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一,很多農村青年已陸續返城,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而農村的“年味”也就此消散。
不過在過去講究“不出十五都是年”,因而正月十一這天也有不少講究和忌諱,且這一天有“拜晚年”的說法,凡是春節期間沒拜訪的親友,這一天再去拜訪也不算晚,對方也不會生氣。
當然,随着“元宵節”的臨近,民間也開始提前準備,因而正月十一也十分熱鬧,這一天别忘“6傳統3忌諱”,虎年阖家歡樂财運到!
一、牢記“6傳統”1、“子婿日”
在正月初二這天是“迎婿日”,出嫁的女兒會帶着全家人來娘家看望父母,給父母拜年,不過吃過午飯後,女兒、女婿就要回家,如果這天不回去的話,老人會認為女兒一家将娘家“财氣”帶走了,不是好的寓意。
而初九、初十為“天日”、“地日”,家家都會準備雞魚肉蛋祭拜,因食物存放時間長了容易壞掉。為此,在正月十一這天,嶽父會邀請女婿一家前來團聚,解決家裡餘留的剩飯菜,而這也是人們珍惜糧食的體現。
為此,正月十一就有了“子婿日”的說法,表達了古人對阖家歡樂、團團圓圓的期盼。當然,這天外公外婆也要送外甥“燈籠”,寓意着迎祥納福,希望孩子平安一整年。
2、“請紫姑日”
傳說,紫姑是司廁之神,負責管理人間廁所,同時她也是女子的保護神,庇佑女性不被欺負。當然,紫姑盡管是廁神,但卻有“先知”的能力,因而這天人們會将其接回家占蔔問前途,希望能庇佑自己平安順利。
民間認為,紫姑是萊陽人,因長得漂亮被李景納為小妾,卻遭正室夫人的嫉妒,将其迫害于廁所中。因含冤而死,紫姑夜夜哭泣,玉帝得知後對其十分憐憫,任命其為廁神。
後來,人們将正月十一定為“紫姑日”,因紫姑是女子的保護神,很多人會在這天祭拜她,希望紫姑能降臨自己家裡,庇佑家庭平安順利、安居樂業、家庭幸福。
3、“炮龍節”
炮龍節早在宋代時就已出現,至今已發展上千年,它也被認為是東方的“狂歡節”。而“炮龍”就是“舞龍”,但舞龍所到之處都要燃放鞭炮,慶祝新年。
當然,炮龍節上的“舞龍”規模更大,長在40米上下,“舞龍”所到之處,家家都會燃放鞭炮慶祝,期望新的一年裡五谷豐登、生活富足。
炮龍節燃放的鞭炮稱為“龍炮”,其威力不是太大,但民間認為舞動的“長龍”炸得越爛,那祈福的效果越好,人們的福氣越旺。
4、“行彩橋”
這一習俗是潮汕地區特有的傳統民俗,早在清乾隆時期就已流行。它的起源也很有意思,傳聞有人夢見仙人,對方某時洪水爆發,需走上一條彩虹橋方能度過災難。大家按照仙人的指示去做,果然平安無事。
為此,這之後每年正月十一,人們都會将當地的橋梁裝扮一新,到處飄揚着彩旗、彩燈,看上去光彩奪目。
而在這天晚上,男女老少都會通過彩橋,過橋時也會在心裡祈福,希望能夠趕走厄運迎接福氣。整個現場熱鬧非凡,如同盛會一樣。
5、“籌劃日”
因正月十五為“上元節”,這也是年後的第一個節日,因而古人對其十分重視,人們會在這天祭祀先人,舉行“送燈”儀式,以方便先人找到回家之路。
不過為了能辦好元宵節的“燈會”,人們會提前進行策劃安排,正月十一這天就會聚在一起策劃,大家各抒己見,統一好具體計劃。因而,這天也被稱為“策劃日”。
6、“吃烙合子”在節日期間,每天都有不同的特色美食,而正月十一也不例外,在這一天北方人都會吃上“烙合子”,至于為何,還因“合”同“和”,這天本身就是“子婿日”,女兒、女婿在嶽父一家吃“烙合子”,象征着夫妻倆和和美美、恩愛如漆,新的一年和氣生财。
二、“3忌諱”不能忘1、忌夫妻拌嘴
因十一這天為“子婿日”,嶽父會請上女婿一家回娘家做客,因此這天夫妻間要和和睦睦,不能拌嘴、吵架,不然可能一年感情都不順。
2、忌賴床正月十一這天,女婿、女兒一家要去嶽父家做客,而這天講究“趕早不趕晚”,因此要早點出發,忌賴床不起。
3、忌女子動針線
十一這天是“子婿日”,其實是嶽父想念女兒才設宴款待,因而唯有女子在婆家有地位,嶽父母才會盛情招待。如果這天父母看到女兒動針線活,自然會心疼,對女婿也有偏見,因此這天忌動針線,不然會引起誤會。
以上就是正月十一的講究和忌諱,當然個别地區也有其他習俗,如“添丁日”、“上采日”、“春耕日”等說法,大家咋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