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諸暨,十四都古村。
這是在西施故裡,諸暨五洩景區一側,深藏的一個美麗甯靜古村落。在這裡,十裡荷塘,千柱屋,周氏宗祠,悠遠的古韻風情,源遠流長。
十四都,聽着名字便能心緒飄往遠方。飛檐雕栊掩古今,出淤清蓮傳世名。富貴不忘勤學早,唯有書香最醉人。”十四都村擁有500多年曆史,是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曆史文化重點保護村落,十裡荷塘沿路而生。
馬鞍山古民居與周氏宗祠并稱藏綠古建築群。位于五洩鎮南約二公裡處,隸屬五洩鎮十四都村,始建于明朝貞德十五年,由周氏太公周廷琮(清三公)獨自到此定居,開始繁育周氏子孫,距今已有500年,繁衍24代子孫。十四都村為由原藏綠村、獅象村等合并而成,當年曾隸屬藏綠鄉,故也稱藏綠古建築群。
周氏祖宗有記載的可上溯到1000年前北宋時期的周敦頤("愛蓮說"的作者),是曆史上著名的理學家。所以現在的十四都村的千柱古屋前長滿了荷花,到6-7月來風景會更秀麗。
青山秀水必會孕育優秀人才,周氏宗族人才輩出,曆代曆朝進士、瀚林官員,以及院士、将軍等不勝枚舉。
藏綠千柱屋,可與諸暨有名的古建築-斯宅千柱屋相媲美,迄今保存完好。
因建築旁邊山陵形似馬鞍,故稱"馬鞍山古民居",共24個門堂,其中保存最完整的門堂為"謙吉堂","謙吉堂"為馬鞍山古民居的主要組成部分。古民居的中央為門廳,為公共的用于舉辦婚喪喜事酒宴的場所。
另有"崇德堂"等其他門堂。
"謙吉堂"南面不遠處的山坳裡建有周氏宗祠,周氏宗祠建于340年前的康熙年間,在諸暨宗祠裡規格最高、規模最大。
祠堂坐北朝南,正對的山坳呈畚箕形,朝向開闊,名曰金畚鬥;背靠小山,名曰鐵掃帚。
周氏祖宗可上溯到北宋時期的理學家周敦頤,以《愛蓮說》聞名于世。藏綠周氏的古民居始建于500年前的明貞德年間,周廷琮獨自一人從甯波姚江到此定居下來。
宗祠内牆上的一塊乾隆年間的碑刻,為周氏宗祠内的珍藏之一。
宗祠門口的二塊石雕:"詩書世澤"和"忠孝诒謀",據文物局專家考證為無價之寶,也是周氏家族的祖訓。
古村記獨立整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