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故事238晉文公放火燒山,介子推抱母而亡
寒食節祭祀
文公把周邊的農戶都抓了過來,親自詢問。農夫曰:“幾天前看到一個男子,背了一個老太太,在這山腳下休息。喝了溪水後,又背了登山離去了。現在就不知道去了哪裡了。”
山西介修綿山風景區
文公下令車就停在山下,就這裡出發,派人去尋找。可是找了幾天也沒有找到。文公臉上有點生氣了,對解張曰:“子推為什麼會恨寡人這麼厲害呢?我聽聞子推十分孝順,如果放火燒了樹林,他必定會背着老母出來的。”
魏犨進曰:“一起流亡的,大家都有功勞,難道就子推一個人有功勞嗎?現在子推用隐居來要挾主公,主公在這裡逗留幾天,誤了國事,真的是空費時日啊。等到他躲避山火出來,我一定要羞辱說他!”
于是派了軍士在山前山後周圍放火,山火一旦燒了起來,火借風勢,風助火勢,火烈風猛,延綿數裡,一直燒了三日火才息了。
大家也沒有看到子推出來。找到的時候看到母子相互擁抱,在一棵枯了的柳樹下都燒死了。軍士們找到骸骨。
文公看到痛哭不已。下令就安葬在綿山之下,建造寺廟祭祀。環山一鏡的田地,都作為寺廟的祭祀田地,讓農夫掌管每年的祭祀。
介子推廟
文公改名綿山為介山,來記住自己的過錯!後代在綿上建立了縣城,稱為介休縣,就是說介子推在這裡休息。
在焚燒山林的時候,正好是三月五日清明時節。晉國人都是仰慕紀念介子推,因為他是被火燒死的,所有不忍心再點火,不燒火做飯,為他吃冷的食物一個月。後面慢慢地減到了三天。
到現在山西太原、上黨、西河、雁門等各個地方,每年冬至後的一百五日,會預先做好食物,就是冷的食物,稱為禁火,也叫禁煙。
所以把清明節的前一日為寒食節。遇到寒食節,家家戶戶插了柳支在門上,來招介子推的魂魄。或者在野外設置祭祀,焚燒紙錢,都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胡曾有詩雲:
羁绁從遊十九年,天涯奔走備颠連。
食君刳股心何赤?辭祿焚軀志甚堅!
綿上煙高标氣節,介山祠壯表忠賢。
隻今禁火悲寒食,勝卻年年挂紙錢。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