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一種語音節律障礙,多發于兒童期,如果不治療的話,一部分人就會延續至成年,嚴重的話會使人喪失了部分正常社會功能,同時周圍好奇、嘲笑的目光也會造成很大心理傷害,那口吃要怎麼治療呢?
網絡配圖
對口吃的話,采取心理治療是最好的,不僅可以提升自信,同時也能改善因口吃而導緻的恐懼心理和性格上的改變。口吃的心理治療方法,可以根據口吃恐懼症患者的病理機制而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下面一起看看有哪些治療吧。
網絡配圖
一、言語流暢性訓練
網絡配圖
二、心理治療
在醫學上,得出過一個結論,很多口吃患者存在對口吃的恐懼心理,對這種言語障礙沒有明确的理解,表現為逃避與外界的言語交流,嚴重時與外界隔絕,長時間下去,就算想和你說什麼也不懂得怎麼說,另外心理障礙的加重使口吃症狀進一步惡化,反過來更加深心理障礙,惡性循環的結果使口吃病變得根深蒂固。
楚蘭菊認為:根治口吃病的着眼點應放在心理障礙的破除上。口吃病的病根在于“一個字也不能口吃”的主觀願望,不徹底摧毀這個錯誤的強烈的願望,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因為就算一個字口吃的話,自己偶爾也是會覺得自己口吃,時間久之,就會慢慢出口吃的症狀。
網絡配圖
欲消除心理障礙,必須無條件地允許口吃。有一種森田心理療法,其就是不排斥口吃這一既定事實,帶着口吃象正常人一樣工作,表現出“順應自然”的态度,允許口吃,為所當為。另外楚蘭菊認為:口吃者恐懼口吃,實際上并不是恐懼口吃本身,而是恐懼口吃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喪失有質量的物質生活和社會地位。口吃病心理治療的實質和核心應是:減輕或消除對口吃所引起的不良後果的恐懼。
網絡配圖
三、言語反饋治療
口吃者在跟随其他人講話的時候,口吃現象比較少,而且講話自然而流暢。所以,國外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這方面的原理,在60年代推出延時聽覺反饋(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 DAF)儀器,模拟這樣的效果。
當自己的講話聲音被改變後,聽起來就象是别人在跟自己說同樣的話,幫助口吃者在自己一個人講話的時候,也達到跟随其他人講話的效果,從而即時改善口吃。研究認為口吃者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暫時流暢說話:一種是内生的(自我産生的)言語發生機制的改變,另一種是在言語發生時接受特定的某些外在的言語反饋。内生的減少口吃的方法,比如用怪異的腔調說話,拖長語音,柔和發音,以及其他基于言語動力的矯正方法。由于内生的引發流暢性的方法,通常與言語發生機制相關,一些矯正後的口吃者,其流暢的說話方式被認為聽起來不自然,可能需要大量的認知方面的努力來維持這種說話,并且很難在現實生活的說話情境中持續運用。
網絡配圖
最有效的提高流暢性的改變言語反饋方法,利用了“第二言語信号”,即在說話者産生的第一言語信号同時呈現離散的言語信号,并且包含了與說話者的第一言語信号相近的言語動作。與内生的引發流暢性的方法不同的是,利用改變言語反饋(ASF)的外在的方法,已被證明可以使口吃者立即産生穩定的、自然的流暢言語,基本不需要認知上的努力,盡管有時效果不能持續。
楚蘭菊主任提醒你:恐懼使肌肉緊張過度,所以肌肉的放松是治療的一個主要的目标。因恐懼而産生的緊張在激發患者的口吃過程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也是患者語言困難的直接誘因。如果并不要求自己的語言毫無瑕疵的話,那麼你的口吃就不會象現在這樣嚴重,或者說,至少你口吃的時候會輕松很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