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20:37:47

在《怪你過分美麗》劇中,人設一詞出現頻率相當高。最早經紀人莫向晚為徐陵立的是“溫暖陽光大男孩”人設,當徐陵被爆出少年時進過少管所後,莫向晚急中生智,讓他坦誠面對自己的過去,重新打造了“從少管所走出來的偶像”這樣的“勵志”人設。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

這當中怎麼發通稿、藝人怎麼接受媒體采訪,無不貫穿着以“人設”為中心的、以藝人為營銷商品的精妙設計。

其實也不需要《怪你過分美麗》來解讀了,人設這個詞在娛樂圈,早就跳出營銷策劃方案,直白地立在公衆面前。當然,人設之所以是一種設定,就肯定和事實本質有一定差距,運作的不好,就很容易人設崩塌、翻車。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2

到底為什麼娛樂圈越來越講究人設營銷?但同時也伴随着大量人設崩塌的例子,藝人在人設崩塌之後,還有挽救的餘地嗎?莫向晚和徐陵的例子,是不是隻是戲劇效果?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3

這次的娛眼圓桌會,我們請來了粉絲代表、行業觀察專家、心理學專家,和小南一起聊一下人設如何立這個話題。

本期嘉賓:

Pearl:粉絲代表,職業律師

盧魚魚:粉絲代表,大學生

夜歸人食堂:粉絲代表,辦公室白領

青草:曾帶過流量藝人,目前是某實力派男藝人的經紀人

孫佳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莉莉:加拿大心理治療協會注冊咨詢師,國内多家教育平台心理學講師

娛樂圈生态在改變,宣傳手段也在變

人設營銷已經是娛樂圈不可回避的話題,藝人主動或者“被動”給自己貼上各種時下最流行的标簽:“女漢子”“吃貨”“學霸”“暖男”“富二代”“人生赢家”等等。但也有些藝人的粉絲對這兩個字避之不及,仿佛隻要有人設,就不是實力派。到底人設這個現象是怎麼開始流行?人設,是正面還是負面的一個詞?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4

小南:作為粉絲,你們介意自己的偶像有人設标簽嗎?你們會用怎樣的關鍵詞去描述他?會被怎樣的關鍵詞打動?

Pearl:不是很在乎,我更希望他沒有人設。我和不熟悉他的人介紹的時候盡量介紹職業和事實情況,而不使用品質類的關鍵詞,當然職業也算人設之一,沒辦法完全避開。所謂的人設或者提煉關鍵詞是為了短期記憶點,能影響别人對他産生好感,當然會有一定營銷意義。

盧魚魚:我不太确定我家藝人是否有人設,雖然的确可以用某些關鍵詞概括他們,比如實力歌手、神仙嗓音等,但我覺得這些關鍵詞都是在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刻意去想才想出來的。我喜歡他這個人的整體,可能是一些細節透露出來的優良特質,但不會直接把這些特質等同于人設。

我不是很容易被所謂人設打動的,因為我是看整個人的感覺。我不會把我喜歡的藝人當成一個平面的、單向的人設,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朋友。你不會以人設的眼光去看待朋友。

夜歸人食堂:我真的不在乎他有沒有人設,吸引我的人,應該是對待專業很認真,業務能力強,并且沒有大是大非的問題。

小南:從行業觀察者的角度看,人設這個詞是什麼時候進入國内娛樂圈的呢?

孫佳山(行業觀察專家):我想從明星制度、明星文化的大周期疊代來分析這個問題,這個疊代的中心線索就是從角色到人設。

比如,以前各個國家都會有那麼一兩個所謂的“國寶”級女星。因為在上一輪的明星制度、明星文化裡,與角色相對應的就是演技。對于傳統明星的認定,就是技術性地判斷其業務能力強不強。

到了今天,新的明星制度、明星文化是以流量為特征的粉絲文化、粉絲經濟,所以人設開始出現了。

人設是什麼意思?就是超越了戲裡的角色,通俗地說就是明星的業務範圍擴大了,就是說不是隻有在戲裡才是工作,這個時代的明星在日常生活裡面也必須扮演特定的角色。

小南:以前采訪一些老派藝術家,他們都非常強調本人的抽離,因為本人色彩太強烈,會影響觀衆對角色的代入感。但娛樂圈的生态進入到新的明星制度中,在這個制度下,無論專業能力強弱,為什麼大家都必須立人設?

孫佳山(行業觀察專家):這裡要看明星和粉絲之間的關系,從過去的垂直式機構,變成現在無限貼近的平行式結構。

過去粉絲追劉德華、周潤發,平時也見不到真人,對吧?隻有在演唱會、電影、電視上能看到。顯然,這是一個垂直式的結構,粉絲并沒有了解傳統明星的日常性常規渠道,對明星都是仰望的姿态。也真是因為這種仰望的姿态,導緻粉絲對于傳統明星的業務能力、相貌、道德品質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議論上一代港星都是大美人,因為那個時候尤其是女明星,要是不美,或者說美的沒特色,在那種明星制度、明星文化裡是完全沒有生存空間的。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5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特别是有了微博、直播、短視頻等平台,明星單靠戲裡那點角色肯定是不夠的,必須以特定的人設和粉絲互動。何況其他明星都在和粉絲互動,誰要是不參與互動,就會被迅速淡忘。

在這裡,明星和粉絲之間就呈現出了平行的關系。人設不像角色,戲完了就完了。人設是,你去綜藝裡會對你有這個要求,你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會對你有這個要求,你在微博上、在移動互聯網的任何媒介平台上都會對你有這個要求,人設這個要求是無處不在的。

人設崩塌例子多,是網友太嚴格還是演技真的太差?

人人都立人設,那自然就會有人設崩塌的例子,說起人設崩塌,遠有翟天臨“不知知網”,近有仝卓“修改複讀生身份”,無獨有偶,兩人曾經走的都是學院派路線,卻在事業發展的關鍵時刻“鐵鍋炖自己”。當然,除了是自己“演砸”的人設,也有一些藝人,是在網友的火眼金睛中,找出和他往日鋪墊自己的形象不符的行為舉止,導緻人設崩塌,那到底怎樣的人設容易崩塌?是網友太嚴格還是本人演技和心态太差?

小南:各位有遇到過自己喜歡的人人設崩塌的時候嗎?當時是怎樣的心态?

盧魚魚:那時候還不是很流行人設。隻是覺得這個人跟我想象的不一樣,當時也沒有那麼喜歡他了,慢慢就覺得不再喜歡他,現在看來是對的哈哈哈!

夜歸人食堂:愛屋及烏路人粉喜歡過翟學霸,馬上跑,并且嘲笑自己。

小南:那認為人設崩塌的主要原因會有哪些?

孫佳山(行業觀察專家):為什麼人設容易崩?因為這個年代很少有人一輩子都一個樣兒,都會有個起承轉合的。再加上移動互聯網媒介疊代效應,在移動互聯網的媒介平台上,一個人的細枝末節都會被放大出來的,人設出問題太正常了。

青草(經紀人):我認為團隊給藝人設計人設要從這個人本質出發,認真挖掘他比較獨特的點,當然也要和業務能力相結合,沒有業務能力例如楊超越,那就坦然承認沒有業務能力。崩人設我覺得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團隊、或者外界、粉絲等等把這個人的人設、優點放得過大了,沒掌握好度;二是一開始設定人設的時候不夠了解這個人,你找錯點了。

我的忠告還是和你們媒體寫作是一樣:第一你要掌握度,第二你要真實有根據。粉絲也應該理解,人是會變化,人是成長的,人設這個東西是會變化的。

小南:仝卓和翟天臨都是屬于“自己演砸”的經典例子,為什麼他們會脫口而出說出了和自己人設180度對立的話?

莉莉(心理學專家):我想從一個比較深層的心理原因去聊一下。在我們過去的曆史中,藝人是被規劃到社會底層的職業。我觀察到網絡上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你不喜歡一個藝人,你應該直接指出他的專業、品德等方面的問題,但在很多微博評論中,會看到非常不尊重人而且是一下子打擊了整個行業的二字評論“戲子”。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6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7

這種骨子裡對行業不尊重的定位,對大衆、粉絲甚至藝人本身,或多或少是有影響的。

例如“學霸”人設,其實一個藝人隻要能力好,為觀衆提供有藝術價值的作品,為什麼需要強調學曆呢?所以無論是“學霸”“老幹部”等自己或者粉絲貼上的标簽,本質表現出向主流觀念靠攏的想法,心理潛台詞“我是亞文化裡比較靠近主流的”。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8

我同時觀察到,一些演耽改劇走紅的男藝人,自己和粉絲也特别喜歡貼主流文化圈标簽,粉絲還經常劃清界限強調“我不是因為耽改劇而喜歡他的”。那粉絲為什麼非要這樣強調,其實是因為你内心已經自我矮化了,你自己都覺得“我們是亞文化圈中的亞文化,是非主流”。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9

說到仝卓,他在直播中描述的那段高考往事,他的初衷其實是想表達自己對軍藝的向往和執着。為什麼他要強調這一點,那是因為他本來已經簽約環球唱片旗下Decca公司打算是以美通歌手組合出道,那他就非常急于洗脫之前自己“鹹蛋家主播”這樣一個相對接地氣、距離藝術殿堂有點遠的公衆印象,于是在反複表達自己對藝術的執着時,把自己的底給漏了。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0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1

小南:那有沒有相對成功的人設營銷,這些有效關鍵詞是如何提煉的?

莉莉(心理學專家):我覺得人設本質是一個中性詞。我所理解是對一個藝人特質的提煉,就像一篇文章,一定會有關鍵詞,可能幫助大家記憶或者理解,這個和文章的質量無關。

其實,人設存在于每個人身上,這個人設形容詞和你本質越貼合,旁人越覺得很自然的一個關鍵詞,離本質越遠,或者說是一些比較不落在實處的形容詞,就會讓人覺得這是刻意營造的。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2

“音樂才子”李健,你會覺得對啊,他是很有才華的音樂人,這個是屬于正常描述而不是營造的人設營銷,“大提琴精”王晰,也很貼切,因為他就是男低音。但這些詞如果硬放在其它可能音樂才華不是特别出色的歌手身上,就會覺得很突兀。

又或者,粉絲一定要說一個藝人“正能量偶像”,這就很諷刺了。娛樂圈中除了違法亂紀的藝人,誰不是正能量呢?你每次提及這個人之前都要加上“正能量”作為前綴,就肯定會讓人産生對人設營銷的反感。

人設崩塌之後如何挽救人生?向往蝴蝶隻能破繭成蝶

人設崩塌分成好多種,重則違法亂紀,涉及了黃賭毒等法律底線的,輕的也有失去觀衆緣,口碑滑落等。人設崩塌,對于藝人來說,姑且不論職業前途,如何面對自己内心秩序也是一個挑戰,畢竟人設很多時候也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一個倒影。

小南:哪種類型的人設最容易崩塌?或者說是崩塌了之後最難反轉呢?

孫佳山(行業觀察專家):翟天臨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因為他人設立的太高,而且崩的方向和之前刻意立的人設是正相反的,這基本上就很難挽救了。他的人設如果立的含糊一點,不是學霸,而是文青之類,可能風險就沒這麼高。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3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4

就是不要立對道德、人格要求比較高的人設,比如立個“吃貨”人設,那多吃兩口少吃兩口都不叫事兒。但如果把自己的人設立到道德制高點的層面,人設一旦要是崩了的話,就很難再反轉。

青草(經紀人):人不可能無可挑剔,沒有人是完美的,你越往一個極端去展現自己,肯定是會出問題。尤其現在網絡時代,我覺得本質還是要真實,哪怕你性格裡面的缺點,你要由衷接納和面對自己的缺點,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自我調侃,大家其實都能接受。不要硬去做假的一些東西去。例如我最近覺得張雨绮就很真實,所以讓人覺得不錯。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5

小南:人設崩塌,對于藝人來說确實是職業和人生的一道坎,但以後無論還是不是複出,總有自己的人生需要過,在拯救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生涯方面,有沒有好的建議?

莉莉(心理學專家):有一些藝人,自己本質都不相信那個營銷人設的,例如我真沒見過哪個女藝人被套了“吃貨”人設,就真的會不顧忌身材管理敞開了吃。但有一些藝人,例如仝卓、翟天臨,他們是深信了自己的人設,在過度投入這個人設當中之後翻車的。甚至像仝卓,連翻車了之後還是沒有反省自己,繼續按照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理所當然地要求這個世界按照他想象中運轉的,這就比較麻煩了。

我經常舉一個例子,你的人生,展現在你面前的部分就像一部電影,你坐在觀衆席上看到的,是在放映室裡面,電影膠片投影出來的成像。放映室裡的電影膠片才是你内心的“投影源”,你的生活隻不過是你的内心投射成的像。那如果你對你看到的電影不滿意,你是去放映室裡面,找到電影膠片然後修改呢,還是在觀衆席上大喊大叫,怼天怼地呢?我覺得,成功的藝人走的路就是前者,失敗的藝人走的路就是後者。

某些藝人一直強調“學霸”“對藝術的執着”這個人設,内心的“投影源”可能就是“我非常渴望被大家認為我是有才華的”,或者“我害怕大家不認可我”。也就是說,投影源裡面,通常藏着一個人深層的欲望或者恐懼。而藝人立的人設,有可能就是他們内心真正向往但是目前還未能真實存在的東西。

人設翻車之後,我建議他們首先要找到自己内心的“投影源”。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例如,自己為什麼要進入公衆的視野?為什麼想成為明星?為什麼希望大家認為我是學霸?為什麼自己非常害怕不被認可?有一句話叫做“凡人畏果”,就是說,有修為的人,是會從上述的這些起心動念去覺察自己,确保自己做事情的發心是純粹的,對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動機都懷着敬畏之心,而不是等到自己不想要的後果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才開始有敬畏之心。

當你找到自己内心的欲望或者脆弱的時候,你才能去和那一部分對話、和解,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展現的是什麼,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真正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就像一條毛毛蟲,它向往的是蝴蝶,所以它可能一度飾演蝴蝶這個“人設”,然後被大衆發現“你根本就是個毛毛蟲”,導緻人設崩塌,遭受大衆的嘲笑。但如果他能回去自省、努力,像毛毛蟲一樣,先做一個繭,把自己放在裡面讓自己蛻變,那麼才可以破繭成蝶,成為真正的蝴蝶飛出來。

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這個因為你的起心動念而造成的“果”,就有可能越釀越大,越釀越苦。例如仝卓,他内心非常恐懼不被認可,但是他不去找到這個恐懼,而是滿不在乎地按照原來的模式繼續維護自己。那麼現在我們看到的現實就是,他最近的一些舉動,讓他越來越不被認可,甚至可能連自己粉絲的基本盤都丢了。這就是最壞的結果:當你不去面對自己内心的恐懼的時候,你的潛意識就會在你的世界制造出你最恐懼的事情,讓它成為現實擺在你面前,你才能夠學到這一課。

我的建議是,趁早向内看,找到内心的那個滾動放映的小膠片,然後修改它,才能避免你的生活繼續在大熒幕上繼續上演災難片。閉麥、修整、學習面對自己,成為自己真正向往的人,才是真正挽救的方式。

偶像到底能不能給予别人力量?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作為普通人,力量來自于對醫護人員的信賴,而那些身穿防護服奔赴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力量來自于哪裡?小南記得有一個很感人的細節,一批“80後”“90後”的醫護人員,在他們的防護服上寫上了周傑倫的歌詞,相約戰勝疫情之後要一起去看演唱會,這,就是偶像的力量啊。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6

别人的周末vs我的周末沙雕梗圖(這是一張标簽也是一份責任)17

在他們成長的年代,或許從未為周傑倫刷過一次“周傑倫正能量藝人”“跟着周傑倫做公益”這樣的話題,但是,那些真正打動他們陪伴他們的歌詞所代表的力量,是滲透到生命中的。最好的人設是什麼?是在别人最艱難的時候,用自己的作品給予别人力量。

【撰文】南方 記者 梁燕 劉長欣

【作者】 梁燕;劉長欣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