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開春後,咱北京城都會多了一位主角兒,那就是風筝,永定門,展覽館這種電線杆兒少,場地開闊的地兒,您一擡頭,這風筝多的能讓您眼暈,要說這風筝那都有,但咱北京的風筝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風筝有不同的講究
每年開春都是咱北京人放風筝的旺季,其中‘金魚風筝’是最簡單最好放的風筝一個人舉着風筝走300多米遠,然後另外一個人原地不動隻管放線,拿着風筝的那頭一撒手直接就飛起來了,金魚風筝’北京人叫‘硬拍子’這是風筝的鼻祖
據說最早是打仗的時候載人飛天使的,所以它的放飛要求很簡單就是風大,所以三四級風最理想的,拍子大點兒八級風都能飛起來,如果風不大的話就直接放大三角兒,這屬于軟翅拍子,這風筝下邊沒有輪廓邊兒,二三級風就能輕飄飄的飛起來,說起風筝不得不提咱老北京的‘沙燕風筝’咱北京硬翅肥沙燕兒是老北京的傳統風筝
沙燕兒風筝’三四級風的時候放最像樣兒,而且沙燕兒風筝最起碼得2級風,根據個頭大小不同,所以越大的風筝需要越大的風力,而且沙燕兒不光得放好了還得講究要定在空中,再把這線桄子往樹上一栓,都不用管它,自個兒飛得像樣兒着呢,沙燕兒還有一叫法是紮燕兒風筝,這都是老北京話的一個叫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曹氏風筝’而且這曹氏風筝并非曹家傳承,而是靠着北京的風筝愛好者這麼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曹氏風筝講究看骨架,飛得高不高關鍵得看骨架,風筝的骨架用竹子,這是有史以來的傳統,曹雪芹說得好‘綁梢刮薄存彈性’過去老北京人還講究鬥風筝
鬥的就是起得好,有動态,這風筝并不停着不動的,瘦燕兒的歌訣
‘纖纖瘦燕兒舞臨風,競掠翩跹上九重’它是以舞蹈的形式飛上去的,會放的有驚無險,不會放的折跟頭,鬥的就是這個!
咱北京的風筝圖案講究有很多,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大部分都是濃墨重彩,畫風筝一點不比水墨畫容易,又要表現風筝的藝術效果,還得注意它的分量和透氣性!曹氏風格還有一特點,光畫的漂亮不行,每一筆要畫什麼花紋,用什麼顔色這都是有講究的,這規矩曹雪芹早就立好了
沙燕兒,盤兒鷹,屁簾兒這都是北京人打小經常放的風筝
這盤兒鷹它就是一種可控風筝,老北京人叫‘低飛近耍’可以不停地控制它變換的角度,看盤兒鷹的飛行主要就是要它的飛行軌迹
值得一提的是放風筝的好處還真多,脖子咱得仰着,對脊椎病還有低頭族大有好處,還有眼神兒,遠遠的得盯着空中那小點,忽高忽低忽遠忽近,這能緩解視覺疲勞,還真是大有益處,北京人放風筝,都挑有風有太陽有陽光的日子,而且放風筝的同時還能曬曬太陽,所以玩兒風筝還真是一舉多得!
本文由北京城oid原創,抄襲必究,歡迎關注北京城oidschooi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