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在動物學上屬于鳥綱、雉科家禽,喙短銳,有冠與肉髯,翅膀短,處于家禽品種序列頂端的禽類。具有鳥類的生物學特性。飼養環境下雞一般最長存活13年。
1、新陳代謝旺盛,生長周期短
雞的标準溫度在40.9~41.9℃,平均體溫是41.5℃,成年雞高于雛雞。
雞的心跳很快,每分鐘脈搏可達200~350次。就日齡而言,雛雞高于成雞。就性别而言,母雞高于公雞。還受環境影響,如氣溫增高、驚擾、噪聲等都會使其心率增高,嚴重者心力衰竭而死亡。
呼吸頻率每分鐘40~50次,比大家畜高。受環境溫度影響大,但環境溫度達43℃時,其呼吸頻率可達到每分鐘155次,受驚時也可加大呼吸頻率。
雞的基礎代謝高于其他動物,為馬、牛等的3倍以上。安靜時耗氧量與排出二氧化碳的數量也高1倍以上。
肉雞公母混合飼養,在正常的生長條件下,早期生長十分迅速。出殼時體重40克左右,一般經過2周生長體重可達0.5千克,4周齡時體重1.65千克,6周齡體重2.88千克,7~8周齡體重達到3.2~3.6千克,是出殼體重的70~85倍,而此時的料肉比僅為2.1∶1左右。生長速度之快,飼料報酬之高,是其他畜禽無法比拟的。從準備工作開始算起,一般2個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産,具有資金周轉快的優點。
雞的生命之鐘轉動得快,壽命相對就短,應盡量為雞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利用其代謝旺盛的優點,創造更多的禽産品。
2、肉雞性情溫順,适于多種方式飼養
與蛋雞相比,肉仔雞性情溫順,很少跳躍、啄鬥。由于雞的群居性強,在高密度的籠養條件下仍能表現出很高的生産性能。另外,雞的糞便、尿液比較濃稠,飲水少而又不亂甩,這給機械化飼養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尤其是雞的體積小,每隻雞占籠底的面積僅400厘米2,即每平方米籠底面積可以容納25隻雞。所以在畜禽養殖業中,工廠化飼養程度最高的是雞的飼養。肉雞的飼養可以采用厚墊料散養和網上平養,也可以采用籠養。
厚墊料散養:用厚墊料散養肉雞的方法是目前國内最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主要是投資少,簡單易行,特别是可減少胸囊腫大的問題;不利的是容易發生球蟲病,而且很難控制,這樣藥品和墊料的費用較多。
網上平養:這種方式與蛋雞網上散養基本差不多,主要是在金屬或塑料的網上再鋪上一層彈性塑料方眼網,這種網柔軟有彈性,小雞在網上活動,不與金屬網接觸,這樣可減少腿病和胸部囊腫,提高商品的合格率。用這種方法養雞主要是解決雞糞落在地下,減少消化道疾病的重複感染,特别是用來控制球蟲病效果比較顯著。
籠養:籠養肉雞飼養密度增加1倍左右,可更有效地提高雞舍的利用率;可提高飼料利用率5%~10%,降低生産成本3%~7%;降低了球蟲的發病率,節省了抗球蟲藥費的開支;不需要墊料,節省了墊料的開支;提高了勞動效率;便于公、母分群飼養。
早期的籠養由于籠底硬,小雞胸部發生囊腫的比較多,也比較嚴重,影響了商品的合格率。經過人們的探索和改進,采用具有彈性的塑料籠底,大大減少了小雞胸部囊腫的發生,使采用籠養的優點充分地發揮出來。
3.對環境變化敏感
雞的聽覺不如哺乳動物,但聽到突如其來的噪聲就會驚恐不安,亂飛亂叫。
雞的視覺很靈敏,雞眼較大,視野寬廣,能迅速識别目标,但對顔色的區别能力較差,對紅、黃、綠等顔色敏感。一切進入視野的不正常因素如光照、異常的顔色以及貓、鼠、蛇和雞舍進來陌生人等均可引起“驚群”。特别是雛雞很容易驚群,輕者擁擠,生長發育受阻,重者相互踐踏引起傷殘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靜的地方養雞。粗暴的管理,突來的噪聲,狗、貓闖入,捕捉等都能導緻雞群騷亂、影響生長。
雞舍無光線便停食,因此,育成期控料必須與控光相結合,以防超重。産蛋初期起逐漸延長補光時間,促進光線對雞腦垂體後葉的刺激,導緻卵巢機能活動,有利産蛋率上升。但控光、補光都要有計劃,絕不可紊亂,用強光刺激毫無好處。
雞的嗅覺差,不如鴿和鵝,雞口腔中味蕾少,有嗅覺受體,在一定程度可辨别香味,但需要流動的空氣将氣味傳遞到受體,因為雞無聞嗅行為。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時間短,帶有氣味的藥物混入飼料或飲水中影響雞的飲食欲,如飲水或飼料中加入有惡性氣味的含氯消毒劑,雞會減食或拒絕飲水。相反,飼料中加入芳香添加劑,雞能增食。但一般苦味藥不影響進食和飲水。苦味對雞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無治療作用,甜味沒有增食作用。
由于禽類對飼料中的鹹味也無鑒别作用,在飼養過程中,如使用顆粒粗制食鹽讓雞自由食用,雞群會因攝入大量食鹽顆粒造成急性食鹽中毒死亡。
雞宜在幹爽通風的環境中生長,如果雞舍廢氣含量高、濕度大,一些病原菌和黴菌易于生長繁殖,雞糞會發酵産生有毒氣體,使雞容易得病,不利雞的生長。
此外,雞體水分的蒸發與熱能的調節主要靠呼吸作用來實現,初出殼的雛雞,體溫比成年雞低3℃,要10天後才能達到正常體溫,加上雛雞絨毛短而稀,不能禦寒,所以對環境的适應能力不強,必須依靠人工保溫,雛雞才能正常生長發育。1~30天的雛雞都要保溫,并放在清潔衛生的環境中飼養。30天以上的小雞,羽毛基本上長滿長齊,可以不用保溫。所以養雞場要注意盡量控制環境變化,減少雞群應激。
4、抗病能力差
雞的抗病能力差,傳染病由呼吸道傳播的多,且傳播速度快,發病嚴重,死亡率高,不死也嚴重影響産蛋。尤其在工廠化高密度舍内飼養的情況下對于疫病的控制非常不利。
5、對飼料營養要求高
由于雞口腔無咀嚼作用且大腸較短,除了盲腸可以消化少量纖維素以外,其他部位的消化道不能消化纖維素。另外,雞的消化道很短,食物通過的時間快,也不能很好地利用粗飼料。所以,肉雞生産必須使用高能高蛋白的全價配合飼料。一些難消化、難溶、難吸收的藥物如草藥,必須先經過處理,以便于胃腸道吸收後才能給雞用。
雞的必需氨基酸為11種,各種礦物質、維生素都是不可缺少的。沒有充足的營養,肉雞就不可能充分發揮其生長潛力,就不可能長得快。飼料原料質量不穩定,或摻雜使假,或某些混入毒素,飼料存放不當、使用不當、黴變等都直接影響肉雞的飼養效果。
雞有挑食顆粒飼料的習性,飼料中添加氯化鈉、碳酸氫鈉時應嚴格控制其比例和粒度,否則會引起瀉痢、腹水、血液濃縮等中毒症狀。
6、雞消化功能特異性
雞沒有牙齒和軟腭、頰,在啄料和飲水時,靠仰頭進入。因此,料、水槽設置要妥當,防料水溢出。消化食料靠肌胃強有力收縮擠碎,所以要定期添喂沙礫。雞腸道内容物呈微酸性,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繁殖,應防範飼料發黴變質而不利正常消化吸收。飼料在雞體内停留時間短,再加上在腸道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所以雞糞蛋白質反而超過原飼料。
雞的消化道呈弱酸性。所以青、紅黴素可以口服,不會被破壞,磺胺類和喹諾酮類内服吸收快而完全,還能延長半衰期,但慶大黴素等由于含氨基基團,不易被腸道吸收,除腸道炎症外,一般不易内服給藥。對抗膽堿酯酶的藥物(如有機磷)非常敏感,容易中毒,所以一般不能用敵百蟲作驅蟲藥内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