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歌消失了。”——這是一代文學大家汪曾祺小說《徙》開篇所寫的一句話。汪老先生這一句話寫的是家鄉學校一首校歌的消失。校歌消失了,記憶還在,校歌消失了,汪曾祺還在(活在人們心裡)。
人的個體生命有長有短,記憶的碎片,因了歲月長河的湮沒,大都變得鏽迹斑斑、模糊不清和支離破碎。但有些東西和事物,由于與生活的密切關聯,顯得意義深遠,影響重大。雖經時間長河的浸泡,不僅沒有長出絲毫銅綠,反而越發晶瑩透亮,熠熠發光。頂針,這一日常生活用品,這一很不起眼但與人們生活緊密關聯的用品,在我的記憶中卻萬分的清晰,并閃爍着金色的光芒。
艱難困苦的歲月,拮據匮乏的生活,母親的一雙手留下了許多受傷和磨損的印痕:拔六月豆,堅硬的豆杆戳留下的一處處傷疤;割稻谷,鋒利的“沙幾”(有齒的割刀)割了指頭印記在手指的疤痕。還有,母親一生裡千千萬萬個辛勤勞作的不眠之夜——縫補衣褲,做一雙雙布鞋,那枚頂針是最好的見證。母親右手食指和中指第二指節有隆起的肉包,肉包僵硬,硬如核桃。
頂針,是一個金屬箍。頂針,有鋁質的,也有銅質的,寬兩厘米左右,厚一毫米左右,外側布滿密密麻麻而又排列有序的凹點。
動手做針線活,把它戴在右手食指或中指的第二關節中間,穿了線的縫衣針屁股頂住一個凹點,手指往上用力一頂,針線戳進衣布鞋底,減輕了手指的一些勞動強度,也提高了縫制速度。徹鞋底,鞋底太硬,頂針用勁一頂,“嘣”縫衣針斷了,斷了的縫衣針會紮進手指頭裡頭去。無論是做衣服,還是縫被褥,特别是做布鞋,頂針是不可或缺的。
頂針,是縫縫補補的重要用具。可是,從古至今沒有一個文人為它寫過詩文的,寫縫衣針的倒有一首:“麥穗輸尖,蘭芽讓瘦,怪底鋒铓纖小。九孔玲珑,寸光明滅,賺得秋波钭瞟。”
還有寫線的:“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當然,這首詩裡面所寫的線包括了縫衣針。
寫尺,剪刀的詩也有,惟獨不見寫頂針的。
記得我小時候,家裡困難,全家人補衣服褲子,做鞋,都是母親用小小的頂針,一頂針一頂針,頂着縫出來的。母親的右手食指和中指老繭鐵硬,陽光下發射出銀色的光。
針師傅也用頂針。
快過年了,家裡再怎麼困難也要給孩子做件新衣服新褲子,這樣,大人的心才安妥。
家鄉,每家做新衣服褲要把針師傅請到家裡來。這一段時間裡,村子裡的針師傅很吃香,手藝好的更吃香。東家還在釘鈕扣,西家已來擡縫紉機了。年逼了,實在請不來手藝好的,二流三流的将就着請來,緊趕慢趕做起來。
布料,是平時從供銷社一塊一塊剪來的,存着。針師傅進門,拿出來,一塊一塊比劃着,指定着這做衣服,那縫褲子;這塊老大做,那塊老二縫。針師傅點頭點腦,一一記着。
進家門的針師傅,挑着一副擔子,一頭是縫紉機,一頭是木箱子,箱子内裝竹尺、皮尺、頂針、鑷子、劃線粉塊、大小縫衣針、裁剪刀,外加一把烙鐵。帶着徒弟的針師傅,一副擔子不用自己挑,他腋窩下夾一布袋子,優哉遊哉跟在擔子後,悠悠地渡着八字步。
村子裡有一位年邁的針師傅,彎背陀腰,骨瘦如柴,他用不來縫紉機,隻會手工縫制。早飯一下肚,手指頭套上頂針,一件衣服,一針一針慢慢縫起來,兩天才做成,雖然是“慢工出細活”,但人家還是難得請他——因為他出貨少。
有一年,我們家實在請不到針師傅,年的味道越來越濃,母親咬咬牙去請老針師傅進門。
老針師傅一進門,就攤開剪刀,套起頂針動起工來。
早飯,母親捧來一碗雞子,老針師傅接過去,眼睛裡卻流出眼淚來。
老針師傅無兒也無女,靠手藝吃飯。
我還清楚地記得,老針師傅手指上的那枚頂針是銅的,色黃如金,閃閃發光。
版權歸淳安發布所有,轉載須告知!
作者:王豐
圖片來源于網絡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集團淳安發布編輯部編發
責任編輯:吳若虹
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
點擊【在看】有驚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