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被時光善待

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被時光善待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1:58:10

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被時光善待(每一個努力的人)1

這兩天,網上流傳的一個帖子感動了萬千網友,被廣泛轉發,這個帖子的題目是“一位甘肅高分考生的請求”。

發帖人叫魏祥,甘肅人,一個重度殘疾青年,今年參加高考,成績648分,超過近幾年清華大學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

他已經報考清華大學,他發帖的目的是希望清華大學能提供一間宿舍,他能和母親一同前往,方便他順利完成大學學業。這個帖子引爆了網絡,而清華的回應也溫暖了很多人……

魏祥出生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今年19歲,應屆高中畢業生。早在他10個月大時,就被确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并椎管内囊腫疾病,這種疾病導緻他雙下肢運動功能喪失。

年幼的魏祥生活不能自理,他們早上或抱着或背着孩子去幼兒園,中午接回來吃飯,下午再送再接。

相依為命的一家人不覺得日子有多苦。

但命運似乎跟他們一直“較勁”。

2005年,魏祥的父親身患不治之症,醫治無效去世,留下無助的母親和身體殘疾的他。

當時他們母子感到天都塌了,精神崩潰,完全處于低迷的狀态。母親想不通,為什麼命這麼苦?但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母親挺了過來,畢竟孩子需要有人照顧,如果她倒了,他就沒家了。

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被時光善待(每一個努力的人)2

接下來的時間裡,夏瑞雲一邊陪孩子讀書,一邊四處打聽好醫院。

2008年,她帶着魏祥去北京一家醫院做手術,但這次手術也未能完全改善他的身體狀況。

為了能夠讓孩子正常讀書,從小學到高中,風雨無阻,隻要沒有急事,她都會成為孩子的“雙腿”,接送他上下學。小學時,她還能背得動魏祥。到了初中,随着他體重日益增加,她已經背不動了,就推着自行車送孩子上下學。

十餘年如一日。夏瑞雲陪孩子上學,陪孩子鍛煉,用所學護理知識,幫助孩子進行康複訓練,鍛煉他的行走能力。

久而久之,魏祥在母親的鼓勵下,漸漸學會了用雙拐進行短距離的步行。

魏祥能克服的困難一定自己克服。他堅信雖然身體有問題,但他照樣可以活得很精彩。

面對命運的不公,魏祥和母親認準一個道理:與其抱怨,不如多一些樂觀、豁達,這樣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在老師和同學眼中,魏祥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他善于思考、樂于助人。每當同學在數學方面遇到難題時就會向他請教,他也因此成為“難題庫”。

因為他從小到大不能動,隻能坐着,所以比較安靜,喜歡思考,愛動腦筋。

時間長了,就特别喜歡數學、物理這些課程,他也非常喜歡挑戰困難的過程。他對學習之道有着獨到的理解,打好基礎是關鍵,和同學之間加強交流有助于鞏固知識,比一個人埋頭苦學有效果。

學習上,魏祥愛鑽牛角尖,一道題解不出來,有時他會思考上四五天,直到最終解決問題。

遇到壓力特别大時,他會聽音樂、讀童話書,甚至睡懶覺放松,或者在好朋友的幫助下,坐着輪椅出去轉一轉。

中專畢業的夏瑞雲隻能盡可能給魏祥提供生活上的照顧,而在輔導兒子學習方面她愛莫能助。而魏祥在學習上很讓她省心,他的成績在學校一路領先。他的理想是上清華大學。

今年魏祥要參加高考了,他不負衆望,考了648的高分,位列全省理科83名。

當通過電話第一次查詢高考成績時,他和母親很驚訝,查了第二遍後,才确認确實考出了高分,超過了清華大學近幾年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

可是,在歡喜中,他們又平添了一分憂愁,畢竟魏祥行動不便,自理能力較弱,如果去清華大學上學,怎麼辦?

于是,就有了網上流傳的那個帖子。魏祥在帖子中請求說:

“由于我身體的原因,無論我走到哪裡,都離不開親人的随身陪護,以照顧我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媽媽為了陪我上學無奈放棄工作,僅有的經濟來源将要斬斷……”

“懇切希望貴校在接納我的同時,能夠給我們母子倆提供一間陋室,僅供我娘兒倆栖身而已,我将萬分感謝!”

清華招辦主任在網上看到文章後,第一時間在魏祥的帖子下面留言回複。這回複令網友稱贊:這是真正的清華溫度!目前,這兩條留言獲贊超過一萬: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劉震表示,考生魏祥的情況受到清華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清華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已和魏祥取得聯系,确認錄取後立刻開始資助。同時,多位校友提出資助意願,後續學校相關部門會跟進落實。

劉震說,清華大學有完備的學生資助政策,校内外有足夠多的支持,錄取之後,相應的工作都會啟動,請魏祥放心,清華不會錯過任何一位優秀學子。

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被時光善待(每一個努力的人)3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還發出了《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的信,表達了對魏祥前往清華大學就讀的歡迎。信中表示,“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萬幸的是,你在經曆疾病和喪親之痛後,依然選擇了堅強和努力,活成了讓我們都尊敬和崇拜的樣子”。

從最新的媒體報道中了解到,魏祥将走專項招生計劃,拟7月中旬确認錄取結果。校方已備好宿舍,費用全免,待确認錄取後,會逐一兌現承諾。

魏祥事迹的感人之處,在于蔑視困難的态度和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相信有一扇門被關上的同時會有另一扇窗打開,面對身體的殘缺,如果有不畏艱難的态度,必會有另一種功能或意志的補償。

魏祥在給清華大學的請求中說,“12年來,我竭盡全力,克服身體殘障,刻苦求學”,盡管隻是寥寥數語,但人們幾乎都從那條隻是難易程度不等的來路走過,深知貧困家庭孩子走過那段漫長而艱辛的路途是何其不易而感同身受。

魏祥的不屈意志擊中了人們内心的柔軟,激發了人們面對困難如何選擇的思考,激活了人們内心沉睡的動力。

清華大學的感人回應同樣令人回味。在處理這起事件的過程中,并不簡單局限于如何應對魏祥請求的表态,而是深入發掘了魏祥事迹背後的精神,摻入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精神。

其實,遭遇生活不幸的人不少,而得魏祥之幸者或許不多。多少人在那條艱險曲折的路上不屈過、抗争過、奮鬥過,然而遺憾的是,多少人沒有越過困苦樹起的高限,沒有熬過那段艱險的旅程,這就是命運和生活的無常與無情。

正是有無數這樣的個體存在,有魏祥這樣的不幸同時又屬幸運的個體存在。

迎着困難而行,困難就在腳下。每一位面臨困難的行者,隻要不輕言放棄,再多一些堅持,再多一些努力,陽光自會從前面不遠處照射出來,照亮我們新的旅程。

每一個努力的人,終将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