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四川省委、眉山市委關于切實做好援彜工作要求,青神縣于2018年6月,選派17名幹部,助力涼山彜區脫貧奔康。在選派的17名幹部中,有90後的熱血青年,也有60後的業務中堅。他們不負韶華,砥砺前行,與彜家兒女共同經曆、共同推動大涼山邁向全面小康的曆史進程。
援彜夫妻檔,收獲“卡莎莎”
“卡莎莎”是彜語中表示“感謝”的意思。2018年主動申請援彜的雷昆是一名女同志,現在是涼山州昭覺縣特布洛鄉呷租卡哈村駐村工作隊中的一員。初到涼山州,環境艱苦,設施滞後,生活不便給了雷昆不少挑戰。
援彜之初,雷昆走村入戶,摸清底數,準确掌握村情民情,因戶施策,制定了幫扶措施;依托農民夜校和黨建平台做好花椒、種草技術培訓等,目前,該村栽種的200畝大紅袍長勢良好,成活率超過90%;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堅持每月組織村民開展“五洗”活動,切實解決了農戶生産生活中存在的陋習。
“如今群衆一看到我,就豎起大拇指說‘雷昆卡沙沙,青神瓦吉瓦’。”雷昆說。
一樣投身彜區扶貧的還有雷昆的丈夫蹇玉平,他主動請纓,與妻子雷昆一道奔赴大涼山—昭覺縣支教。在昭覺縣呷租卡哈村小學,他是唯一的漢族老師,被安排到學前班,教小孩子的普通話。
“一到班上,便遇到了教書以來從未碰到的困難,全班學生幾乎都不會說漢話,更不用說普通話了。”為了解決溝通難題,蹇玉平通過肢體語言,邊說邊比劃,漸漸地,孩子們學會了簡單的常用語。
除了教知識,蹇玉平還着重加強孩子們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要求他們勤洗手,勤洗臉,勤剪指甲。另外,考慮到彜區冬季幹燥,小孩子的臉、手皲裂,他還特地準備了愛心護膚霜等生活用品。從陌生到熟悉,孩子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個外來的漢語老師。
2018年6月——2020年底,蹇玉平教過語文、數學等學科,帶了3個班、224餘名學生,1年的課時量近200課時(課時量接近内地2倍),學生基本掌握普通話日常用語。他也融入彜區,成為了孩子們學習上的老師、生活中的保姆、思想上的引路人。
不負韶華,青春與索瑪花共綻放
“沒事,我搞得定!”這是在孩子百日宴時張華妻子的回複。2018年主動申請援彜的張華,現在在金陽縣商務和投資促進局。今年張華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因為工作,沒能出席孩子的百日宴,半夜裡編輯短信向妻子道歉,結果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這兩年多裡,我唯一愧對的就是對家人的照顧,對孩子的陪伴。”正是因為這份愧疚,更加堅定了他要為孩子樹好榜樣,不負組織的重托和彜區人民的期盼的決心。
記者了解到,在張華的努力下,對上争取商務扶貧資金3950萬元,全部投入到項目建設中;已建成商務中心、物流體系等項目7個,還有7個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中;開展電商培訓31班次,為金陽縣培養電商人才4000餘人。
張華說:“三年的援彜經曆,是我人生的寶貴财富,金陽俨然成了我的第二故鄉,我的青春和索瑪花共同綻放。”
在這支隊伍中,還有90後的青年民警李佳俊,已經年滿55歲的專技人員吳念彬……他們分别安排在彜區的6個縣,最遠的距離縣城100多公裡,最高的寨子海拔高度近3000米。盡管條件艱苦,盡管相隔遙遠,但是這個團隊兩年多來始終保持高昂士氣,始終團結守望攜手向前。援彜兩年半,他們在彜區出行距離共計超過10萬公裡,走訪群衆2394戶,診療病人4330人(次),支教學生920人(次),聯系幫扶資金(物資)近200萬元,助力實現支援的6個縣、8個村、1045戶群衆整體摘帽脫貧。
援彜工作組,這群大涼山下的青神人,用青春和激情書寫了一曲民族和諧、共同奔康的忠誠之歌。(鄭歡 記者 戚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