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人們交流時,不會直接說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年齡稱謂來代替,這些在詩詞中也常有體現。
比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這裡的黃發指老人,古時,黃發是長壽的象征。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發。
從“赤子”到“豆蔻”,從“而立”到“知天命”,每一個都那麼美!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詩經·衛風·氓》
黃口:10歲以下。幼學:10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外傅之年:兒童10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