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産(簡稱非遺) 與物質文化遺産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以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活動等文化表現形式或文化空間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僅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财富。
在塞上一隅,陝北以北的榆林,有一處河濱公園(榆陽小街)展示着很多非遺項目,擀氈、石雕、木匠、制作三弦、制作唢呐、木雕、泥塑、織布、紡線、篆刻、席編、柳編、制作銀器等,共展示18項手工技藝,猶如這座古老城市的“18般武藝”。這些手工技藝共分布在9個展示廳,由24位藝人用他們近半生的經驗來為我們展示,接下來,随小編一起去看個究竟吧!
泥 塑
泥塑,俗稱“彩塑”。是我國傳統、常見的古老民間藝術,以粘土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加以修飾,以人物、動物為主。或素或彩,各具觀賞特色,遂在民間也俗稱“泥玩”,2006年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
泥塑發源于陝西境内,在發展過程中,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手工技藝為泥塑鍍上風格鮮明的地域特色。陝北的泥塑更是以鮮明的祭祀、宗教信仰、生活習性等主題,以陝北特色生活、非遺文化、曆史神話、節慶習慣為素材,利用精湛又鮮明的手工技藝修飾,從而使泥塑得以源遠流長、發揚光大。
彩 繪
彩繪,亦稱為“丹青”,是我國最古老的漆器工藝品種,在秦漢時期已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較大的生産規模。
陝北彩繪藝術較為廣泛,多用于木雕、石雕等物件。位于佳縣的國家4A級景區白雲山,神木的二郎山等廟宇祠堂處建築中多見彩繪裝飾,平添肅穆莊重之感。又如子洲石雕等手工藝品,加以彩繪則更具觀賞和收藏價值。紅、黃、藍綠等色彩鮮豔,以手工精描而成,特色十足。
剪 紙
剪紙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的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産選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陝北剪紙由來已久,剪紙工藝既成熟又精湛,内容呈現感更是精妙。陝北婦女都擁有一雙巧手,她們剪紙大多事先不打草稿,随着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信手剪來。這種“随心走”的表現方式,寫意性和随意性很強。靈感來自平時生活,使得陝北剪紙藝術表現進入生活化、理想化的境界。
刺 繡
“刺繡”是針線在絲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它作為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我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曆史。
榆林刺繡取材豐富,花鳥魚蟲、神寵怪獸、山水風景等都能在刺繡中得到生動巧妙的體現。小孩的肚兜、鞋襪、毛衣毛褲,錢包等走進農村處處可見刺繡身影。如今,刺繡已經成為榆林婆姨們心靈手巧、閑時消遣的一種方式,在取材、工藝、篇幅上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現代化和精湛化。
柳 編
“柳編”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在古代人們隻是作為普通的日常實用品,柳條柔軟易彎、粗細勻稱、色澤高雅,通過新穎的設計,可以編織成各種樸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實用工藝品。2008年6月7日,柳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榆林柳編主要是用“沙柳”。此柳質軟,可編織柳筐、柳籃、柳帽、柳條箱等用具和其它輕巧的工藝品。現榆林柳編已運銷國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席 編
席編是用秫篾、葦草、稭稈皮等植物莖稈處理之後編織成席的工藝,經久耐用,天然健康。在榆林曆來有使用草席墊子、涼席、枕席的習慣,鋪在炕上或者地闆上,因此這一工藝也流傳已久。
在目前的手工藝人流失環境下,席編技藝和種類也遇到了發展威脅。所以應該重視起來,使其得以傳承與發展。
石 雕
石雕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利用手中的刻刀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我國石雕制作曆史悠久,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子洲被人們稱為“石雕之鄉”,子洲石雕也是遠近聞名,尤其以惟妙惟肖的炕頭獅最受關注和喜愛。榆林城内遺留的人文景觀、摩崖石刻以及民間廣泛流傳的石雕藝術品不勝枚舉,例如還有綏德的千獅橋、漢畫像石館、天下第一樓等,也說明綏德的石雕藝術同樣源遠流長。
木 雕
中國木雕藝術起源于新石器時期,屬于木工中的“精細木工”,是雕塑的一種。2008年6月7日,木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榆林的木雕選材多用棗木、扁桃木、松木等,陝北棗樹多,棗木堅硬厚重不易蟲蛀,适合雕刻,又為棗木雕提供了豐富的材質來源。
2017年,佳縣棗木雕刻技藝被選為榆林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木 匠
木匠是一種古老的行業。早在春秋時期我們的木匠祖師爺便為我們譜寫了一段“機械之聖”的傳奇。相傳他不僅能建"宮室台榭",造"雲梯"、"勾強"等攻城、舟站的器械,還發明了曲尺、墨鬥等多種木制工具,對後世影響很大。幾千年來,一直被奉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藝部門共同的祖師爺。
銀 匠
銀匠也稱為“金銀匠”,是指民間專門從事金銀首飾加工制作的人。根據曆史記載,中國發現和使用白銀已經有4000多年的曆史,人們把保佑平安、興旺發達、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等美好的願望寄托在各類金銀器上,形成了悠久的民間首飾文化。金銀器制作是門很有講究的傳統技藝,屬于省級非遺項目。
鐵匠
鐵匠是打鐵或鍛造鐵器的工匠,是一門古老的職業。匠人們以鐵為原料,隻憑手中一把小小的鐵錘就能打造出各式各樣的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品。從農村用的農具鐵鍁鐵鍬,鋤頭镢頭,菜刀斧頭,犁铧钯子,小到飯鏟小刀,鐵匠都能打得出來。我國鐵器加工的興盛,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鐵質用具漸漸退出人們的生活視野,然而大鐵鍋做的飯還是榆林人心裡最香的飯,小撅頭掏出來的洋芋蛋蛋還是最好吃的洋芋,而鐵匠手裡一錘一錘的工藝,更是成為黃土高坡上日益珍貴的技藝。想要全面的了解榆林人民的生活,作為傳統的手工藝,鐵匠一定是不能錯過的那一個。
織 布
織布的織造工藝極為複雜,在紡織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手織布基本已經被機械所代替,但是傳統織布在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陝北作為革命根據地、大生産的革命區,一度出現人人動手紡線織布的風潮。
在如今的榆林地區,也還保留着手織布的工藝,堪稱奇迹。手織布工藝被列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紡 線
紡線是中國傳統耕織社會的主要生産項目。紡線(又稱紡棉花),紡棉花前,要先把“彈熟”的棉花搓成一根根小棉花卷,叫“居撅”。
紡棉花時,用右手搖動紡車,左手拿“居撅”在不停旋轉的“錠子”上抽出棉線,然後輕輕地向後拉,使棉線不斷地變長。待到左手向後拉到不能再拉時,搖紡車的右手要停一下,并往回倒轉半圈兒,以使左手拉着的棉線從錠子尖部卸下來,左胳膊向上一拾,再往前一送,随着右手搖動紡車,這條線就纏到了錠子上。以上的動作不停地反複,錠子上纏着的線漸漸增多了,變成一個大線團。這線團叫“穗子”,婦女們紡出一個個穗子後,使用“拐子”拐線,用面漿水漿線,用絡車絡線,再經布、運布、織布……最後,從織布機上織出一塊塊棉布。
擀 氈
擀氈這一工藝已經有上前年的曆史。擀氈用料主要以羊毛、牛毛、駝毛為主,而且要求貌似纖長,所需的豆面和麻油要求純正,而且要純手工作業。彈毛、鋪毛、噴水、噴油、撒豆面、鋪毛、卷氈、捆氈連、擀連子、解連子壓邊、洗氈、整形、曬氈,13道工序缺一不可。每個細節隻用簡單的工具,用手工操作完成。擀氈過程中唱着擀氈調,邊唱邊做,節奏協調,亦勞亦樂。
唢 呐
唢呐,又名喇叭,是陝北極具标志性的樂器。在陝北以“綏米唢呐”最為著名,人們通常稱之為唢呐或者“唢”。唢呐是陝北民間非常重要的一種特色樂器,可獨奏,更多見于民間藝術團、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表演中,發音高亢、嘹亮,可歡快又可悲戚,尤其在榆林民間的紅白事中,扮演着有喜有悲的角色。
三 弦
三弦,又稱"弦子",是我國傳統民族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也有類似三弦的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側抱于懷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在陝北地區主要見于陝北說書中。
篆 刻
中國篆刻是以石材為主要材料,以刻刀為工具,以漢字為表象,并由中國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藝發展而來的一門獨特的镌刻藝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2009年9月30日,中國篆刻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陝北民間手工針線活
老布鞋、十字繡、手工鞋墊、錢包……還有一些陝北民間的針線活兒也是老榆林人們的記憶,此次展演特意請經驗豐富的老手藝人,為民衆展示各式各樣的老針線活兒的做法以及一些手工作品。
以上為榆陽小街展示的所有的手工技藝和非遺項目。随着時間的流逝,有許多古老的東西在慢慢消失,留下來的就顯得格外珍貴,目前這些東西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 俗話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些具有陝北特色的,獨一無二的東西,一旦流失就可能再也找不回來。所以隻有将其保護好,傳承好,才會使這種文化永久的流傳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