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經說過: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莊子也曾說過,貴以身于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于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
從以上說法上來看,兩個人的觀點幾乎是如出一轍的,意思也都是一樣的,都是在講一個可以托付天下的人,他必定重視自己超過重視天下,愛護自己超過愛護天下,也唯有這樣的人可以治理天下,可以将天下托付給他。
這樣的觀點,看上去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可以托付天下的人,并非是将自己比天下看的還重的人,我們認為這樣的人是自私的,他們并不能很好地為天下謀取利益,天下應該托付給那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仁人義士。
那麼,為什麼在道家的觀點當中可以托付天下的,必定是那些将自己看得比天下更重的人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看,道家如此觀點的理論和現實依據,到底是什麼?
道家學派的思維方式
道家和其他的學派在思維方面有所不同,他們更習慣一些反向思維,或者說逆向思維,比如,在《老子》一書當中所說到的:明道若昧,進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這其實也就是我們說的大智若愚,就是說,明白就像是隐晦,前進就像是倒退,高尚就像是卑下,潔白就像是污穢,這是一種思維的境界,或者說是一種思考大道理的方式。
而相比道家的這種反向思維,更多的人喜歡正面考慮,比如說,我們上面說到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其實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先天下人後自己,先憂患後安樂,這都是一種順向的思維,也是大多數人習慣性的思維方式。
從周王朝定天下之後的周公再到孔孟,再到說出此話的範仲淹,他們其實都是一種儒家思想,也都是一種正向思維,這并不符合道教的思維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種正向的思維方式比較容易理解,卻不能說道家的反向思維是錯的,甚至有時候反向思維所推導出來的理論更加正确。
道家的觀點依據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道家觀點的依據。第一:所謂,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所有人之總合也。意思就是說,天下人的天下就是每個人的天下,所以,重視愛護天下其實也就是重視愛護每個人,而在每個人當中自然就包括我們自己;既然如此,那麼,愛護和重視天下,是不是應該從自己開始呢?
因為,沒有人能夠救得了所有人,甚至說沒有人能夠救得了大多數人,所以,也就沒有人能夠隻一身而拯救天下,即拯救天下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将天下托付給某一人,無論這個人能力有多強,無論這個人思想境界有多高,天下之事,必定不是這一個人就可以解決的了的。
要拯救天下,必須能先拯救自己那麼,最好的就是方式應該就是,每個人都進行自救,通過每個人的自救來拯救天下,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救得了自己,每個人都能夠保證得了自己的生存,都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保證自己的道德,那這個天下還會混亂嗎?
如此一來,天下也不就相當于被拯救了嗎?而且古人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人連自己都救不了,又怎麼去救别人呢?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重視、不愛護,我們又怎麼能指望他會重視别人愛護别人呢?就更加不用提什麼拯救天下、愛護天下了。
所以,一個人首先要保證自己,首先要保護和重視自己,他才能真正地貴天下、愛天下。事實上有一些人,他們雖然打出了大公無私的旗号,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與口号完全相反,所謂大公無私,大私若公,那些最為自私的人,往往表現的最為無私,所以極其無私的人反倒不能夠将天下托付給他。
過分無私的人,是最自私的依據道家的觀點來看,孔子、墨子還有孟子這些人,他們雖然積極主張救世,但是他們真的沒有從這些理論當中獲得利益嗎?并沒有,道家認為,儒家和墨家這樣東奔西走,積極救世,他們無非是想當聖人,想當救星,想當世界的救世主,這難道不是一種自私嗎?
或者說這其實就是最大的自私,不要以為一個人不要錢、不要利就是無私,他還可能要别的,比如說名譽,想要萬古流芳,想要經天緯地,那麼這是無私呢,還是自私呢?道家認為是自私的,所以,一個人越想救治天下,他的圖謀可能就越大,可能就越不會被人所察覺,因此一個過分想要拯救天下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把天下交給他的。
極力拯救天下的人是狂妄的在道家人看來,極力想要拯救天下的人,往往都是狂妄的,因為天下出了問題,并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救得了的,甚至說不但一兩個人救不了,當時的天下人,可能根本就沒得救,所以,要想拯救天下不能夠人來做,天下是天的,隻有天能創造,也就隻有天能夠進行拯救,儒家和墨家想要拯救天下,這難道不是一種“替天行道”、“代天立法”的行為嗎?
而天的事情人做了,這難道不是狂妄嗎?本來人想去做天的事情,就已經足夠狂妄了,可是有些思想家卻還想要将天的事情,全都扛在自己一個人的肩膀上,或者扛在自己一個學派的肩膀上,這難道不是雙重的狂妄嗎?而狂妄就必定會産生問題,最直接的就是霸道。
試想一下,一個人想要以自身的力量,承擔起天下興亡的重任,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大的魄力呢?那麼,這些勇氣和魄力是哪裡來的呢?要知道古代的那些思想家們,雖然可能位列統治階層,但他們擁有的權利和地位并不高,所以,這樣的勇氣和魄力隻能夠是來源于自信,但凡想要拯救天下的,就沒有不自信。
狂妄必定産生霸道比如說,孟子就曾說過,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我們這樣的社會精英呢?因為我們感悟到了社會的真理,然後我們就必須要去啟迪和教育其他的人民,所謂,“以斯道覺斯民”;同時,也有人需要用自己掌握到的真理,去拯救世界,所謂,“平治天下”。
而且這樣的事情,我們做不到,其他人有誰能做到呢?所謂,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口氣确實是挺大的,而且這不僅口氣大,還非常的恐怖。因為他們自認為覺悟到了真理,掌握了真理,但是在很多人眼中,真理是隻有一個的,那麼既然真理隻有一個,他們就認為真理掌握在了他們自己手中。
如此一來,但凡其他的學派擁有不同的意見,那麼,其他學派的意見就一定不是真理,甚至一定是錯誤的,是需要批判的,畢竟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嘛!所以為了捍衛這個真理,他們需要對不同意見加以批駁,如此一來,形成的理論或者說行為方式,必定是霸道的。
霸道政治容易産生獨裁
但是作為一個思想家,或者說作為一個影響很大的學派的中心學者,如果他的思想和方式是霸道的,那麼他就很有可能利用手中的“公權力”來強制性的推行自己的主張,不管别人是否認為他的主張是正确的,他都認為需要按照自己的一套去做,并且認為隻有這麼做才能夠拯救這個社會。
就比如說墨子,墨子認為,隻有他的兼愛非攻能夠拯救天下,所以,他創立的墨家學派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講,是一個類軍事化的組織,他們可能不如正規軍的裝備齊全戰力高,但是在墨家組織内部,墨家的巨子是對所謂的墨者擁有生殺之權的,不允許有反對意見,一旦有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墨者,而隻要不是合格的墨者,首領巨子就有權利對其進行處罰,這難道不恐怖嗎?這其實是一種思想的獨裁。
孟子過分自信,批判梁惠王,又比如說孟子,在孟子見梁惠王時,梁惠王向孟子詢問,如何為國家謀取利益,但是孟子并沒有回答梁惠王的問題,而是自視甚高地将梁惠王批評了一頓,然後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學說,這其實,也是孟子不容許自己的觀點有被反駁的表現所在,或者說是孟子對于自己思想的過分自信。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在梁惠王說出與自身觀點和主張不同的問題時,而對其大加斥責,所以說,當一個人過分的想要拯救天下,對自己的學說過分的相信時,那麼這個人的思想很有可能是偏激的,或者說是獨斷的,如此一來,他就要求天下的人都要按照他的思路走,并且稍有不對就會加以斥責,加以批判。
希特勒極力地推行自己的主張可是我們說,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對于成千上萬的臣民來講,就有成千上萬個最好的社會,甚至成萬上億個治理天下的方式,不可能人與人都是相同的,哪怕是一件小事也會有不同的觀點,更何況是治理天下這樣的大事了?
所以,不允許提出反對意見的學派,本身就是不适應天下,既然如此,又如何去拯救天下呢?其實有的時候矛盾、沖突甚至是戰争,也正是因此才爆發的,比如說希特勒,他其實都是現在社會中過分地推廣自己的主張的人,認為隻有按照自己的意念,才能夠創造一個良好的天下。
但問題在于,他們的理念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甚至他的理念從根本上來講就是錯誤的。隻不過,對于一個極力地推行自己的主張,而拯救天下,又對自己的主張又過分自信的人,他又如何會認識到自己主張當中的錯誤呢?所以,這樣的必定不适合掌控天下。
讨論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道家的觀念是有道理的,首先,作為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愛護,我們還如何要求他去愛護别人呢?其次,一個過分的想要為别人着想,這個他就會認為自身是高尚的,就像孟子所說的那樣,舍我其誰?
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我為你好,既然是這樣,當他所謂的“為别人好”沒有受到别人尊重或者支持的時候,心裡就會出現不如意,如此一來,就更不能治理好天下。所以說,其實過分地想要拯救天下的人,他們本身就有着很多的思想缺陷,治理天下應該是寬容的。
我們知道真理可能隻有一個,但這個真理卻未必掌握在自己手中,或者說,我們掌握的也未必就是真理的全部,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可能隻掌握了真理的一部分,而與此同時,别人也掌握了真理的另一部分,大家都認知道了部分真理,合起來才是全部的真理,甚至說有的時候合起來也隻是真理的更多部分。
結尾
先秦諸子也是這樣,他們雖然觀點不同、多有争論,但确實是各有各的道理,也都是各自掌握了部分真理,并且他們也都在從不同的角度上去接近真理,隻不過,在某些極力地想要拯救天下的人眼中,自己就是絕對正确的,天下也隻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走才能夠被拯救,也就是說,那些自認為掌握真理的人很難做到兼收并蓄,各取所需。
在當時的那個社會裡,自認為掌握真理的人并不在少數,而如果這些人都企圖讓所有人信奉自身的學術,都認為隻有自己才能夠拯救天下,那麼,這個天下其實也就沒救了。所以說,最好的天下其實是人人都在自救,人人都管好自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履行好自己該履行義務,維護好自己的生存空間。
如果人人都能夠做到了這一點,那麼這個天下也就會井然有序,那還需要别人去拯救嗎?所以,無論是哪一種思想,無論是哪一種認知,都不能過分的絕對,放在現在也是如此,對于諸子百家來講,我們并不能主張,傾向于某一家,更不能獨尊某一家,而是要抽象繼承、持續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