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最熟悉的光當然是我們肉眼所能看見的光。我們的眼睛對波長在400nm的紫光到700nm的紅光很敏感。但對于攜帶玻璃纖維的光纖,我們使用的是紅外區域的光,這些光的波長更長,對光纖的損壞更小,并且肉眼不可見。本文将為您詳細講述光纖的波長以及為什麼要選擇這些波長。
實際上,光線是由它的波長來定義的。波長是代表光線頻譜的一個數字,每道光線的頻率,或者說顔色,都有一個和它聯系在一起的波長。波長和頻率是有關聯的。一般來說,短波的輻射靠其波長來識别,而長波的輻射則依靠其頻率來識别。
光纖中的常用波長典型的波長一般是800到1600nm,但截止目前,光纖中最常用的波長是850nm、1300nm和1550nm。多模光纖适用于850nm和1300nm的波長,而單模光纖則最佳用于1310nm和1550nm的波長。波長1300nm和1310nm的區别僅在于習慣叫法不同。激光和發光二極管也用于光纖中的光傳播。激光長于用波長1310nm或1550nm的單模設備,而發光二極管用于波長850nm或1300nm的多模設備。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光纖中最常用的波長是850nm、1300nm和1550nm。但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這三種波長的光呢?是因為這三種波長的光信号在光纖當中傳輸的時候損耗最小。因此它們最适合作為可用光源來在光纖中傳輸。玻璃光纖的損耗主要來自兩方面:吸收損耗和散射損耗。吸收損耗主要發生在我們稱之為“水帶”的幾個特定波長,主要是由于玻璃材料裡的微量水滴的吸收所緻。而散射主要是由于原子和分子在玻璃上的反彈所導緻的。
長波的散射要更小得多,這就是波長最主要的作用。從下表我們能清楚的看到三個低吸收區域,以及一條随着波長長度增加散射随之減少的曲線。正如你所見,在那三個波長區域,吸收幾乎為零。
讀完本篇文章之後,你也許已經對光纖中使用的波長有了一些基本了解。由于850nm、1300nm和1550nm的波長損耗相對較低,所以它們是光纖通信的最佳選擇。
文章來源于飛速(FS)技術博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