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鑒定真知堂: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無論是以柴汝官哥定為準還是以汝官哥鈞定為說,定窯都當之無愧的屬于五大名窯之一。
定窯,以産地命名,遺址現已發現,位于河北省曲陽縣以北25公裡處的靈山盆地澗磁村一帶,唐代隸屬于定州,故被稱為定窯。據《曲陽縣志》記載:“靈山一帶,惟出煤礦,龍泉鎮則宜瓷器,亦有出滑石者”。由此可見,靈山一帶,既有燒制瓷器必備的燃料,又有滑石一類的瓷土,天然條件絕佳,具備了燒制名瓷的基本條件。
河北曲陽是著名的戰國中山國之地。曆史上一直是北方軍事重鎮。定窯瓷器,唐代文獻中罕見,五代時期開始嶄露頭角。所以,現在區分定窯瓷器,一般分為四期。
第一期乃唐早期到中期,此時的定窯為初創到成熟的初級階段。完成了從黃釉瓷到白釉瓷的過渡,但多數仍然使用化妝土,瓷器較粗。
第二期為晚唐五代到北宋早期。此時為定窯曆史上第一個高峰,産品胎體潔白,瓷化程度極高。
第三期為北宋中期到晚期。此時的定窯注重裝飾,發明了覆燒法,開始出現了印花瓷器。
第四期為金代到元時期。北宋滅亡後,定州落入金人之手,定窯瓷器進入衰落期,
收藏家說的定窯,一般指的都是後三期的定器。唐代定窯非常少見,也很難和其他唐白瓷區分開來,一般多稱為唐白瓷。
第一時期的定窯,多有官或新官字樣,北宋早期還有瓷窯稅務官在定窯燒瓷收稅的碑文,精品在五代佛寺地宮和遼國貴族墓葬出土。如曲陽五代同光二年王處直墓,合肥保大四年楊氏墓,赤峰遼應曆九年衛國王墓,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定州靜志寺塔基等。
第二時期的定窯,一般認為是仁宗之後到徽宗時期。此時的定窯雖然已經不入禁中,但精品紛呈。如熙甯四年鎮江章泯墓,北京豐台遼重熙二十二年王澤墓等。此時的定窯出土器宋墓較少,而遼墓大增。應該是和北宋早期真宗命各州燒制青瓷器,國内審美風向從尚白轉到尚青有關,但宋人以為定器還是北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間最佳。
第三個時期的定窯,已經不是宋瓷,而是金瓷了。因為此時的定州,已經是北方金國之地,和南宋朝廷沒有了任何關系。進入金國之後,不少當地熟練窯工舉家南遷,對金國定窯的生産有一定的影響。由于金人尚白,所以定窯瓷器依然得到金統治者的喜好。不過,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女真金人興國不久,對于藝術品和日用品沒有南宋君王那種需求和品味,所以從根本上降低了對瓷器的品質和藝術要求。從這點來說,金代定窯的退步是無法避免的。
搞清楚了這些年代之後,再說一下宋瓷的五大名窯。
宋瓷的五大名窯概念最早出自明初洪武時期曹昭的《格古要論》。當時指的是柴汝官哥定。其中,汝官定三窯在宋代文獻中極有不少記載,柴窯宋無文獻,哥窯最早的記載出自元代。
宋代定窯,在北宋早期的皇家記載裡,就有“内府收藏明越饒定青”五州瓷器的記載。
宋仁宗時,仁宗一日幸張貴妃閣,見到了一件紅定瓷器,當時皇帝大怒,堅問此器從何而來,得知是臣下所貢非常生氣,用随身攜帶的金瓜敲碎差點讓貴妃下不了台,可見定窯瓷器當時就很珍貴。
在仁宗英宗時代汝窯出現之前,定器在北宋朝廷之中的地位基本上屬于北宋皇室用器,一般貴族還使用不起。
再加上從五代時期開始,定窯一直是五代國君,遼,金國君的禦用器,哪怕後來宋國君放棄使用,定窯在民間的聲望一直都很高,這是定窯瓷器價格高的首要原因,它出名甚早。
其次,五大名窯中的柴窯早在明代就失傳,汝官哥窯瓷器存世數量,經過幾百年戰亂,都僅有幾十到上百件的收藏,并且大多數都收藏于源自清宮舊藏的三大博物館(北京故宮,台北故宮,大英),民間私人收藏的汝官哥窯非常罕見,也很少出現在拍賣場上。
而均窯中以前認為可能是北宋徽宗燒制的,現在據考證極有可能是明代,則五大名窯中存世數量較多,能上拍賣場流通的瓷器,也就隻有定窯了。定窯存世數量雖然比起汝官哥數量為多,但正因為多,所以能容納大量的資金進入炒作,再加上除了這三個罕有拍賣品的名窯以外,定窯堪稱宋瓷魁首,和其他宋瓷窯口一向被稱為小窯不同,定窯受到追捧也就極為正常了。
第三,定窯瓷器無論是五代還是遼還是北宋早期或金,都基本上屬于皇室用器。北方民族都一樣尚白,這種對白瓷的喜好一直延續到蒙元,明成祖朱棣由于長期生活在北方,也喜歡白瓷,還燒出了甜白瓷。所以曆代定窯瓷器大部分都屬于皇室用瓷。
進入南宋之後,雖然說定窯在北宋時就已經因為有芒不入禁中,但失去了可以燒制白瓷的定州,南宋朝野物以稀為貴,對自己不能生産的定窯瓷器重新産生熱愛和追捧極為正常。定窯的這些曆史上的原因是五大名窯外的其他任何宋代窯口不能比拟的。
第四,任何時代國強民富之後,曆史上的珍貴文物都會受到熱烈的追捧。特别是東亞這種有着深厚曆史文化傳統的國家和人民。所以,中國人的财富在改革開放之後劇烈暴漲,從一貧如洗到家财萬貫者衆多。這些先富起來的人為了追求文化品位,在拍賣場上往往一擲萬金。在沒有時間好好學習文物鑒定知識的大前提下,選擇知名度美譽度高的定窯投資,就是極為正常的事情了。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曆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鑒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曆史文化和文物鑒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鑒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