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化石形成的變化

化石形成的變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0 07:45:28

----許昌學院許昌博物館志願講解暑期社會實踐隊

“覓真知,促發展”許昌博物館志願講解暑期社會實踐隊新的一天社會實踐活動又開始了,今天的專題展是化石。

化石形成的變化(化石的形成)1

化石分兩種,一種是地球上的生物死後,遺體被泥沙掩埋起來,遺體中的有機部分被分解,堅硬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保存,并與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石化,變成石頭,從而形成的。例如許昌博物館裡一樓許昌人展廳的鹿角和大象化石。另一種是那些生物留下的痕迹,同樣以石化方式變成石頭,從而形成的。一般,化石需要上億年才能形成。它保留了那些曾在地球生活過的生物的形态、結構,讓現代人能夠了解到數億年前的生态環境,以及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化石分為植物類和動物類,植物類的化石包括根、木、葉子、孢子、種子、果實、劃分、植石和琥珀,數量較少。動物類的化石包括無脊椎動物和有脊椎動物兩大類,常見化石是牙齒、骨骼、足迹、爬痕、穴等,數量較多。

化石形成的變化(化石的形成)2

化石也有其自身價值,例如古生物化石有市場價值,它為國内乃至國際研究動植物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當時的生态環境,提供十分珍貴的實物證據;對研究地質時期古地理、古氣候、地球的演變、生物的進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滅絕事件研究,提供罕見的實體及實地。

(供稿人:李文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