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七個月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是有點“水逆”。新政沒完全落地,支持率卻創下了曆任新總統就職半年的最低記錄。前幾天,又遇上了讓他騎虎難下、兩邊都不敢得罪的弗吉尼亞種族主義騷亂。焦頭爛額成這樣了,特朗普還是忘不了中國,這不,一系列動作,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
當地時間8月14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根據《1974年貿易法》,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産權領域的做法,“以确保美國的知識産權和技術得到保護”。
當地時間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宣布,美國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此舉已引發各界對美國采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憂。
擔憂歸擔憂,美國此舉深意又有哪些?為什麼說露出“301”猙獰牙齒的美利堅更像一隻“紙老虎”?今天,長安君(微信ID:changan-j)就跟大家聊聊這裡面的“故事”。
上世紀,美國利用“301調查”成功打壓了崛起中的歐洲共同體。1971年、1989年和1994年,美國分别利用普通“301條款”和“超級301條款”三次打擊日本,對日本征收懲罰性關稅、迫使日本開放相應國内市場,用貿易戰重創日本經濟,也間接導緻了日本後來的地産和股市泡沫破裂,最終讓日本經濟陷入了幾十年的滞脹。
總之,看誰不爽就收拾誰,“301調查”就是身為世界經濟NO.1的美國精心打造的“法(liu)外(mang)貿易武器”。
動機何在:
高舉大棒真的隻是為了“貿易”?
跟中國打貿易戰有害無利,這是中美兩國很多有識之士的共識。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還是一個蠻成功的商人,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呢?
在長安君看來,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在指責中國竊取美國企業知識産權,認為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不該進行技術轉讓。
以知識産權為核心的科技型企業、創新型企業一直是美國在全球攫取利益的基石,但随着中國同類型企業的崛起,世界市場的大蛋糕已不再隻屬于美國一家,這給美國帶來很大憂慮。所以,以知識産權為借口揮舞起“301條款”的大棒,打壓中國的相關企業肯定是個重要動機。
其次,以保護國内市場、擴大對外出口為核心的貿易政策和以促進就業為核心的産業政策,是特朗普一直在大說特說的核心經濟政策。
2016年,美國的貿易逆差達到5023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就超過了3000億美元。也許在特朗普看來,美國在現有的國際貿易體系中吃了大虧,尤其是被中國“占了便宜”。因此,對中國不顧後果的展開“301調查”,也許是他為了扭轉貿易逆差、促進制造業回流、重振本國白人藍領階層就業的“速效救心丸”。
長遠是否有利,或許特朗普沒過多考慮,畢竟四年後總統是不是他都還很難說。但競選時的“豪言壯語”,現在總要用政治上的權宜之計作彌補。
第三,在美朝緊張局勢加劇的今天,美國急需中國的調和斡旋,也需要與中國談判的籌碼,而“301調查”很可能是美國故意制造出來的籌碼。
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朗普也許還真是個精明的商人,算得是政治和經濟的總賬。但回到現實層面,美國一旦實施制裁,必然會在中美間制造摩擦,導緻互信減少,中美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脆弱而複雜。這樣的後果,真的有利于問題解決嗎?
中國拆招:
“打貿易戰沒有前途,
沒有赢家,隻會雙輸”!
然而,想用“301調查”打壓中國,特朗普政府似乎過于樂觀了,因為打擊日本的經驗并不适用于中國。并且,如今的中國也不是彼時的日本。反而能從中看到,美利堅露出“301”猙獰牙齒,更像一隻“紙老虎”。
當年日本和美國産品高度重合,貿易是激烈的競争關系,美國打貿易戰可以一邊損人一邊利己。
但中美兩國的貿易卻是錯位的、互補的、互利的。中國是美國主要的出口市場,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過去10年,美對華出口年均增長11%,高出我對美出口增速4.4個百分點。中美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為美國創造了約260萬個就業崗位,為美國經濟增長貢獻了216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國内生産總值的1.2%。
另外,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使得美國物價水平降低了1—1.5個百分點。可以說,正是因為中美間的正常貿易,才使得美國民衆享受到了更質優價廉的商品,美國民衆從中直接受益。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的那樣:在中美經貿交流日深,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格局下,打貿易戰沒有前途,沒有赢家,隻會雙輸。
美國政界、商界也普遍認為,如果特朗普政府不顧世貿規則濫用單邊制裁,不僅無助于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及本國進出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因此,盡管美國已正式展開“301調查”,但真的執行制裁的可能性,并非100%。一方面,中美雙方貿易往來密切,依存度高,離開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各自的發展,說到底,中美經貿間是“合作競争”的關系,而非“敵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于美國來說,這樣的事的确需要謹慎思量。
另一方面,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對外資的吸引利用也進入新階段,各項外資政策密集推出、擴大開放頻繁出招。營造公正、平等、透明的營商環境,中國一直在努力,并且這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日前,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們希望美貿易代表要尊重客觀事實,慎重行事,如果美方不顧事實、不尊重多邊貿易規則而采取損害雙方經貿關系的舉動,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必将采取所有适當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中國的聲音,美國有必要好好聽聽。
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經貿領域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我們善意地希望未來能多一些合作互補、少一些分歧摩擦。
再看中國,從“一帶一路”倡議,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一直在向世界釋放合作、發展、共赢的聲音,并且實踐也一再證明,中國已經成為促進全球化、與其他國家分享發展成就的平台,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創造機遇,也帶動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
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必然會伴随挑戰甚至陣痛,這也是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未來避免問題的機會。畢竟——
“不能一遇到風浪就退回到港灣中去,那是永遠不能到達彼岸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