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今年提前供暖

為什麼今年提前供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8:46:43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提前供暖”背後的那些事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季将形成拉尼娜事件,我國北方等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近日,寒潮來襲,北方一些城市提前供暖,有的提前超過半個月。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城市不再沿襲“一成不變”的供暖時間表,有些城市甚至連續數年提前供暖或延遲停暖。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牛小化說,提前供暖是事關千家萬戶的重要民生問題,背後需統籌平衡企業運營、社會管理等多個方面,“早供晚停”這本好經一定要妥善念好。

多地提前供暖,最多提前超半月

比常規供暖時間提前13天,10月12日,家住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鄯陽小區的林女士家裡已經來了暖氣。“現在室内溫度達到24攝氏度。最近幾年都提前供暖,入冬時不再受凍了。”林女士感歎。

朔州市供氣供熱保障中心主任韓文告訴記者,朔州每年正常供暖時間為10月25日,今年考慮到寒潮天氣提前,自10月1日起,轄區各縣(市、區)就已陸續啟動供暖,其中中心城區自10月6日啟動。截至10月14日,全市各地已全部開始供暖。

為什麼今年提前供暖(提前供暖背後的那些事)1

今年10月,山西某供熱企業職工檢查供熱設備。受訪企業供圖

東北地區以及山西、内蒙古等北方較為寒冷的地區提前供暖較為普遍。9月中下旬以來,黑龍江省黑河、鶴崗、七台河、佳木斯、牡丹江、大慶等多個城市均比原計劃提前啟動供暖。有的地方供暖提前超過半個月。如内蒙古鄂爾多斯的正常供暖日為10月15日,自今年9月28日起,部分市屬旗區便已陸續開始供暖。

此外,一些城市明确表示,将根據氣象條件靈活供暖。

根據氣象會商研判,今年北京市有關部門建議采取提前供熱措施。河北石家莊則将于10月底前具備随時供熱條件。

記者調查發現,一方面,提前供暖的城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已連續數年提前供暖。

自2016至2017年采暖期以來,天津市已經連續6年提前啟動集中供暖。2016年、2019年,北京市打破11月15日的法定供暖時間,提前啟動供暖。

據中國城鎮供熱協會統計,2019至2020年采暖季,北方采暖地區55個主要城市中有41個延長供暖。2020至2021年采暖季,納入監測的76個城市中有64個延長供暖,平均延長14天,其中60個提前、45個延後。預計今年這一數字還将繼續增長。

決策标準與成本分擔是焦點

按什麼标準決定供暖時間是比較科學、合理的?

記者注意到,提前供暖的法律依據通常來自各地制定的供暖條例。許多地區除了在條例中明确常規供暖時間外,還提出“如遇氣溫出現異常低溫情況,政府可決定提前供暖和延期停熱”等内容,為靈活決策提供了空間。

多位業内人士告訴記者,在實際工作中,提前供暖這一決策通常由政府召集多個部門進行氣象會商後統一做出,由城市管理等供暖主管部門具體執行。例如,北京市2010年開始實施天氣會商機制,參照“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5攝氏度”的标準執行。

一些受訪專家坦言,大多數城市相關規定較為籠統,缺乏詳細的提前供暖标準、觸發機制、保障措施等内容。

提前供暖會增加多少成本呢?黑龍江省甯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項目辦主任張福岐說,全市城區集中供熱建築面積約381.2萬平方米,剛開始供暖時,企業日均消耗煤炭550噸左右,煤炭加人工、水電日均成本約70萬元。

大唐山西發電有限公司太原第二熱電廠發電部主任李雲平說,當前供暖成本主要和煤炭相關,現在每天供熱成本340萬元。

為什麼今年提前供暖(提前供暖背後的那些事)2

今年10月,山西某供熱企業職工檢查供熱設備。受訪企業供圖

因提前供暖成本增加,一些地方對供熱企業進行補貼。日照市供熱管理辦法規定,市、區縣人民政府設立供熱政策性補貼資金,專項用于延長采暖供熱期限等。

不過,在有些地方,提前供暖的成本則需要企業自己承擔。

黑龍江一家供熱企業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當地供熱今年需要煤炭21.7萬噸,支付煤炭資金預計2.1億元,人工、水電、維修等費用約為0.8億元,總費用在2.9億元,收取的供熱費約1.98億元,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虧損約0.92億元。“如今提前供暖,虧損還會繼續擴大。”他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煤炭價格上漲,對冬季提前供暖造成一定影響。據山西省大同市供熱主管部門介紹,以4000以上大卡的煤為例,價格由去年的每噸330元上漲到了每噸1250元,提前供暖意味着提前燒掉儲備量,各熱源電廠煤炭儲量不足,預計整個采暖期缺口約200萬噸。

針對煤價上漲給供暖用煤帶來的壓力,各地正采取措施積極應對。目前,北京市已基本完成供熱設施檢修,華能電廠燃煤機組市級燃煤儲備達5萬噸。門頭溝、房山、順義、懷柔、密雲、延慶6個區落實清潔煤16.7萬噸。黑龍江多地對供熱企業煤炭儲備情況進行日監測、周調度,精準掌握儲煤進展情況,及時監測煤炭供需關系變化。

靈活精準保障民生供暖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明确,将全力保障供暖用煤生産和運輸,依法打擊煤炭市場炒作,鼓勵地方對供氣供熱企業給予合理支持。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表示,正研究建立規範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引導煤炭價格長期穩定在合理區間,确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确保人民群衆溫暖過冬。山西、内蒙古、陝西等地也通過多措并舉,推動煤炭價格理性回歸。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随着極端天氣日益頻繁以及城市居民對居家舒适度要求的提高,靈活集中供暖将成為大趨勢。

“關鍵是完善科學決策體系。”牛小化認為,除了依據氣象部門對氣候變化的研判,還可以增加更多作為決策參考的維度,如提高社會參與度,聽取市民、企業和相關管理部門的意見,使決策過程更加公開透明,效果更為精準。

此外,要調整成本分擔機制,完善政府儲備煤制度,解決供熱企業成本增加問題。朔州市供氣供熱保障中心供熱服務科負責人徐鴻昌建議,明确提前供暖中的成本分擔問題,加強煤炭供應,确保順利供暖。

牛小化認為,未來應該從“按時供熱”模式向“按需供熱”轉變,要實現以居民末端調控為主的新型智能化運行的供熱方式,讓老百姓根據需要可以随時取熱,滿足舒适供熱的需求。

“這對供熱行業将是一個巨大轉變,需要結合供熱體制改革和供熱立法工作,推動供給側的革命,推動供熱行業的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促使行業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牛小化說。(記者周聞韬、王皓、孫亮全、董寶森、羅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