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濰坊人,二哥從兒時讀書時就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填寫籍貫時寫“濰坊”的“濰”字,比較難寫,更搞不明白它是什麼意思?什麼來路!長大後,即使閑來蛋疼的時候,也沒那份雅緻之心去琢磨它是神馬意思?但哥認為,作為土生土長的濰坊人還是應該了解一下“濰”字的由來。
周日閑來沒事,二哥翻閱了一天的曆史資料,終于尋得答案:
1、《禹貢》載:“濰淄其道,萊夷作牧”,是說禹夏時,濰水、淄水這兩河流域洪水過後,先民就開始種植大麥,有了種植業。
2、《竹書紀年》載:“夏帝相二十七年,澆伐斟尋,大戰于濰,覆其舟,滅之。”是說大禹的重孫夏後相東遷到今濰坊的斟灌、斟尋,被寒亭的寒浞滅掉,其中曾“大戰于濰”。
3、商末帝辛征人方中有“淮”地;周穆王東征統帥中一個重要人物叫“雍”,應為東方人。今日的“濰”字,在古文字、古文獻中也寫為淮、雍。
二哥胡扯,絕無雷同!
最後,二哥來個自我介紹:
濰縣二哥:緻力于打造咱濰坊本土(濰城、奎文、青州、壽光、昌邑、昌樂、安丘、臨朐、高密、諸城、寒亭、坊子、高新、濱海、峽山)最具趣味、最有内涵的新媒體平台。
微信公衆号:weixianerge
個人in053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