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整體規劃打造學區

整體規劃打造學區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23:05:09

整體規劃打造學區(多區布局教育集團)1

2017年12月12日,廣州首批市屬教育集團正式成立,現場,4個教育集團分别與廣州各區簽訂合作協議。 VCG供圖

關注廣州各新校

新校頻出折射廣州教育“集團體”趨勢

廣州各區“悄然”出現多所新學校、多個新校區,令兩個名詞開始進入廣大市民的視野——“教育集團”和“立體學區”。不少新學校、新校區的誕生,正是廣州教育“集團化”的産物。去年底,廣州市一口氣成立了廣雅、執信、二中、廣州實驗等首批4個市屬教育集團。近日,新快報記者從廣州多個區了解到,白雲區将擴大三大教育集團範圍,組建微集團、成立教育聯盟。越秀區除了現有2個教育集團和1個立體學區,還将增加以七中和十六中為龍頭的兩個立體學區。擁有最多公辦教育集團的海珠區,未來數年将分闆塊建設優質教育共同體,組建九大中小學、幼兒園立體學區。

●越秀區 增加七中、十六中兩個立體學區

作為最早組建教育集團的區,越秀區目前有兩個教育集團和1個立體學區。其中,育才教育集團包括育才中學、越秀區育才學校、育才實驗學校、東環中學、第四十中學。培正教育集團有培正中學、培正小學、煙墩路幼兒園、五羊小學、五羊中學、東山實驗小學。

此外,2017年,越秀區成立了以三中為龍頭的首個立體學區,包括三中、知用中學、十中、廣州真光學校、三十七中、八十二中、明德實驗學校、朝天小學、舊部前小學、淨慧體校、回民小學、八一希望學校、真光小學、海珠中路小學、滿族小學、七株榕小學、惠福西路小學。新快報記者了解到,越秀區還将增加以七中和十六中為龍頭的兩個立體學區,在全區形成5個立體學區(教育集團)的布局,教育資源向更加均衡化發展。

說到教育集團和立體學區,不能忽略一個關鍵詞——“直升”。在越秀區,小學升初中“直升”有三類:一是九年一貫制學校直升,二是集團辦學和立體學區直升,三是廣州市鐵一中學面向鐵一小學招收部分對口直升生。其中,育才中學、東環中學、培正中學、五羊中學可分别面向各自的教育集團招收直升生。三中、知用中學、十中和三十七中學,可招收立體學區内小學的部分對口直升生。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位于越秀區礦泉地區的原鐵二中學、鐵四小學,經過調整已經合并成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成為七中的一個分校區,并于2017年開始招收直升生,同樣位于礦泉地區的民辦學校彙泉學校則委托給十六中管理。目前,七中、十六中所在的東山片區已是名校林立,兩校如此調整意味着未來由七中和十六中牽頭成立的立體學區,會往越秀區的西北部傾斜。

越秀區教育局負責人表示,立體學區内的直升并非擇優選拔而是采取電腦派位的方式進行,即對應的小學畢業生都可以填報學區内有直升名額的學校,若報名人數少于或等于直升生招生計劃,中學公示後可直接錄取。若報名人數大于直升生招生計劃,則采取電腦派位的方式錄取。先直升派位,再全區派位。在全區統一派位前,立體學區内的畢業生優先進行派位,如果派中想去的學校就不能再參加全區派位。也就是說,學區内的小學生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多了一次選擇的機會。

●海珠區 組建九大中小學幼兒園立體學區

去年12月,廣州市成立的廣雅、執信、二中、廣州實驗等首批4個市屬教育集團,分别與荔灣、海珠、天河、從化、黃埔、南沙、花都7個區教育局簽約辦學。每個集團至少要帶動1所薄弱學校,形成核心引領、資源整合、文化共享的發展模式。下一步,廣大附中、廣鐵一中也将推進集團化辦學。通過輸出優質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經驗和校園文化,以直接建校、委托管理、合作幫扶等多種組團方式,推進全市教育資源的合理再配置,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

近日,《海珠區“十三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教育規劃》)正式出爐,将以“西部集聚提升、東部高端開放”為策略,整體統籌教育資源的布點、改造與重組。“集團化提升存量,學區化促進均衡,品牌化打造增量”,創建和發展“優質學校群”,分闆塊建設“優質教育共同體”。在推進教育集團辦學模式改革方面,加快五中、南武、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建設進程,向東部、南部拓展五中、南武教育集團的規模,組建同中一小教育集團、實驗二小教育集團。去年,海珠區同福中路第一小學、濱江西路第一小學以及海珠鎮泰實驗小學3所小學已經正式抱團,成立同福中路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成為海珠區第二個公辦小學教育集團。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3所小學辦學水平較高且各具特色,三校之間距離較近,步行5分鐘至10分鐘即可到達。該教育集團将着力推動校際教育設施設備共享、課程共享、師資共享等。

根據《教育規劃》,海珠将在開展“小學對口直升初中”試點的基礎上,探索九年一貫、十二年一貫的辦學路徑。此外,探索學區化管理新模式,組建九大中小學、幼兒園立體學區,推動學區一體化管理。建立學區議事制度,以優質龍頭學校為帶動,通過設施共享、資源整合、教研合作、協同研訓、交流輪崗等,帶動學區内學校共同發展。

●白雲區 成立三大教育集團涵蓋28所學校

去年,白雲區成立了廣州培英教育集團、廣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團、廣州大同教育集團三大教育集團。其中,廣州培英教育集團成員學校(園)現包括廣州市培英中學、廣州市培英中學初中部(嶺南新世界南區中學)等8所學校,廣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團成員學校現包括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第二初級中學等9所學校, 廣州市大同教育集團成員學校(園)現包括廣州市第八十中學、廣州市第一一六中學等11所學校(園)。白雲區教育局局長楊雄忠表示,為每個适齡兒童、少年提供公平優質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進一步促進本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拟通過集團化辦學實現教育現代化、均衡化、優質化的跨越發展。

近日,白雲區教育局印發《廣州市白雲區教育局關于推進集團化辦學實施意見(2018-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白雲區将擴大三大教育集團範圍,組建微集團、成立教育聯盟,創新集團化辦學模式。其中,教育微集團是指将來往一個學校多個校區方向發展的幾所學校,拟整合為一校多區;教育聯盟中各校是資源共享的合作關系。去年底,白雲區已宣布成立京溪小學、華師附中實驗小學、金沙小學、三元裡小學、明德中學5個教育微集團,其成員學校共有18所;廣州市第六十七中學、江村中學、人和第一中學、廣州市第七十二中學、廣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則成立了5個教育聯盟,輻射棠溪小學、蚌湖小學等13所學校。逐步實現教育資源由分散獨立到集約共享的轉變,實現辦學質量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的轉變。

據介紹,白雲區還将推動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市65中、大同中學複辦初中部,推動一批鄰近中小學的合并調整。與此同時,在成立三大教育集團的基礎上,到2020年,集團化辦學基本覆蓋區内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

觀點

有利于資源共享 也可能使學區房 更貴

立體學區和教育集團會帶來什麼好處?越秀區教育局負責人表示,成立立體學區後,各校之間形成資源共享的協作聯盟體,比如每個學校都會配置名師,每校都有名師作為帶頭人,學區内的名師還可以走校上課,學生則可以跨校選課。其次,在學區(教育集團)内直升,可以讓一些特色課程得到更好地銜接。

不過,省政府原督學李偉成表示,他擔心學區化會導緻學區房越來越貴。比如某知名教育集團,隻要買一套學區房讓孩子入讀該集團某小學,将來就可以直升中學,會導緻一些好學區的房子越來越貴。

■統籌: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采寫: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李應華 鄧毅富 通訊員 姚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