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昆明滇池保護治理成效

昆明滇池保護治理成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4:15:54

來源:【雲南日報】

綠海明珠,生态寶庫,普洱是野生亞洲象的适宜栖息地。

“今年是野生亞洲象生育的高峰期,不少象群都新添了象寶寶。”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彜族自治縣野生亞洲象監測員刁發興說。每次拍到新生萌象他都會分享給村民觀看,僅今年他就看到4頭新生小象來到普洱這片綠色家園。

刁發興做野生亞洲象監測預警工作7年來,見證了越來越多的野象在江城縣康平鎮、整董鎮安家,目前已有50多頭野生亞洲象常年在江城縣域活動。雖然象群數量不斷增長,但是在刁發興進入監測隊伍的這些年,從未出現過野象傷人事件。

昆明滇池保護治理成效(跟着大象看雲南創新保護模式)1

刁發興監測象群情況。張彤 攝

得益于普洱市在栖息地建設上的持續探索,最多時全市監測到181頭亞洲象活動。為實現人象和諧,緩解人象矛盾,普洱市探索構建監測預警系統、完善防象安防體系、建設亞洲象食物源基地等,全力建設人象和諧的綠色家園。

加強監測預警

在普洱市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濕地管理科辦公室内,大屏幕上實時顯示着全市野生亞洲象群的分布情況,包括象群位置、數量、移動方向等信息。這些數據全部由現場的野象監測員實時上傳,彙集到雲南普洱野生動物(亞洲象)監測平台,形成監測預警信息。象群活動區域内的村民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知道自己周邊野象活動的情況。

有效避免人象直接沖突,關鍵要準确掌握象群動态。普洱市建立野象監測員隊伍,确保每個象群進入人類活動區域時都能準确預警。64名亞洲象專業監測員對全市亞洲象群進行24小時人工和無人機預警監測,及時反饋給各鄉鎮、縣區,并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向周邊群衆發出預警信息。

昆明滇池保護治理成效(跟着大象看雲南創新保護模式)2

生活在江城的野象群。江城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們的預警要精準到很小的範圍,具體到哪條溝哪條路,或者是哪家的莊稼地附近,隻有這樣的信息才對村民有用。”刁發興說,過去監測全靠肉眼,每天早晨去找野象的腳印、糞便,十分危險,一不小心就和象群遭遇。去年,監測技術裝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江城縣10名野象監測人員全部實現人手一台無人機,還配備了5台紅外線無人機,熱成像技術更加方便了夜間監測。無人機不僅能發現野象,還能對野象附近的村民直接喊話預警,效果很好。

構建防象設施

“遇到野象,要跑到離自己最近的房子樓上,蹲下不要出聲。”思茅區倚象鎮蚌弄小學二年級學生劉凱清楚地記得自己見過3次野象,野象不慌不忙從村裡的公路走過自家樓下。

去年為防止野象再次闖入校園,蚌弄小學建設防象設施,在學校前後大門設置了重達數噸的鋼鐵防護栅欄。除了正常的圍牆外,還建起了近2米高的防象圍欄,過去使用欄杆作為圍牆的部分,全部加固成了2.5米高的實體磚牆。同時,學校每學期開展防象應急演練,開設野生動物保護相關課程。

近年來,普洱市在亞洲象主要活動區域強化安防設施建設,不僅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亞洲象護象小學——倚象鎮納吉小學,還在野象活動的村寨、道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安全警示牌、防護欄等設施,以保障“象區”群衆生活環境的安全。今年共新增太陽能路燈250多座,全市在野象活動區域村寨、道路新增太陽能路燈700多座,增加夜間照明度,有效幫助群衆避象、防象。

除了加快村民房屋提升改造外,普洱市還試點在野象活動區域村寨外圍建設防象圍欄。目前康平鎮投入使用的防象圍欄達9.5公裡,其中曼老街村劉家小組建有4.5公裡,曼克老村哈裡小組建有5公裡。圍欄進行合理區隔,減少野象進村擾民。思茅區六順鎮野象活動區域試點布置40個紅外線監控攝像頭,一旦有野象經過便啟動實時報警。

在野象活動頻繁的農田區域探索建設避象塔(觀象塔),既可用于監測員日常監測,也可作為村民在田間勞作遭遇野象時的躲避場所。目前,普洱市已在江城縣康平鎮大樹腳村和思茅區六順鎮南邦河村建起了2座監測塔。塔身4層,一層外圍還設有防護圍欄,登上塔頂,視野十分開闊。

辦好大象食堂

思茅區六順鎮炮掌山村石闆河村民小組村民庹文兵說,野生亞洲象群已經連續幾年光顧他家的玉米地,去年他家共有5畝玉米地被象群損毀,獲得了3600元的保險賠償。

普洱市探索建立亞洲象及野生動物肇事保險與理賠制度,包括野生動物肇事造成人身傷亡、經濟作物損失補償等賠付,保障亞洲象栖息地群衆利益。劉永強是村裡的保險定損員,他說,自己每年定損上百起亞洲象損壞村民房屋、經濟作物等肇事賠償。今年,普洱市專門開發了針對野生亞洲象肇事定損的手機應用程序,可以現場拍攝上傳村民損失情況,極大地提高了定損理賠的效率。

昆明滇池保護治理成效(跟着大象看雲南創新保護模式)3

食物源基地覓食的亞洲象(資料照片)。普洱市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野生亞洲象在普洱市轄區分布區域已涉及7個縣(區)31個鄉(鎮)138個自然村13.49萬戶47.32萬餘人口。為最大限度減少人象矛盾,普洱市探索建設“大象食堂”。

2018年,思茅區率先啟動了亞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設,在其主要活動通道上結合亞洲象活動時間的長短,選擇遠離村寨的林地,種植其喜食的玉米、芭蕉、棕葉蘆、象草等,目前已經建成面積3000畝。這一舉措有效減少亞洲象對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破壞,并給亞洲象補充食物資源。

今年,普洱市加大了亞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設力度,在亞洲象主要活動的區域和通道,在不改變土地權屬的前提下,把群衆撂荒土地加上主要種植區規劃出7000畝的亞洲象食源地,主要種植亞洲象喜好的玉米、芭蕉、甘蔗等作物,以此滿足亞洲象的食物需求,讓亞洲象在相對固定的區域取食,減少其進村入寨的幾率,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象和諧。

“江城縣建起了2500畝大象食堂,每年能吸引野象在食物源基地停留超過10個月,減少了大象進村擾民的頻次。”江城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楊松介紹,村民種植食物源基地每畝補助200元,主要種植玉米。種植的玉米若被亞洲象取食就由保險公司理賠,若未取食就讓村民采收,保障村民糧食收益。

本文來自【雲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