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在後台收到粉絲的私信:
您好,我母親确診了乳腺癌,前段時間做了切除手術,但身體總感覺恢複得不好,很害怕她會複發。聽人說大蒜裡面有很多抗癌物質,搗碎後生吃可以幫助抗癌,不知道真假?因為也沒錢買特别貴的保健品補品,想着是不是多吃點大蒜就可以替代?
大蒜,本是最平常的蔬菜、調味品,但近年來“生吃大蒜能抗癌”的說法也逐漸流行,事實到底如何?普通食物真的能抗癌嗎?今天就和大家來一探究竟。
一、癌症病人可以吃大蒜抗癌嗎?
1、流行病學調查:持續攝入大蒜補充劑與胃癌死亡風險降低有關
1995年,研究人員在我國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山東臨朐縣招募了3365名志願者作為随機對照試驗(RCT)的對象,旨在評估幽門螺旋杆菌治療、維生素補充和大蒜補充對預防胃癌的影響。
這些受試者的年齡範圍在35-64歲,其中,2258名幽門螺杆菌抗體血清學陽性受試者被随機分配到幽門螺杆菌治療組、維生素補充組、大蒜補充組;1107名陰性受試者被随機分配到維生素補充組、大蒜補充組或安慰劑組。
經過1995年-2017年共22.3年的随訪調查後,研究人員發現:
①在所有受試者之中,有79%的胃癌患者以及81%的胃癌死亡病例來自基線幽門螺旋杆菌為陽性的人群。
②胃癌患病風險方面,幽門螺旋杆菌治療組、維生素補充組的表現更為突出,這兩組參與者與對照組相比風險分别下降了52%和36%。
③胃癌死亡率方面,三個實驗組均有明顯效果。幽門螺旋杆菌治療組的胃癌死亡率降低38%,維生素補充組的死亡率降低52%,大蒜補劑組的死亡率降低34%。而且,攝入大蒜補充劑對胃癌的死亡率降低起效可能會比較慢,但效果會逐漸明顯,且能在22年間持續存在。
綜上,大蒜補充劑在降低胃癌死亡率方面被認為有積極作用,但“光吃蒜能不能起到跟補充劑一樣的效果?”“一天吃多少蒜才見效?”“蒜要怎麼吃?”等問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證實。
2、抗癌“功臣”——大蒜素在研究中證實的大蒜補充劑抗癌效果,主要歸功于大蒜素。大蒜素學名為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當大蒜被切開或粉碎後,大蒜中的内源酶即蒜氨酸酶會被激活,催化蒜氨酸分解合成為大蒜素。大蒜素同時也存在于洋蔥和其他百合科植物中。
目前有大量細胞實驗證明,大蒜素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功能,此外,大蒜素還被認為有抗細菌、抗病毒、抗真菌等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大蒜素的醫療保健作用并不能直接代入大蒜中。
雖然新鮮大蒜起開搗碎後能夠産生一定的大蒜素,但是大蒜素在高溫狀态下并不穩定,很容易被破壞,加上普通食用量的大蒜所能夠産生的大蒜素十分有限,所以,想要從大蒜的日常攝取量中獲得抗癌及其它醫療保健作用,并不實際,也不推薦。
二、抗癌,并不能靠單一食物
目前大蒜、大蒜素與抗腫瘤機制之間的相關研究,都隻是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大蒜抗癌的直接效果還有待探索考證。畢竟,癌症的發生誘因是複雜、多樣的,包括但不限于遺傳、環境、飲食因素等因素。所謂的食物的抗癌效果目前也僅限于對食物中某種成分的實驗室研究,真正作用于人體的機制尚未探明清楚。且實驗室研究與人體攝入食物并不能劃等号,用于研究的成分劑量要遠遠大于日常從食物中攝入的劑量。所以,如果盲目相信、依賴某一食物來防治腫瘤,帶來的健康風險很可能比效益要高。
預防癌症不能單靠“防癌食物”、“神藥保健品”,更應改掉生活中不健康的習慣,盡可能減少一些明确的緻癌因素。中國工程院郝希山院士郝希山就曾表示,保健品不是靈丹妙藥,目前還沒有一款保健品經過嚴謹的科學研究證明用在人身上能防癌。曾益新院士也認為,防癌抗癌貴在自我,除了均衡營養,合理膳食,還要改正不良生活習慣,适當運動,保持良好心态。
三、癌症術後防複發,4件事先做好
我們經常能看到,癌症病人即便做了手術切掉了腫瘤,但也并不能保證癌症從此不會複發和轉移。那麼怎樣預防複發和轉移來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率呢?
1、保持良好心态
情緒也能影響我們的身體機能,很多癌症的發生與患者長期的情緒有一定關系。長期處于不良情緒之中,容易影響身體機能,甚至導緻免疫力功能下降。所以患者應盡量保持樂觀情緒,注意排解不良情緒,以積極的心态去配合治療,才有利于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自身抗腫瘤的能力。
2、調整生活習慣
大量研究證明,癌症發生與生活習慣緊密相關,确診癌症,首先要調整不良習慣,包括戒煙戒酒、飲食均衡、規律作息、遠離高危誘因等。此外,适度運動對腫瘤患者也有多方面的幫助,能夠幫助患者增強對抗癌症的能力,還可有助于調節情緒,減少病恥感,增強尊嚴感。
3、及時止痛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和最難忍受的症狀之一,很多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嚴重下降,病情恢複遭到阻礙。
由于認知不足,很多患者遇上癌痛,認為隻能靠“忍”,實際上,癌痛也應當作是一種疾病去治療,且越早幹預越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綜合科吳曉明教授表示:“疼痛要大聲說出來,不要忍着,要告訴你的主治醫師,醫生會根據疼痛程度開具不同的止痛藥物。”
隻有及時止痛,掃清抗癌路上的障礙,患者的生活質量才可能得到提升,幫助延長生存期。
對于嚴重疼痛患者,無論腫瘤臨床分期及預計生存時間長短,隻要需要止痛治療,都可以告訴主治醫生,讓醫生開具止痛藥物。如此才可以緩解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4、定時複查
隻有嚴格遵照醫囑定期複查,才能及時發現癌細胞是否有轉移迹象,盡早采取幹預措施,進而提升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需要注意的是,癌症治療結束後的定期複查應是終生的,另外要選擇正确的複查時間。在術後的最初兩年,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應安排三個月到半年去複查一次特别是在最初的一年内,最好主動每三個月複查一次。
總結:大蒜是飲食中常見的一種調味食材,不能因為其可能産生具有抗癌效果的物質,就認為其具有顯著抗癌作用。防癌抗癌要有科學觀念,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從多個方面着手,才不至于陷入誤區當中,事倍功半。
參考資料:
[1]《這份抗癌食譜請收好》.江蘇科技報.2022-04-20
[2]《科技為健康保駕護航》.上海科技報.2005-06-17
[3]《大蒜,營養健康無國界》.健康時報.2007-11-1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