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們有沒有覺得,現在取個名字好難呀!
給孩子取名,一向是個技術活。
是要文化、涵養、個性兼得?
還是好聽、易寫、方便更佳?
左右搖擺之際,難倒了大批父母。
好的名字都是用心取來的,比如在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的武亦姝,她的名氣就取自白居易的詩作《過昭君村》:
亦姝、亦姝
“亦如彼姝子,生此瑕陋村。”
每每想到這樣一個名字的來曆,我就會無比驚歎:天呐!這是何等浪漫的一個名字呀。
父母的文化,讓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受益了。
想來,一個好名字,固然重要,但當下有些爸媽,在名字上花得功夫要麼标新立異,要麼古怪離奇。。。
刻意的追求獨特,反而給孩子添了不少麻煩事。
一不小心,鬧出笑話是小,
要是連累孩子沒法入學、交通出行、交社保、甚至無法買房,
這事可就鬧大了。
因為名字辦不了貸款
名字取得怪,諸事全都壞!
這可不是玩笑話,前段時間逛了下知乎,發現一個既有趣又慘痛的遭遇。
有網友在知乎尋求幫助:房貸辦不了因為名字是生僻字。
“本人潘䶮,房子公積金貸款辦理不了,
銀行不給放款說系統不認我的名字怎麼辦呀!”
有網友回複也遭遇的相同的事:
這就很讓人納悶了......
怎會有人因為名字太難寫,就買不了房了呢?
很多爸媽不知道的是,如果名字太難辨認,未被銀行、學校、交通等系統收錄,将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出行、升學乃至購房。
這是因為,原本公安系統的人口信息庫,收錄的漢字是最全的,有7萬多字,連少數民族用的生僻字都有。
但是,學信網、銀行系統等公共機構,并沒有同步使用公安系統的漢字字庫。
這就造成了一個“陷阱”:上戶口容易,辦事情難,改名更難。
因為有些系統無法收錄這些生僻字的姓名,就無法簽訂相應協議、合約等等。
發生這種情況的,還有一位叫“童頔(di)”的女孩。
因為“頔”這個字太罕見,現在已經很少人在用了,此前不少交通系統、學校、信貸系統都未收錄這個字。
自此之後,各種倒黴的事情都讓童頔給碰上了。。。
1、首先,她辦不了銀行卡。
因為銀行識别不出她的名字,壓根就沒法開戶,連開戶都不行的話,貸款就更别提了。一個連名字都無法識别,身份證和戶名都對不上的人,銀行怎麼敢放大額貸款?
2、其次,差點無法考研。
因為學校系統裡也檢索不到她的名字,導緻身份證和考試名字不統一,最後各種開證明,辦手續,才算是過了名字這關!
要知道,“頔”在生僻字之中還算比較好認的,那些更難認的字,讓孩子遇到問題的概率可就更大了。
孩子十幾年寒窗苦讀,如果最後被名字扯了後腿,那父母就追悔莫及啦。父母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就連在微博上,也有很多人心有餘悸,紛紛喊話:
“救命,我以後一定不能給孩子取這些名字!”
喜歡以生僻字命名的父母,一定不能片面追求特立獨行,就算沒有以上問題,叫不出名字,也讓孩子頭疼的很。。。
知乎上,還有一位叫翾的網友,吐了一頓苦水:
他名字中的翾,讀xuān,指輕柔地(飛)、飛翔的意思。無奈的是,這個字,普通人真的很難認的。
朋友、老師叫不出名字,平添被取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外号;
醫保卡等機器識别不出名字,姓名一欄總是“口”。
爸媽們翻着字典來找生僻字取名,最後的結果總是“翻車”不斷。
事實證明,這樣的取名文化不可取,平白給孩子添了不少的麻煩。
如果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社交和生活了,建議不要猶豫了,換個正常名字吧。
紮堆用生僻字取名,竟然成流行
網上流傳一個老段子:
自從開始流行用生僻字取名後,小學生的班主任統統換成了語文老師。去年開學季,網上熱傳一份小學新生名單:
16個學生的名字裡就有8個生僻字
老師表示:我太難了!
在這份名單裡,我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父母們的用心,既有成語式姓名——“程門立雪”,也有上文中提到的“頔”字,不知道後續,這位叫高頔的小朋友,是否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麻煩。
此外,名單中的彧(yù)、 珩(héng)、竁(cuì)、赟(yūn)、翀(chōng)、羙(měi)等等生僻字,一再挑戰語文老師的認知極限。
除了生僻字外,刻意追求标新立異的父母們,還會用名詞、成語來為孩子取名。
見識過了“程門立雪”後,還有這位叫“許許儒生”的小朋友。
新一輩的家長們,思想真的簡單粗暴了。
成語至少還能和文化沾一點邊,“環球一号”和“環球二号”就真的很難懂了。。。隻得感歎父母們太任性,真是人有多大膽,名有多量産。
但轉念一想,這樣取名字,孩子真的不會在學校裡被取外号嗎?這是個值得家長們思考的問題。
除了生僻字外,現在的爸媽們還喜歡從偶像劇裡吸取靈感,00後孩子爆款名字裡,一定少不了子軒、子涵、梓睿等等......
2017年新生兒名字大數據年度榜單裡,“軒”、“涵”、“梓”榮獲前三名。
看看曆屆取名榜單裡,“梓”、“睿”、“軒”、“豪”、“晴”、“彤”有多受歡迎?這幾個字簡直成爆款了。
我們都知道,給孩子取名字這事,可大可小。
往大了說,名字是跟随孩子一生的東西。
取得太大衆,比如“梓”、“子”、“豪”,缺乏個性;
取得太難聽,或是有歧義的名字,比如網上流傳的“史珍香”、“史上飛”,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少輿論的壓力甚至羞辱。
取生僻字的話,又讓孩子在生活中面臨不少現實的難題,小到出行、交友,大到升學、買房,都因名字成了阻礙。
就拿疫情期間的健康碼來說,若是相關系統識别不出姓名中的生僻字來,外出出行也将處處受阻。
還有就是,
取名“建國”、“彩霞”,太有年代感;
取名“芳”、“偉”、“麗”,過于俗氣;
這麼一看,尋求特立獨行的名字得不償失,好的名字又太難取了。。。
但其實,并沒有家長想象的那樣嚴重。
怎樣才算好名字?
好的名字,不一定是獨一無二的生僻字,但一定是琢磨出來的好字。
總結一下,為什麼當下新生代的父母,在取名上折騰了這麼多五花八門的想法?
無非是名字這個東西,小中窺大,非常考驗家長的水平。
要避俗,要符合價值觀,還要獨一無二,生僻字成了多數新生代父母的首選,但試想,如果那個字大家都不認識,如此曲高和寡,再有含義有什麼意義?
那麼,哪些才算好名字呢?
既有涵養,更容易記一些的:
過目不忘,又清新脫俗,這才是好名。尤其是在光鮮亮麗的娛樂圈,取藝名成了不少明星們入行的第一件大事。
成龍原名陳港生;
張馨予原名張燕;
費玉清原名張彥亭;
周迅原名周米卡......
改名之後,更脫俗,也更好記了。
還有一些比較文藝一點的:
再比如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呦呦”二字取自《詩經·小雅》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古雅又好記。
我國一位著名畫家關山月,其名和李白的詩文《關山月》同名。
一提起他,就讓人聯想到李白的詩句: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既特别,又讓人喜歡。
說實話,不管孩子叫啥,用心就行,但最好慎用生僻字,當然也别太随便。
不論是讓孩子生活不便,還是讓孩子被取笑,都不是父母想看到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