湯湯的揚子江
千古幽情的大運河
共同織就充滿生機的平原水網
成就了“水韻江蘇”的特質
江蘇的山大多不高
但山因水而秀美
水緣山而朗潤
鎮江三山夾江聳峙
大江壯其聲色
中泠泉水增其雅緻
蘇州虎丘
劍池添其神韻
憨憨泉顯其靈秀
漁樵耕讀忙,逸雲野鶴閑
那是雲龍山的蔚然深秀
拾級中山陵,觀星紫金台
那是紫金山的壯麗俊美
含着水的溫柔靈動
擁着山的雄麗秀美
江蘇,靜立山水之間
魚米之鄉,人文鼎盛
取江淮之靈秀
攬黃海之開闊
這片富饒的平原
孕育了獨特的人文風情
一在山水相間、詩情畫意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美麗的景色
引來無數文人騷客
在這裡留下傳世佳句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是六朝古都金陵的悠然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是水韻蘇州的朦胧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是月亮城廣陵的靈動
二在匠心巧工、雕心琢情
瑰麗如雲錦,優美如蘇繡
曼妙如評彈,典雅如昆曲
是園林中的小橋流水
亦是紫砂壺裡的暗香湧動
蘇州園林裡的亭台樓閣,曲徑通幽
翠柏環抱,執一柄宮扇,款款前行
南京夫子廟的秦淮水岸,風光旖旎
人聲鼎沸,乘一葉扁舟,看盡花燈
三在善用魚禾、美味人生
味清鮮、重本味、形質美、料工靈
這裡有淮揚、蘇錫、徐海三大地方風味
松鼠鳜魚清雅多姿
鹽水鴨醇和細巧
更有陽澄湖大閘蟹成為世間珍飨
這片土地上英傑輩出
有漢王朝締造者劉邦
也有西楚霸王項羽
有刻畫一百零八好漢的施耐庵
也有訴說西天取經故事的吳承恩
豐饒的水土環境和深厚的文化積澱
造就了江蘇人共同的精神特質
這裡的人好學聰慧
崇文重教,詩書傳家
會讀書好讀書
這裡的人方正有信
懂方圓,守規矩
世界500強企業接連落戶揚子江兩岸
國際資本和名家大咖都對江蘇青眼有加
這裡的人開放包容
民性如水、兼收并蓄
曆史上曾經有過多次南北大交融
南來北往的過客
都可以在江蘇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裡的人内斂務實
阡陌縱橫滿目翠綠
廠房林立隻争朝夕
埋頭做着不張揚的事情
胸中懷着不平凡的精神
撷古契今,勇立潮頭
民族危亡之際
實業報國的号召曾響徹揚子江畔
金陵機器制造局、大生紗廠
曾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先驅
改革開放40年來
江蘇勇立潮頭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外向型經濟迅猛發展
民營經濟蓬勃興起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她以占全國1.1%的國土面積
5.8%的人口
創造了10.2%的經濟總量
制造業規模連續8年全國第一
在這裡
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2.4件
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3萬家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
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
位于無錫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多次列全球超算排行榜首位
懷揣“中國芯”驚豔世界
在這裡
遍布名城名鎮和美麗鄉村
曆史文化名城占全國近1/10
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前十中
江蘇占據6席,包攬前4名
五年來,江蘇
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1300億美元
居全國首位
蘇州工業園區
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中
綜合排名高居榜首
2014年
到江蘇視察時
提出了殷切希望
“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
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每一天
江蘇人民都在朝着這個目标
不懈奮鬥
當清早第一縷陽光
照進沿海的大型海上風電場
當和煦的晨風
喚醒揚子江畔萬家煙村和城廓
當一架架銀燕
沖破黎明從機場直上雲霄
江蘇已經在書寫更加美好的未來
水韻江蘇
勇立潮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